第277章 巧治大臣
作者:梦难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08

而针对满朝文武的瞎起哄,朱由校当然明白所为何事,利益的相同点,让他们和辽东诸将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才使得他们不顾什么国家利益、民心所向等等,为的就是趁此良机让自己收回承命,恢复辽饷。其心当诛!这样的臣子自己还真不敢用,也用不起啊,哪里有辽饷那样的数额让他们年年去贪污?

想想这些人如此的不要脸皮,那就再给他们加点码吧。传旨给魏忠贤,但凡有提议恢复辽饷者,在其立于前门的效忠书之后,注明其提议恢复辽饷。让田尔耕和刘志选都动起来,把汉jiān卖国贼的言论倒向做足了,让他们谁提议恢复辽饷,谁被百姓骂去,有个过激一点的行为,让田尔耕他们也收着点,任由百姓闹。朱由校倒要看看,人至贱则无敌的他们,在面对整个大明百姓的指责之时,又将如何个无敌法。

不把他们弄老实了,这大明就永远不安生,让魏忠贤逼着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自己再写一份文字xìng的东西,表明态度立场,再给他挂后面备注。

而对田尔耕所言的京城百姓人心惶惶之事,倒是让朱由校认真起来,民心的向背是明末最为关键、重要的事情。什么天灾、外敌等矛盾,如果百姓们都心向大明,那都是不足为道的,一亿半的大明百姓完全可以荡平一切困难。但就是没有人注意这些社会基石的感受,把他们拉过来。

朱由校对于此点相当的在乎。从搞义卖、送压水井、撤销辽饷,直到免捐税。就不断的想着让百姓们给自己加分,把他们拉拢到自己的身边。这次民心惶恐不安,当然也要当作大事来办了。

他决定让田尔耕做一份给全国百姓的公告书,大体就是告之他们辽东之事,从以前的188卫的沦陷,到如今山海关以东的这几个军堡丢失。而只需要要固守住山海关和蓟门一线,从东面建奴是没办法入关的。而自己已经派了上万锦衣卫和一千净军去固守,所以让全国的百姓不必要担心。

而皇上现在在蒙古草原。正在收复失地,一旦打完了蒙古,就会开始对建奴实施清剿,大明的人口有一亿半,而建奴的人口只有区区二百万,就算加上那些投降的汉jiān,也不足通告,以后大家就不用再去纳捐纳税了,这幸福来的也太快了吧?!百姓们看了之后是阵阵欢呼,从此从田里刨的食再也不用上交了,全是自己的。这是京城,等传到一些主动放弃耕地,为的就是实在受不了那捐税折磨的流民,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跑回家中种地去了。

而那个让百姓谈虎sè变的建奴,原来只有二百万人口,我们大明是他们的七十五倍,就算是加上了汉jiān,我们大明也是他们的三十倍。这样的比例让百姓们松了一口气。而且白杆兵的事迹他们也是听说过的,这样一看,建奴这个昔rì大明的奴才,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昨rì,因辽东失了几个军堡而引起的恐慌也渐渐的平息了许多。

而前门外的另一事,却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们,更加的心慌了,纷纷的在下午时分,找到了魏忠贤。

因为皇上的圣旨,魏忠贤把昨rì朝会上,积极建议恢复辽饷的官员名单列了出来,并附在了他们的效忠书之后。这一下,赶过来看公告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新鲜事。

皇上这边撤辽饷,辽将们就丢军堡,然后大臣们就提议恢复辽饷,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也能看出这里面的猫腻。那公告上可是刚刚贴出来第一个投降建奴的辽将李永芳,那是汉jiān,是大明的敌人,而辽东军堡失了那么多,那些辽将也同样是汉jiān、卖国贼。而大臣们却为了这些汉jiān服务,那他们算什么?

于是,凡是看的人、讲的人、听的人,对这些名单在的大臣是左骂右骂。放在平rì里,敢当街辱骂朝廷官员,锦衣卫、顺天府差役早就把人给法办了。但今天,旁边的锦衣卫都成了聋子,任你们怎么骂,也不理会。

这样一来,很快在这四九城,骂声就传了个遍。一些大臣的家仆豪奴们还因此打了人,但很快被顺天府、锦衣卫抓了起来。

田尔耕什么样的人?那揣摩个圣意是一揣一个准,皇上要撤销辽饷,你们不让撤,那就让你们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吧。有了皇上的授意,那还不可劲的折腾一下那些平时就和自己不对付的文臣们吗?

到下午之时,那些大臣们都发现了事态的严重,这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有人往自己家门前扔大粪了,长此以往,这还了得?自己怎么在这běi jīng城混下去,这可是一句又一句的汉jiān、卖国贼骂着,顺天府、锦衣卫都不管,而自己的家奴一动手,他们却管上了。这拉偏架拉的是如此的明显,更加助长了那些刁民的气焰,更加的肆无忌惮。如此下去,可真没办法呆在京里了。

这以往,无论是顺天府还是锦衣卫,见了自己虽说不象老鼠见猫似的,但态度还是比较谦虚的,现在可好,一个个避而不见。田尔耕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死挺挺的跟着皇上混下去,换个皇上就是他的死期。而刘志选,自从得了上次矿山之争的好处之后,那个横劲就别提了,一副我是帝党我怕谁的样子。

魏忠贤见他们的时候也挺客气,这事根不在他这里,他就皇上一奴才,他能怎么样?但含蓄的告诉这些官员,凡事留一线,rì后好相见,谨言慎行。如果处理不好,后果如何真的不好说。

一听后果不好说,这些大臣们真是玲珑之人,酱从哪里咸、醋打哪里酸,当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们把辽东失地的事归结到撤销辽饷之上,要求恢复辽饷。而皇上就把辽将叛国之事拿了出来,把他们的政治主张公诸于世,虽然没指明他们的汉jiān,但这和指明了有什么区别。这一下引起了这么大的民愤,完全就是皇上在幕后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