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海外战略
作者:曾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552

91第二百二十八章海外战略

家善意地笑了笑干是又把目光转向冯国用和刘基”嘱旧叮愚长在内。说到战略大明最牛叉的除了刘浩然就数冯国用和刘基大明的战略部署基本上就是此三人合计出来的。现在刘浩然提出问题大家自然而然将目光投到冯国用和刘基身上。

刘基抚了抚胡须道:“臣还没有头绪

刘基说得很含蓄但是刘浩然却听出来了这位伯温先生在问自己这欧洲战略到底要想达到怎么样的结果有了目标他和冯国用才好有的放矢。

刘浩然站起身来走到大地图面前指着上面说道;“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东路探险队现了美洲大6。而根据地理学会的推断在美洲大6以东就是欧洲和非洲更重要的是欧洲横渡大洋比我们横渡太平洋要方便的多。”

不用地理学会推断刘浩然也知道美洲隔着大西洋就是欧洲。而现在大明地理学会已经将大明与美洲之间的大洋命名为太平洋就符合了刘浩然的“习惯。”又有纪念意义当年刘浩然南下江南第一战就是战太平以此奠定了称霸江南的基础也走出了一统天下的关键一步。而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命名还在酝酿之中不过大明海军对印度洋这个候选名字颇有微词大明这么牛叉都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去命名一个大洋你天堑印度算什么。也敢占着这么大一片海洋?哪怕名义上也不行所以就这样耽搁了。

“而我大明想要在美洲和非洲立足扎根起码还要一百年时间而我们大明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欧洲国家一定会沿着我们的脚步走向大海。所以我们最迫切的就是拖住它们走向大海的脚步这时间吗最少一百年两三百年甚至更长那更好。小。

刘浩然简单明了地指出自己的想法并指着地图说道:“我最担心的是这两个地方一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三个国家二是英吉利。伊比利亚半岛虽然现在处于三国鼎立但是它们地理位置优越正好在欧洲的西大门南下非渊非常便利。而且它们的北边有强大的法兰西南都有善战的穆斯林6地上想展是没有多大希望了只能将目光投向海洋。但是地中海北部和东部已经是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势力范围加上还有地中海南部和东部强大的穆斯林势力它们要想挤进去是非常困难的

“英吉利是岛国展航海有先天的便利。只是它此前一直在欧洲大6谋求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吉利与法兰西的战争就算再打下去也有可能失败一旦英吉利失败它向北又受到汉萨同盟的排挤。那也就只有向西向南展了

在刘浩然的历史记忆中英国的确是在与法国的百年战争中失败退出欧洲大6无奈之下只好向目光转向海洋于是便开始抢起西班牙的饭碗来。虽然离另一个世界中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起的轰轰烈烈大航海时代还有近百年时间而且西班牙还没有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南部还有穆斯林的势力英国也深陷在与法国的百年战争中但是大明已经提前将这扇大门打开难保他们不会学样子从海上谋取财富。

刘浩然将自己的想法说完之后便看向刘基和冯国用他一向都喜欢先听听这两位高参的意见。因为这两位高人都有自己的思路。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而刘浩然再结合自己对历史的走势和穿越者独特的思维角度。总会总结出好办法来。

刘基默然一会开口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扶植那个阿拉贡王国让其成为西地中海海上强国。”欧洲国家的名字都怪怪的大明文人起来都不习惯原本按照老夫子们的意见都想泽成文雅一点可是刘浩然还是喜欢直接音泽他的习惯问题。

刘基走到地图匕指着阿拉贡王国对刘浩然和众人说道:“我大明先以谋利为主不涉入地中海商贸。我大明商船可将货品运至阿拉贡王国的巴塞里纳港然后再由阿拉贡船队转运至地中海各地

刘基话一说出来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位伯温先生是想把阿拉贡王国推出去当前锋。这样即可以向欧州诸国表明一个态度我大明这个外来户不参与你们基督世界国家的纷争我只是来做生意的。在另外一个方面阿拉贡王国一旦获取了大明商品地中海总代理权。面对着巨大的利益它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地中海制海权的争夺中小因为只有将货品直接运送到诸国家门口才能获得巨大的利润要不然只能看着中间商赚钱。一旦它陷身于地中海争斗当中去至少上百年是脱不了身你以为横纵地中海数百年的热那亚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看到大家都明白自己的意思。刘基指着地图继续说道:“这卡斯蒂利亚王国可以继续保留一来可以限制阿拉贡王国的独大二来也算是给法兰西一今后援。”第一个意思大家都理解伯温先生的意思无非是让阿拉贡王国在海上称霸卡斯蒂利亚王国在6上称雄互相钳制。第二个意思大家就有点似懂非懂了给法兰西后援?阿拉贡王国现存就和法兰西有点不合要是阿拉贡王国再独霸大明商品在地中海的代理权法兰西的查理五世国王肯定不爽因为经过转手之后到他手里的大明商品要贵出许多这就必定产生矛盾。可是法兰西已经是6上强国了再加上一个卡斯蒂利亚王国与两国领土接壤的阿拉贡王国吃得消吗?但是刘基却没有解释而是继续往下说。

“这个苟萄牙王国我们也可以给它商品悄理权让它向北展直接转卖我大明商品到法兰西东部、英吉利、佛德一洲有那个什么汉萨同明六如果汉萨同朗坏要继续打压。我熙世军可以提供一点必要的帮助。”

大家听明白了这是将葡萄牙的注意力向北转移让它专心做北欧的中间商这必要的保护无非是跟汉萨同盟打一架让它们撤消贸易保护主义。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自由贸易时代了你们还搞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必须改正。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南部动动手脚。孝闪这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穆斯林势力是什么?”刘基开口问道他一位老夫子能记住这么多外国国家名字和地名已经很了不起了。

“回禀刘大人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穆斯林势力叫马林王朝君主的名字叫阿布尔法里斯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

这么长又怪异的名字难怪刘基记不住。

“嗯就这位阿齐兹一世他不是一直在伊比利亚半岛半岛还保留一块领地吗?”

“是的大人那块领地叫格拉纳达。”

“我们可以导那位阿齐兹一世商谈我们支持他对伊比利亚半岛失地的收复恢复往日的领地但是他必须断绝对西非什么马里王国的支持

刘基此计可谓是一弃双雕即将已经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开始衰败地穆斯林势力重新恢复起来起到牵制三个基督国家的作用迫使他们既无法统一又无法抽身到大航海时代去;另一方面失去北部强大穆斯林的支持西非那些土著国家虽然号称强大但是大明海军收拾起来就方便多了。只是马林王朝还需要西非的黄金不过大明可以用其他商品与其交换比如大量的大明商品、西非的象牙和粮食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比黄金强?反正这些穆斯林到后来还是要拿黄金跟热那亚人换粮食跟埃及人换香料丝绸。

当然了这支持的力度需要掌握火候即要让穆斯林势力能够威胁到三个基督教国家让他们备受压力但是又不能让穆斯林势力在伊比利亚半岛过大毕竟大明与这三个基督国家还是友好合作国家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然后再在三个基督教国家中间动动手脚这事就齐活了等他们僵持个两三百年就算他们不来大航海说不定大明也要鼓动他们进行大航海。

刘浩然对刘基的意见非常赞同在他的历史记忆中西班牙就是在驱逐穆斯林势力中获得强大并且统一而大航海时代也就在他们统一的同时开始所以不能让他们统一是关键。同时刘浩然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把热那亚打惨了。因为在刘浩然记忆中为西班牙现美洲大6的哥伦布好像是热那亚人他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帖子说正是因为热那亚衰败这才使得热那亚大批的航海人才涌向了西班牙为其开创大航海时代推波助澜。

“伯温先生说的极是我补充一点就是要让热那亚的实力不要太快衰败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给他们刘浩然说道他这么一说大家也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地中海最好是三国鼎立阿拉贡控制西部热那亚控制中部威尼斯控制东部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好相持个一两百年。大明争取的就是时间等到在美州、非洲布好局占好坑加上国内科学技术展积累了一两百年早就将世界甩在身后到时也不怕这些国家开始大航海了。

待到刘浩然话落音冯国用开口道:“陛下臣认为对于英吉利可以采取扶植的战略。它不是想在欧洲大6占据一块土地吗?我大明就帮助它甚至必要时可以提供军事援助。”看来冯国用和刘基分工明确一个关注伊比利亚半岛一个关注英吉利。而且大家也明白刘基此前所说的扶植卡斯蒂利亚王国给法兰西留个。后援。感情伏笔在这里。英吉利现在与法兰西打得难解难分此前还让法兰西吃了大亏。现在有大明在背后支持英吉利法兰西不找个。强援还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不过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确是合适的人选它与法兰西关系密切又算得上是6上强国能帮得上忙。

刘浩然不由陷入深思现在的英吉利和所有的中世纪国家一样视土地为根本有割不断的大6情结。

根据刘浩然的记忆欧洲沿海国家也就在地中海和近海扑腾一下视广袤的大西洋为世界尽头除了少数胆大的海盗现在的航海国家还没有勇气去探索海洋。而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走上航海之路说不好听点是迫于无奈要是有口饭吃估计也不会去冒险了。

冯国用的用意很明白就是帮助英吉利往欧洲大6展现在它不是和法国战事不利吗?大明就提供大量的援助小你就和法国可劲地打打今天昏地暗将百年战争打成两百年战争直接破世界纪录。不过法国与大明算是第一个建交的国家一转身就将它卖了的确有点不地道。

但是在刘浩然的熏陶下大明中枢已经明白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关系什么友谊、臣属都是扯淡。就拿大明旁边的臣属国来说吧中原统一强大的时候他们可劲地摇尾巴纳贡称臣那叫一个利索一旦中原分裂战乱他们挥起刀子也不心软。所以在刘浩然的指导下大明的外交政策只有一个中心利益!你臣属老实也不行找个茬先把你敲残了再给套个链子。手里还捏着根棍子不老实再敲你。霸道就是霸道又如何?

而且欧洲离着大明十万八千里在在座的中枢大佬的心目中也就是赚钱的“市场”你打生打死与我大明何干?只要我大明利益得到保证就行。

总的战略基本上确定再餐过细细讨论和推敲之后将成为大明外

待到众人散去之后刘浩然还在思考问题。欧洲战略大致如此了以后还要看执行情况和变化进行调整刘浩然考虑的是非州大6的战略问题。

至于南非金州这块无主却又资源丰富的战略要地刘浩然当然要代表大明笑纳这里可以成为大明的海外领地加以大力展移民、筑城都行就算数百年后万一独立出去了也是华夏文明圈的一分子或者是大明帝国联邦一分子。关键是东非和西非。

刘浩然一直在收集着记忆中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这些殖民“先烈们”的光荣事迹。葡萄牙势力范围在非洲一直到了东南亚但是它只注重商贸不注意政治文化控制结果到后来土崩瓦解的飞快迅被荷兰和英国取代。

而英国是走到哪里就殖民哪里格果是全球都飘扬着米字旗但是却背上沉重的包袱。那些殖民地百姓经过英国的“教化”步入文明社会他们的民族之心也开始觉醒结果四处闹独立搞得约翰牛全世界跑。虽然后来都镇压下去了但是却极大地牵制了在欧洲的实力最后被德国一口咬到骨头去了结果还是蛋打鸡飞虽然靠着这些殖民地积累了丰厚的家底但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让人刺激了所以刘浩然此前一直觉得英国骨子里有股酸溜溜的感觉。

而且网才陈孝闰的亡句话提醒了他当时陈孝闰提及回来时船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尴尬。那就是欧州没有什么可以拿到大明贩卖的商品。玻璃这些还是拿去糊秀非洲土著人吧大明现在不但有了玻璃连威尼斯的“不传之秘小。镜子都有了羊毛?大明漠北漠南的一年羊毛产量可以让欧渊的呢绒厂消耗几年;呢绒毛毯?河北、山西、辽宁的呢绒厂出产的不但质量好。由于采用了水力大工厂成本也比欧州的低运到大明去卖陈孝闰还没有疯掉;橄榄油等农产品陈孝闰不知道经过漫长的航海之后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

陈孝闪当时抓破了脑袋差点把头抓光就是想不出能采购些什么商品回国。最后。陈孝阅只好采购了些易于存储的燕麦等谷物以及地中海特产的生菜、菜花、橄榄等农作物种子然后再大肆采购了大量还没有和来得及被教廷势力烧掉的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等地中海地区的书籍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还有什么蛋彩画雕像、文物一律打包购买。但是这些东西也占不了多少舱位最后陈孝阅还是带着赚到的金银珠宝和这些东西放空回来幸好在非洲、印度、锡兰补充了大量的金银、铜铁矿石、珠宝钻石和象牙要不然他会觉得亏死了。

学了一点经济学知识的刘浩然懂得商贸是相互的有进也必须有出有出必须有进。前面比较好理解光走进口没有什么商品出口你就是抢来金山银山也很快就会败光。另一个世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这个下场。他们从非洲、美洲抢来大量的金银财宝可是本国工农业基础薄弱。必须花费大量的钱财向国外进口粮食、工业产品和奢侈品等商品于是他们辛辛苦苦抢来的金银硬通货很快便转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和德国人手里算是为欧洲做了一把贡献。当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海上实力夺走了海外贸易权。西班牙和葡萄牙便迅地败落。英国称雄数百年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有进口也有出口算走进出抵消了。

后一点有出必须有进开始的时候刘浩然还不弄不明白不过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才算想清楚。金银的确是硬通货可是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它能当饭吃吗?能当衣物穿吗?大明为什么说依靠商贸打赢了对北元的战争因为大明商人挣来的金银很大一部分用来向南海地区和日本购买粮食、木材、铁矿石和铜矿石这才支撑了这场庞大持久的战争还养着一支庞大的舰队。而历史上没有如此大规模海外商贸的大明是怎么干的老朱是靠收重税靠挤榨原陈友谅、张士诚地盘的百姓、地主来维持的。最后老朱的大明虽然驱逐了蒙古人但是却没有余力继续下去留了个祸害在北方。而且由于没有强大的现代海军和称霸大海的雄心老朱还装模作样地将日本、琉球列为什么不征之地。到了后来几乎是举全国之力组建的一支舰队却成了“公费旅游

尽管如此依然架不住深受世界人民欢迎的大明商品通过走私等各种途径流向海外。换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甚至有西方史学家感叹当时东方有个吸取白银的无底洞全世界的白银都被吸向了那里。可是这样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便宜了满人数子到了清末数以千万计的白销被这些人眼睛都不带眨地玩外扔要知道中国并不是世界上的富银产地国这些白银都是从大明开始老百姓们用血汗换来的。

现在的大明换了历史依然成了世界吸收金银的无底洞由于大明的工农业展和基础。几乎成了纯出口国根据刘浩然的经济学知识推想感觉有点不妙。金银等硬通货夫量流向大明可以让大明官府和百姓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可以投入再生产可是附带的却是金银价值贬值物价上涨。大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生活成本也在提高。

以前天天听什么鸡屁股刚的刘浩然多少也知道一点光进不出是不行的。就好像另一个世界的中国号称世界的工厂名号到是挺响的听起来也挺让人自豪的。可实际情况是什么?中国人民用低成本的人力、物资资源生产出商品销售国外然后赚取一点点微薄利润。到后来国内的资源不够旧”就高价去国外买。可是成本提高了出售价格却没有头川只好想办法控制劳动力成本于是便开始向中西部和内地转移。到最后外汇储备量到时见天看涨可是外汇价值贬值得让你看着就揪心而且想买点高科技的东西人家还不卖给你要买就买高价的奢侈品。

刘浩然可不希望自己治下的大明走上这条道路。现在的大明商品的确获利非常丰厚但是这些产品都是没有太多科技含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初级商品。”虽然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生产和流水作业成本降低不少。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这些东西消耗的可都是大明的资源虽然换回来的全是一堆真金白银但刘浩然一直认为只有花出去的钱才能算得上是钱。

想想另外一个世界的美国多潇洒用一大堆实质上是纸的美元满世界买东西用着中国生产的日用品中东的石油日本的电器和汽车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进口亏空太大高科技产品补不足缺口多印些钞票就走了欠得外债太多贬下值就好了。闹个金融危机全世界得老老实实给它来补窟窿。

而且刘浩然还想到以前英国是地域小国内市场也小1它的工业再达由于基数在那里有欧洲市场、印度市场外加一个中国市场已经把它所有的产能喂得饱饱的所以它可以不去关心非洲、美洲的展只管掠夺资源。

可是大明能走上这条路吗?就论现在大明占据的的盘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可是一旦大明进入工业时代爆出来的工业生产能力另一个世界的英国要多少个才能比得上?按照一般规律一旦进入工业革命效率的到数十倍、上百倍的提高按照大明人口、工业等基数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对是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倍数。这个倍数绝对值可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因为它的基数摆在那里。到那时就算印度、阿拉伯、欧洲市场加在一起恐怕也难以经受得起大明产品的倾销。所以将来的大明可以不愁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必须担心市场。这个世界可没有类似美国那种高消费的国家存在。

怎么办?到浩然想来想去对比另一个世界英国等旧殖民国家和美国等新殖民国家的做法心里慢慢有了定计。

岛屿、南非金州、美州这样还没有展到国家等高度文明的地方大明是不占白不占。完全可以将其展成为将来人口输出地。而对于印度、东非、西非等已经有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地区则采取控制的手段将其建设成为大明的市场。对于东非、西非等欠达国家大明还可以帮助其提高文明。

大明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去默化他们让这些甚至还没有文字的落后国家识汉字大明的书帮助他们建立起完善的国家组织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为只有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消费大明的商品。

但是大明也不会无私地为非州和世界文明做贡献大明还是要获利的。大明可以帮助他们展农业甚至帮他们建立起初级的工厂。

例如东非的铁矿石不是质量特别好嘛但是按照现在的航运水平将铁矿石万里迢迢地运到大明成本太高。大明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低级的冶炼厂将铁矿石冶炼成铁锁将铜矿石冶炼成铜徒将金银矿石冶炼成金锁银锁届时再运到大明来成本一下子就会降低不少。

大明也不用担心他们掌握了一些冶炼技术就会翻天在热兵器面前不管是青铜还是铁器都属于冷兵器时代不是一个档次。而且高端的冶炼技术包括炼钢技术大明自然不会外泄的。同样的道理大明帮助他们也会有个限度大明的目的不是无私地为世界文明展做贡献而是希望扩大海外市场所以让你有所展但是却不能动摇我大明在该的区的利益控制。

依次类推。大明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其它初加工工厂不仅仅走向大明出口附加价值太低的原产资源。大明不仅可以低成本地获取资源这些国家也可以获取不少利润可以更多和更高端地消费大明的商品。

就算过个两三百年这些非洲国家“民族觉醒”大明也可以全身而退我又没有把你变成全殖民地我只是控制了你的经济命脉不存在你独不独立的问题。但是刘浩然知道有些便宜还是要占的例如在东非、西非占据一些战略要地做为大明的飞地也好海外领地也好反正是我大明控制和保护这一区域利益的基地和据点。大明可以在那些扶植和帮助起来的非洲国家之间大玩制衡。唯一担心的就是展起来的欧渊外来势力涉入其中但估计那是两三百年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大明展到了哪个地步欧洲又展到了哪个地步。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要是还能先知先觉把握历史的走向和变数那就可以和刘伯温一起去摆个算卦摊子了。

刘浩然将这一想法记下来这只是他一时的思路。但是具体如何实施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但是刘浩然知道一统天下让全世界都成为大明的领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光一个非群大明如果硬是要吞下去。说不定到后来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因为疆域越广袤收纳其中的民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矛盾越容易崩溃说不定到时还会连累大明本土元气大伤。

边想着一边记着刘浩然最后不由叹了一口气暗暗叹息道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以后的路怎么走就只能看后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