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强军初露头
作者:艾叶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90

乐进大口咀嚼着手上的麦饼,对那个将麦饼递过来的人,却是不屑一顾。

由于食物的干硬,乐进每咬下一口,都要就着皮制的水袋,喝上一口。

等乐进吃完了麦饼,笑眯眯的张狂,才开口问道:

“还要么?”

乐进不答。

“你可是有个字,叫做文谦?”

乐进一惊,抬头看着张狂,眼中疑虑突显。

——这家伙,怎么知道俺的字?俺可是从来没有跟外人说过啊?

张大神棍暗道有门,再次开始了自己的人才诱拐计划。

“不必疑虑。你上应天星,本来就是天帝派出来,辅佐本帅,来成就太平大业的人。”

乐进冷笑一声,说道:

“妖人,又在妖言惑众!俺可不是三岁小儿,会被你的鬼魅伎俩给迷惑了!”

张狂也冷笑一声,针锋相对的说道:

“无知小儿!尔有何德何能,值得本帅亲自来哄骗?若不是尔上应天星,南华老仙及时提醒与我,尔的性命,早就毁在了我黄巾军将士的手上!”

乐进涨红了脸,大声喝道:

“俺乐进岂是贪生怕死之人?性命在此,你尽管拿去!”

张狂勃然作色,却突然间又变得心平气和。这手变脸的功夫,只看得乐进是莫名其妙。

“尔父乐点,本为汉军屯长,七年前随‘乌丸校尉’夏育讨伐鲜卑,不幸大败而还。坐罪被贬为士兵,两年前病死。尔籍着父亲的名额,以良家子补入北军。虽然武力出众,却因为出身低微,不为杨空所喜,因此遭到压制,只担任伍长之职。”

乐进听完这番话,冷笑一声:

“你倒是有闲工夫,打探的倒是清楚。”

“不过,你那个‘文谦’的字,倒是谁都不知道啊。”

令乐进有些迷惑的,就是这点。他的“字”,是父亲去世之前,才给他留下的。按照礼制,要到乐进二十岁的时候,才可以正式使用。所以,在此之前,军中并无人知道乐进的“字”。

但是,就凭这一点,是不足以动摇乐进的意志的。

既然不能回答,乐进干脆保持沉默。

“好了,你不肯说话,也太过无趣了。倒不如,我来给你讲一讲,这些年,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一些民间轶事。”

张狂心知乐进世代从军,对大汉的忠心,绝不是一下子可以动摇的,倒也不急。人家刘皇叔,都可以“三顾茅庐”,他来多劝降几次,却也无妨。

于是,张狂就挑一些流民的凄惨见闻,特地说给乐进听,还让两个口舌灵便的士兵,多宣扬一些汉室的丑行。乐进现在才十七岁,思想没有定型,大有可以雕琢的余地。身为曹魏麾下的“编组。

在张狂军中,最小的作战单位为“十人队”,设“十人长”一员,加上“十人长”,一共是十一人。

四个“十人队”为一“五十人队”,设正、副“五十人长”各一人。

四个“五十人队”为一“百人队”,设正、副“百人长”各一人,每人可配备亲卫二人。

四个“百人队”为一个“千人队”,设正、副“千人长”各一人,另设一个二十人的“亲卫队”,作为传令、护卫之用。

由于队伍初建,对部下的人头和能力还不够熟悉,张狂谨慎的自领两个“千人长”之职。其余如周仓、典韦之流,都只是获得了“百人长”的职位。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某些部下尾大不掉、拥兵自重,另一方面也给部下的晋升,留下了足够多的空间。

“千人队”之上,就没有常设的编制了。

张狂设立了“校尉”“都尉”之职,来管辖“千人队”。每个“校尉”和“都尉”,所管辖的“千人队”,并不固定,根据作战的需要,可以由张狂进行灵活的调整。而且,以目前张狂部下的人数而言,也不需要“千人队”以上的编制单位。

即使以后,张狂的部队扩大了,他也不打算增加上一级的编制。根据后世的经验,这样做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抑制,未来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叛乱。

要知道,在曹魏的末期,驻扎在远离中央的几只地方军军团,可是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再加上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教训,张狂不得不在心里,悄悄的留一个底。

编制确定之后,还没等张狂松一口气,周仓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