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军在太行山上的第一处据点,但绝不会是最后一处据点!”
在临时军议会议上,张狂充满豪气的说道:
“在伯父还未曾西仙去之时,我就与伯父讨论过,未来黄巾军蛰伏的地点。”
一边说着,张狂一边用手指,大力的点着羊皮地图:
“这里!背靠并州,面朝冀州,延绵八百里的太行山,便是我军最好的蛰伏场所!”
在坐的诸将,都是张狂的心腹之类。早在前往冀州巨鹿城的路上,张狂便暗中向他们透过底,隐晦的指出过张角之死和黄巾军之败。所以,当天平军听到冀州黄巾军战败,张梁战死的消息时,才仅仅只是士气低落,而没有出现一哄而散的结果。
因为,这些天平军将士,还有着希望,张狂指给他们的希望。
“伯父虽然被汉室的气运反噬,但这样一来,汉室的气运,也算是彻底断绝了!只要当今在位的汉灵帝刘宏一死,我太平道的机会,便会再次到来!”
诸将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只有程昱皱了皱眉头,问道:
“汉灵帝?这可是刘宏的谥号?”
“不错,刘宏死后,朝臣公卿为他取谥为‘灵’。这是南华老仙告知于我的。”
张狂一时口快,忘记谥号是人死了之后,才会取的。不过,这样一番煞有介事的细节描述,倒是让在场的诸将,心里对张狂所说的话,都坚信了几分。
观察着手下们的表情,张狂不由得有几分得意。
实际上,他之所以会临时召开这次军议,却是因为程昱悄悄的提醒了他。由于黄巾军广宗大败的原因,只怕天平军麾下的某些军将,心里会泛起一些对大军不利的念头。
为了坚定手下追随自己的信念,张狂必须时不时的将自己的神异之处展现一二。要不然,那些“千人破”、“万人敌”,到哪里不能混出一个头来?非要陪着张狂这个“丧家之犬”,窝在深山老林里,去受那种缺衣少粮的苦头?
“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却不知,这个‘灵’帝,得的是哪一种‘灵’?”
程昱不愧是精通礼法的老儒士,随口就报出了一大堆“灵”字谥法的解释。他的插嘴,并不是无事生非。
实际上,若是军帐中的诸将,可以随意的评品一下,当今天子的谥号。这位对臣民们来说,总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在某种程度上,便被人强行扯下神坛,丧失了对其他人的心理威慑能力。
程昱的用意,自然不是在场的军将们,一眼就能看穿的。不过,这些强大的猛将们,却也都是识文断字的人,对程昱所说的谥法,都能听得懂。
就比如在后世的历代《三国志》游戏中,智力从来没有超过四十,向来以“老大粗”形象示人的典韦,其实也曾经在乡间读过,都深深的刻到自己的头脑中去。
——皇甫嵩!
——我必杀你!
ps:1列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
第二卷终。
其实,已经不想再说些什么了。
本书已经扑街。
但是,我会继续写下去。完本一本一百的作品,对我来说,可是一种难得的训练。虽然在经济上属于倒贴,不过,这个爱好既然已经被挖掘出来,在我的文思干涸之前,想来是不会停笔的。
后面的草稿,由于破绽太多,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订。这样一来,我倒是发现了没签约的好处。明天休息一天,再开始更新第三卷,速度依然是一天一更。相信大家对我这样的手残党,也不会有太高的希望吧?
第三卷的卷名,叫做:肉胡虏。相信皇汉们应当会喜欢。
再次感谢几位默默支持我的书友:林不诩、神秘人、外客、黑暗¥路过、爱刀心碎、izq
、那么阿布罗狄、palin、先秦诸子浪子、爱晴小痴等。
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