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二这一日,听完斥候队送来的情报,张狂立刻调动大军,迎头对上了奔袭而来的鲜卑骑兵。
由于鲜卑人一人双马,整个营盘散的颇开。斥候们观察出来的结果,是对方骑兵约有万人。面对这万人大军,张狂调度了骑兵队,游击队,谢逊千人队,于禁千人队出战。
至于在匈奴人传闻里,声名赫赫的重铠队,则被留在了美稷县城压阵。当然,为了避免战力的浪费,典韦这个“万人敌”,临时加入亲卫队,跟随在张狂身边。
这样一来,没有典韦这个“刺头”在,负责留守美稷的总指挥,军师程昱,指挥起重铠队来,也算是得心应手了。
除了近三千的主力部队,跟随张狂出战的,还有两千辅兵和两千精壮民夫。可千万不要因为被称为“辅兵”,就小看了他们。来自后世的张狂,这几年在练兵当中投入的资源,远远超过当世的平均水平。
太行军中,最善于统兵的于禁,对这些辅兵战斗力的评价是,他们已经达到了大汉一般的郡国兵战兵的水准。
就连那些来自太行山区的民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当做预备队顶上前线。这些经历了数千里路程拉练的民夫,光从纪律性来说,并不比普通大汉郡国兵差。
张狂心中都已经计划好了,如果战事顺利,成功的在西河边陲站住了脚,他就将这三千来自太行山的民夫,编组为辅兵部队,用于屯田地区的防守。
表面上看起来,张狂以总数只有七千人的兵力,去迎击人数达到万人左右的鲜卑骑兵,在人数上居于明显的下风。可是,不要忘记,按照汉军对胡人的战绩,向来是“一汉当来形容。自古以来,奔射这种手段在战场上的运用,也基本上局限于小规模的精英斥候追逐战当中,少有运用到正面战场上的。
在小帅的部下,那些能够做到奔射的鲜卑人,多是军中的精英,大大小小是个头目。深知汉军弓弩强悍的鲜卑小帅,可没有打算将手中这几十号宝贝疙瘩,去与汉军弓弩手交换性命。
最后,还有一件更加关键的事情,让鲜卑小帅完全没有发动奔射的考虑。那就是:
战马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