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不要问我为何标题都和内容没什么联系。。我也不知道……嘤嘤嘤
下了朝,薛文绍同同僚说笑一番,便一个人准备归家。
才走了几步,就听到后头有人叫唤。
“薛大人……”
薛文绍扭头看去,虽是疑惑还是迎上前去:“赵大人。”
“归家?”
薛文绍笑道:“正是。”
“那顺路,一起。”
薛文绍自然应好,尽管两人在陶安的住所虽不是一南一北背道而驰,却也不是顺路的。只是叫出他的人也算是他的半个亲戚,正是薛宁的母亲的嫡亲兄长,赵成思。赵成思官到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按品级来说比他高,两人相交自是步子早,且赵成思这个御使大人颇得圣心,手握大权。只是平日里因着监察职务,有避嫌之意,两人虽然在陶安为官多年,关系倒是不怎么亲近。
两人刚出了宫,就有马车迎了上来。
赵思成笑着说道:“今日我儿亲自过来接送,快来拜见你薛伯父。”
马车边同坐赶车的人不是赵元朗又能是谁呢?
赵元朗动作矫健,一跃而下,恭敬地弯身行礼。
薛文绍笑道:“侄儿身手不错。“
“不过是平日学习累了,跟着家里的护师学了两手。”赵成思笑着说道。
薛文绍目光一闪,再看向赵元朗的时候眼里带了几分探究。
赵元朗不闪不避,请了二人上车,又亲自放下帘子。
“金秋秋闺……”
赵成思笑着说道:“先生说可下场一试。只是这秋闺春闺之事你我二人都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虽能鲤鱼跳龙门。但考一次都是遭罪一次。年初的时候,外甥女来了信说起为何总说文士手无缚鸡之力读书还会累。而那些佃户们却是卖力气的反而看着健壮,烦。起初还不觉得什么,以为这孩子随意一写,后来老爷子一思索,觉得有道理。倒不是文士和佃户有区别,而是这人身子强,都能卖力气了。若是犬子的身子不错,那科考的日子也不算什么。”
“说得是……辈分这一代最小的薛和俊今年是十岁,他的生母是胡老夫人身边送的丫鬟,如今是李姨娘。李姨娘生得娇媚,又年轻会来事。薛文绍对她宠爱有加,顾而薛和阳的日常待遇也算是不错。只是关系上就没有前面的两位哥哥那样好。
对于这个自幼更喜欢武力的二儿子,薛文绍是又气又无奈,想了想也不愿意在他身边多做纠葛。
薛和仁看父亲的脸色忙岔开话题道:“父亲今日突然问儿子,莫非是科考的事情有变?”
薛文绍本不想说,又想起今日碰见赵元朗。想那赵元朗玉自己的大儿子年龄相反,以及有独当一面的本事了,自己也总不能拿了大儿子做孩子来看。想到这,薛文绍并把今日遇见赵成思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薛文绍仔细盯着薛和仁看。
薛和仁想了想笑着说道:“赵大人多虑了,就算没有安哥儿,都是薛氏一族的人,咱们自然也会照看八妹妹的。何况五叔在的时候对我也是甚好……”
一旁看着热闹的薛和阳瞥见父亲眼里的失望,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父亲,母亲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到了老宅了。”
薛和阳道:“按照父亲的意思,其他时候这位赵伯父同我们府交情只算是一般,今日突然送了父亲回府,先是隐隐表达了赵兄长此次科考将会很是顺畅的意思,又提了八妹妹和安哥儿,还说起八婶婶的事情。自然是要表明五房虽然五叔去了,但有他们赵家在。如今赵大人身子不错,在做个几年未尝不会再往上升一升,且明年春闺若是果真不错的话,以赵兄长之才许是能入了翰林。父亲,非翰林不进内阁……”
“你还知道什么?”薛文绍对这个二儿子顿时刮目相看,只叹气不是嫡子有这个头脑。
薛和阳笑笑:这个事情还是大哥清楚一些,大哥是吧。”
薛和仁已道:“赵兄之才,先生也是一番夸耀,几次拿了他的手稿让我们传阅。父亲,儿子……的确受益颇多。”
薛文绍身子一震,他清楚明白一个人的才学到了什么程度能被先生拿过去给名下的学生传阅参考。薛文绍一面羡慕赵家有此子,一面想着赵家今日的举动。
这边薛文绍如何想且不提,另一厢赵家父子送了薛文绍回府之后,又原路返回一段才饶回府中,如此一来回到府里已经过了膳点。
等赵家父子到了堂屋,膳食摆在桌上,竟然无人动用过。
赵成思责问下人:“怎么能让老太爷等呢,你……”
下人神情紧张尚未作解释,赵老爷子已经吹胡子瞪眼道:“怎么,我让他们等,难道你要管老子吗?”
赵元朗眼里浮现一丝笑意,颇有些不厚道的看自己父亲热闹。
赵成思面色讪讪地,有些尴尬地示意下人里去。
仆妇丫鬟们忙布好碗筷离开。
“哎呀,祖父,我饿了。”赵玉敏呵呵笑道。
赵老爷子哼一声。
赵成思尴尬地坐到老爷子身边。赵元朗刚一坐到赵玉敏身边,就见妹妹凑了过来:“哥哥怎么样?好不好玩?”
赵元朗轻轻敲了一下她的额头:“没得胡闹,哪里是去玩。”
赵元朗说完转身同赵老爷子说起今日见了那薛文绍的事情,想了想问道:“祖父,若是那薛伯父听不出意思……”
“不会。”赵成思这回已经正色道:“那薛文绍能从外任一路到了陶安且如今升到了正四品,若是没有几分能耐,就凭他那个岳家能行吗?虽说有妹夫的缘故在,但也说明了他也是有能耐的人。许是一时会想不通,若是多想想自然也会明白一二。”
说到这,赵成思又道:“儿子已经派人守在薛府那里,若是没有动静,明日再送他一程就是了。”
赵老爷子听到这笑骂一句,半晌后道:“也罢,咱们也只能如此。那丫头也够倔强,万事不肯求人,这一次难得求上门,你这个做哥哥的总要尽心尽力才是。”
赵成思起身应道:“父亲说得是,我也是素来疼爱妹妹的。本来以我的想法何不如让妹妹一家来陶安,我们也能好照应……”
“这件事情别提了,你妹妹那婆婆还在呢。况且她那婆婆是极好的,只是……只能怪她命不好,女婿走得早。”赵老爷子叹道。女儿的这门婚事还是他拍手定下的,起初妻子是不肯的,是自己一力主张……
赵元朗夹了几筷子祖父爱吃的菜放到赵老爷子碗里,才笑着说道:“祖父,咱们那小表妹别看年纪小师哥心里有成算的,何况那薛家祖母健在。这一次母亲也去了,咱们这边只要在薛大人那里加把劲。到时候帮着姑母完成所愿,姑母定然会心里感念祖父的。等以后空了些,咱们在去请了姑母她们来府里住上一段日子……”
“是的祖父,到时候让表妹和我住一个院子。”赵玉敏也跟着劝。
赵老爷子点点头。
翌日的早朝,薛文绍主动请了赵成思下朝之后去酒楼喝酒。
等到了酒楼后,赵元朗看见薛和仁,微微一怔,很快反应过来两人仿佛一见如故,说起这一次科考的事情。
赵元朗不遗余力的把自己在这次科考上的想法和见解同薛和仁仔细说上一遍。
薛和仁因此颇为受用,后来也的确得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