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这一日,枣子胡同来了一位客人。
赵氏听说是曲阳老宅里来的人,忙亲自出来迎接。
“侄子给,顿了顿说道:“带着少爷去洗个热水澡。”
“不……不用了。”那少年想要拒绝,怕麻烦了人家。
钟妈妈已经笑着说道:“少爷跟我来吧。”虽说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但从赵氏的态度来看,等一下让下人们尊敬一些总是没错的。
少年刚被钟妈妈带走。
丁老夫人就走到门口,身边跟着的是在寿华院说话的薛宁和这几日先生放假不用上学的薛和安。
“是什么人?”丁老夫人看到屋子里只有赵氏一人,就开门见山地问道。
赵氏上前扶着丁老夫人坐到椅子上。又端了热茶过去。
薛和安已道:“娘。什么小哥哥?”
薛宁同样看向赵氏。
赵氏把方才放在一旁的信递给薛宁,随后同丁老夫人说道:“是三房那边的意思……”
话没有说完,丁老夫人就皱眉:“嗣子?”
赵氏点了点头。
这时,薛宁也已经看了信。
心中很是对三房的做法很是无语。又对那尚见过面。应该称呼哥哥的人感到可怜。虽说三房的做法也不全然不对。可你再不放心一个人,想要考验他,也没必要让他孤身一人上路。虽说是坐在船里。可是一个才十啊?”
这也是屋子里其他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那少爷的脸色不知道是洗过热水的原因还是害羞红成一片,声音倒是清脆,没有唯唯诺诺的感觉。
“我叫薛笑。”说完后还笑了一笑。
名字里面不带族辈的……
薛宁暗暗垂眼。
薛和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上前拉着薛笑去到一旁的塌上坐。薛笑有些拘谨。不太习惯地看向钟妈妈。
似乎在求救的样子。
钟妈妈心里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少爷过去坐一会儿。”
薛笑点了点头,随即又看向丁老夫人和赵氏,似乎在征求她们的同意。
丁老夫人道:“去吧,直接脱了鞋子上去。”
薛笑同薛和安到了塌上,看着薛和安在脱鞋子,忙上前帮忙,想了想又抱着他上去后,才自己脱了鞋子上去。
桃娇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几个小丫鬟。
“听说小少爷也在。多做了一些吃食。”桃娇朝赵氏解释道。
赵氏点点头。
桃娇又让人取了小几放在塌上。这才放了吃食上去。
而钟妈妈已经靠近丁老夫人和赵氏身边:“从小就没有父母,听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名字也是自己起的,也是和字辈的。”
“百家饭?”也就是孤儿了。
“可曾读过书?”赵氏问。
据她刚才的观察,那少年性格看着是喜静的人。却也不是内向胆怯这人。举手投足之间也是颇有礼貌。
看着是个有教养的人。
“是读过书的。不过在族学里。”
薛宁更加惊讶了,不由得多看了那薛笑一眼。
薛笑和薛和安两个人一人捧着一只碗,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眼睛真像……”
薛宁纳闷。
赵氏笑道::“宁姐儿就一双眼睛好看。这孩子眼睛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氏对那孩子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到了晚上,薛笑被安排在了原本准备给薛和安的听涛阁。
而长房和二房那边也纷纷来了信。
倒是没有说什么,却是不提起要不要见薛笑的事情。
丁老夫人脸色变了变:“过些日子,跟我们一起去拜年就是了。”到时候就可以见到了,至于这孩子怎么安排,到时候去提一提。
赵氏对此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关于嗣子的事情,众人都想着瞒着薛倩。
枣子胡同这边也没有打发信过去。
……
三十日那一天,榆钱胡同送了年礼过来。
看着几大车的东西,赵氏有些哭笑不得地同钟妈妈说道:“这也太多了吧。”
钟妈妈笑道:“那是新姑爷孝顺。”
赵氏无奈地点点头,又让人去重新准备了给顾文柏的年礼,比原先又厚了三层。随后这就像一个信号一样,姚府也送了两大车的年礼过来。
赵氏让人去打听了牛犄角胡同那边的消息。
听说那边是三大车的数量,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姚霖和顾文柏不同。
自己女婿怎么送,送多少,人无可厚非。
可姚霖到底是长房那边的女婿,虽说赵氏把薛嘉当了女儿来看,姚霖在她眼中也算是半个女婿。
但总是有些不同的。
丁老夫人知道后,只是笑了笑。
今个日的过年四房是多了一个人一起过年。
顾而厨房那边准备的饭菜不算少。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薛笑也没有刚来的时候那么拘谨了。
薛宁碰到他的时候,也会认真地喊着哥哥。
倒是薛笑每每听一次,就会脸红一次。
酒席摆在了寿华院。
一家人刚坐下来,就看到王妈妈面色古怪地走了进来。
薛宁刚才看到有小丫鬟在外面找王妈妈的。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王妈妈诡异地看了薛宁一眼,走到丁老夫人身边附耳说起悄悄话。
丁老夫人眼神一变,沉默片刻后说道:“去请了进来。”
“母亲……”赵氏刚想问。
就听丁老夫人喊香菊:“去重新摆一副碗筷,在搬一张椅凳过来。”
薛宁愕然。
这个时候,大过节的还有谁过来。
看祖母的样子,对方还是要来一起吃年夜饭的。
不等薛宁琢磨来人是谁,外头已经响起了脚步声。
薛宁转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