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陪嫁
作者:沐烟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50

(感谢cardcatd的一张评价票和anna1978亲两张评价票)

二月底的时候,薛笑已经跟着李管事出入四房在陶安城的产业里面。

而到了三月初,一艘舟船停靠在码头上。

上面刚有人下来,就见等候许久的人迎了上去。

从船上运送下来一大箱子,一大箱子的东西,竟是马车也放不下。幸而这码头上早有搬运的工人,自有搬运的板车。

长龙一样的队伍,左右有下人护卫着浩浩荡荡地驶离开码头。

这番阵势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

队伍从东城进了南城。

顾文柏望了一眼,对身边的同僚说道:“我有事情要离开一下……”

所在的同僚笑嘻嘻地说道:“指挥使只管去了便是,横竖也没什么事情。”兵马司并不是日日都有事情要做,反而空闲的时间比较多。

只是职责所在,不少人就是无聊也只能去了酒楼坐着打磨时间。

这一日,顾文柏也是如此。

顾文柏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飞快下了搂朝那队伍走去。

队伍中有人似乎认出了他。

很快前头就有一个人跑了过来。

“姑爷……不……四爷。”

顾文柏朝王天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马车上的箱子问道:“这是?”

王天笑道:“老爷在的时候,给姑娘准备了不少嫁妆。就是家具这些也单单准备了好几套。因着之前来的时候匆忙,也就没有带过来了。”

顾文柏目光一亮,在那些箱子上看了看。

王天问:“四爷?”

顾文柏回过神笑着说道:“全都在这里了?都是给你们家姑娘的?”

王天笑着说道:“可不是都在这呢,这些都是姑娘家的嫁妆。老太太的意思是都给了姑娘,再加上府里准备的也就够了。”

顾文柏仿佛是松了一口气一般。

“我送你一送吧。”

王天有些犹豫:“四爷你不是要……”

“没事。”

顾文柏说完骑上马。

这一路过来,不少人都在盯着呢。

顾文柏跟着去了枣子胡同之后,也没有进去,只是让王天带了好。

王天想着顾文柏有差事在身,也不敢多留。

赵氏听到消息,赶出来的时候顾文柏已经走了。

“都送到里头去吧。”赵氏吩咐王天。

王天应是。

赵氏走到其中一辆马车上。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箱子。慢慢地红了眼眶。

钟妈妈劝道:“太太,都是过去了。”

赵氏嗯了一声。

到底没了心情留在这里,很快回了闲听居去。

薛宁从下人口里听到的时候,心里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别说这些东西是自己的嫁妆。可是上一辈子薛宁几乎不曾见到过。

薛宁同孔妈妈说了一声。得了同意之后去了摆放这些嫁妆的院子里看了又看。

青英咂舌:“这……这……”

桂花也是瞪直了眼睛。

一溜的黄花梨做的家具一套。又有紫檀木的一套,酸枝木的家具也是不少。薛文林准备的基本上都是这些大件,剩下的就是一些古董摆件了。

薛宁呆了一会儿。去了寿华院。

丁老夫人正同王妈妈说笑。

“看过了?”丁老夫人看到薛宁进来就笑着问道。

薛宁红着眼睛,咬着下唇,半晌后说道:“太贵重了。”

薛宁看着这些东西,原本有些模糊的父亲的印象全都浮现了出来,。好多……好多被自己刻意遗忘的事情,也是想了起来。

薛文林的总是用一双温润的眼睛,认真地看着薛宁说话,一双手带着薄薄的茧子抚摸着脸颊,却是温柔地很。

“宁姐儿是最棒的,只要宁姐儿就够了。没有哥哥弟弟也是没有关系的。爹爹只喜欢宁姐儿一个人。”

这是有一年,薛宁还小,大概四、的。

这就是自己的陪房了吧。

也是日后自己手头上能用的人。

入目的第一列第一个名字就是孔妈妈。

孔妈妈即是薛宁的教养妈妈,日后过去了榆钱胡同,也要担当起管事妈妈的身份,除此之外四个大丫鬟青英、桂花、丁香和月季都在,又有八个小丫鬟,那是孔妈妈亲自教导出来的。薛宁只见过几次,但看着大概是不错的。

孔妈妈道:“姑爷成亲前,那顾夫人还不能做什么。只是姑爷成亲后,就算是真正的成年了。那顾夫人少不得以这个借口塞了人过去……到时候下人这些,姑娘要仔细看看才是。”

薛宁点头,看了一会儿说道:“田七给我做管事,我是知道的。只是母亲怎么把王贵家的都给了我。”

王贵家的是赵氏院子里专管小厨房的人。

孔妈妈道:“这是老太太和太太的意思,姑娘嫁过去之后,自己的陪嫁产业总不能离了人。那王贵虽说有些小贪,但大面上还是不错,让他在外跑,王贵家的就在内院里。”顿了一顿又道:“王贵家的有一个小女儿……”

薛宁微微颔首:“是,既然如此,就听祖母和母亲的意思。”

这一次丫鬟婆子陪房,带走的人数就有四十来个。

可以说几乎是拿走了四房一半的下人,可幸的是这一年来,当年孔妈妈和李管事培养的下人们渐渐也开始做事了起来。

虽说是四十来个人,也不全是老人,新人也是不少。

如此一来,就算是带走这么多人,四房也不会没有人使唤。

“还有,那府里的柳姨娘……”

“孔妈妈。”薛宁忍不住叫唤出声。

孔妈妈一怔。

薛宁只是说道:”柳姨娘的事情,能去了府里再说吧。”

对于薛宁来说,那柳含烟就看顾文柏是什么态度了。

很不必现在就急着去准备。

孔妈妈笑道:“也是,是我糊涂了。”

“哪里,孔妈妈是为了我好。”

孔妈妈的担子不轻,丁老夫人和赵氏这些日子没少找她讲话。每一日回来,孔妈妈是既欢喜又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