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苏联发sh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这件事情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几乎所有圈内人士都对苏联航天科技感到惊讶,认为这远远超出了人类应有的技术极限。而根据事后公开的情报,苏联的宇宙飞船使用了一部分从高加索山得到的科学技术。美国人对此多少有所猜测,不过基于当时南极考察队已经从洞穴内部获得部分资料,已经解密的部分科技内容对国家宇航局很有帮助,美国人的注意力重心也随之转移。”
“当时,我国高层对于“地外文明”已经产生了模糊的基本概念。经过科学院的鉴定,一直认为存储器和药剂属于非人类科技产物。此时,西北军区派出的第三批搜索队已经抵达罗布泊古城。然而怪异的事情又发生了——一线电联络再次中断,大搜索再次展开。这一次,只找到一名幸存者,由于沙尘和风暴影响,搜救工作不得不推迟,整整延后了两周时间。”
“幸存者是一名连长,拥有当时算是很高的中专学历。很幸运,他仍然保持理智,语言表达顺序和逻辑思维也颇为清楚。按照他的叙述,部队抵达古城之后,就按照上次搜索留下的路线进入地下基地,并且在基地外围拉起jǐng戒线,搭建营房和修筑简易工事,随队技术人员也从基地里找到另外一只恒温冷冻箱和信息存储器。”
苏浩专心致志听着从王启年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
此刻,他明显察觉到老胖子的语气和音调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变化。
尤其是内容,令他为之惊讶。
“请等一等。”
苏浩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恒温冷冻箱和信息存储器?刚才您不是说过——第二批增援部队在基地里已经发现过吗?难道,他们当时没有彻底搜索,遗漏了某些位置?”
王启年显然早已料到苏浩会这么说。他久久看了苏浩近半分钟,坐直身体,以符合他苍老外表的缓慢语速叹了口气。
“问题就在这儿——第二批增援部队当时把任务完成的非常出sè。他们不仅搬空了地下基地里所有的物品,就连地面古城也彻底搜索了好几遍。确定没有遗漏任何有价值的物品后,增援部队才返回西部军区。千万不要怀疑他们是否会有疏漏。当时有两个国家安全部保密小组随队前往。有那些人在,古城现场哪怕留有一颗螺丝也要当做资料被回收。清空物品口的地下基地专门进行过全方位录像,拍摄了多达数十张照片,所有封存档案都表明,当时的确没有留下任何能够搬动的物件。以古城为核心,半径十公里范围内没有河流,没有蚂蚁、蝎子之类昆虫的巢穴,当地环境气候极其恶劣,甚至连植物也法生存……关于这些,得到了当时负责搜索军、政人员的一致认定。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论测谎仪器还是各种证据都表明,那名幸存的连长没有撒谎。第三批搜索部队的确是从已经清空的地下基地里,发现的恒温冷冻箱和信息存储器。它们就摆在原来的位置,就连地面的积灰痕迹也丝毫没有错位。经过照片、录像,甚至是当时最的放shèxìng仪器检测,那只箱子和存储器的摆放位置居然jīng确到微米。这一切都让人感觉难以置信。”
几分钟后,苏浩的神sè渐渐恢复正常。他思索着王启年的话,问:“那名连长呢?关于古城的地下基地,他还说了些什么?”
老胖子也许是饿了,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包带有“特供”字样的葱油苏打饼干,撕开,摆在桌上自顾吃了起来。房间里顿时响起用力咀嚼饼干碎屑的清脆“咔嚓”声。
“西北军区之所以派出第三批搜索部队,是基于存储器上显现的信息。因此,第三批搜索部队的任务,是以荒漠古城为核心,建立可供居住的房屋和据点,等待后续考察队进驻,再展开大规模实验项目。所以,对于任何异常物品,搜索部队都会当做潜在研究对象加以保护。按照那名连长的供述,发现的恒温冷冻箱和存储器后,搜索队长立刻下令在基地入口周围设立工事,安排专人负责看守。由于临行前上级首长对此次任务的重视,以及第一批部队神秘全灭的遭遇,第三批搜索队所有成员jǐng惕xìng极高,他们严格按照防化标准执行动作,进入基地和接触恒温箱的全过程,都携带着氧气面罩和橡胶手套。没有任何物品破裂,也没有发现异常可疑物件……这种高度紧张的气氛一直延续至当天下午,检查营地秩序的巡逻人员发现:距离地下基地最近的两名哨兵,不约而同陷入昏迷。”
“突如其来的变化,使所有人感到意外。部队长立刻下令高度戒各,随队军医也对哨兵实施抢救。由于那名连长负责信息整理工作,他当时在医疗帐篷里目睹了抢救全过程——短短不到二十分钟,两名哨兵体温就从三十七度骤升至。它们很小必须用六倍左右的放大镜才能看见。一个是005321,一个是005322。”
不等苏浩张口发问,王启年继续着未完的话题:“存储器里记载的信息分为两部分,在电子屏幕上显现的方式也不同。其中,一种以中国古代汉字,也就是此前提到过的“小篆”为准,内容包括不同当量的核能使用技术,以及固态氢氧发动机、电磁系统小型化、能量转换基础、超能爆炸物质等高深科技。这些技术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绝对不是任何地球国家的研究产物。由于没有实物,也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我们只能尽量选取其中与实际接轨的部分展开研究。虽然涉及项目很少,成果和进展却令人为之震惊。běi jīng方面也下令将罗布泊全面封锁,尤其是核心地带,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于我们国家有着特殊的意义。限于当时执的世界局势,几乎任何异常状况都可能与“政治”两个字联系起来。你恐怕法想象以“人定胜天”之类口号彻底压倒现实世界的混乱场面。那些自诩为“红sè接班人”的家伙疯狂冲击权力机关,以看似光明的正义理由砸烂一切。在那种混乱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机密外泄,我们只能关闭科学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究项目,所有重要物件和数据全部交给军方封存。我们原以为政治风暴很就能平息,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整整十年。”
“1979年中美建交,在和平友好的外交基础上,两国开始就某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答案。当时,美国防部的一名卸任官员以私人身份来华旅游,在参观科学院外围场馆的时候,随手留下一张非常古怪的字条,交给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
“当时的国内环境仍属封闭,对于外来人员的监控管理非常严格。虽然那张纸条看上去就像意识的涂鸦,考虑到来访者的身份,仍然交由场馆保卫部门审验。经过对比,确认纸条不是图画,也不是什么聊的玩笑,而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螺旋形文字。”苏浩讶然:“文字?”“准确的说,是存储器第二部分出现的信息。”王启年的面容渐渐显得严肃:“从1964年确认罗布泊遗迹非人类建造以后,我们一直想要解读信息存储器的所有内容。很遗憾,除了用小篆编写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解读几乎没有任何进展。那是一种形状古怪的线圈型字符,其中夹杂着很多与像型文字类似的成份。由于没有资料可供参考,十符。而美国人留下的纸条上,恰巧包含了四个我们的已知字符。按照人类的语言习惯和对方的身份,我们最终看懂了那张纸条想要表达的意思。”
说到这里,王启年停顿片刻,轻轻吐出一句比感慨的话。
“我们有,你们有吗?”
“那张纸条是个契机,也是美国方面的一种试探。通过卫星侦测,他们早就发现罗布泊深处的异常。虽然不清楚其中内幕,但他们推断的模拟场景真实率达到百分之四十。美国人不想暴露关于希特勒手稿的秘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接触。目的很明显——如果我们掌握了关于亚特兰蒂斯人的情报,就肯定认识这种螺旋形文字。如果一切都是凭空臆想,那位官员只会承认字条是随手兴起的聊举动。那毕竟不是密码,也没人可以看懂。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秘密,一旦公开……呵呵!除了终rì生活在恐慌和混乱当中,人类还能做什么呢?”
“中美两国关于地外文明的合作,于1980年正式开始。由于彼此都谈不上什么信任,尤其是在国家与政治背景前提下,科学院和5l区之间可以说是矛盾重重。虽然大家目的相同,都想弄清楚手稿和螺旋形文字的真正含意,然而谁也不愿意拿出资料和研究成果共享。白头鹰想成为世界霸主,红sè巨龙想要翱翔宇宙,我们都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前后三年多的时间,暗中或者公开的科学研讨会召开了十多次,所有问题都停留在表面阶段。美国人在猜测我们究竟知道多少?我们也在绞尽脑汁想要渗透51区。间谍、特工、正式或非正式的友好往来,官方与民间不同形式的争斗和友谊……就实际掌握的数据和情报,美国人和我们其实差不多,谈不上谁比谁有优势。就这样,相互扯皮和不同形式的明争暗斗浪费了大量时间。直到1984年由美国人发起,对巴基斯坦进行科学考察的活动以后,两国科学家才真正抛开政见,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