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观画(下)
作者:崆峒007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15

李璟正仔细的将这白璧微瑕的名作卷拢起来眼角的余光瞟到门外来了两人居然是查文徽和冯延巳当下又把卷轴打开喜道:“两位爱卿赶紧进来朕这里有幅画你们也来欣赏欣赏。x577.netbsp; 李璟和他爹不一样从小锦衣玉食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既没吃过苦也没受过委屈他每次见到刮风下雨总是把眉头皱在一起好像比死了老子娘还悲苦本来相貌堂堂的硬被缩成一个小老头苦着脸唉声叹气的整一个“中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查文徽作为李璟府邸出身的人自打当官起就在东宫陪着这位李璟只到他由殿下变成了陛下。对李璟的作风他是相当的了解。眼见今天细雨飘洒天地间茫茫一片。他随意的处理了两三件公务就急忙刚到皇宫陪皇帝一起悲天悯人赋诗寄情在文学道路上携手共进一路同行。

查文徽是专门跑来陪皇上的可是冯延巳不同。这人可能小时候受过点苦他的写雨寄情诗表达自然应景应情不像李璟那样没病还要叫三声。因此下雨天他是不来陪皇帝写诗的因为他的存在会让皇帝觉得不自在一句话下雨天的皇宫不适合他生存。所以下雨天他就会难得的跑回中书省处理国家大事不再从事文艺创作工作了。今天他来这里是因为听说韩熙载来了皇宫。

这两人听到李璟叫他们进来连忙挑帘进入跪倒道:“臣冯延巳(查文徽)拜见我皇陛下。”

“都起来吧过来看看这幅画如何?”

两人连忙走到御桌跟前凝神看了看。一屋一人一屏风线条的勾勒用色的比照这画风查文徽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是顾闳中的大作但是他却斜看了眼冯延巳没有说话。

冯延巳认真的看了看这幅画一副专家的姿态老大不客气的说道:“陛下这画风飘逸、人物然自适想必是顾闳中顾大人的新作了。这青白二色相得益章真是增一份则显幽暗减一分略有苍白。佳作真是佳作啊。”

这话说的查文徽是连连点头一旁的李璟也是面带微笑眼光中既有赞许又有点点的期待。

“不过。”冯延巳话锋一转顿了下正要说话。

李璟有些紧张迫不及待的问道:“冯卿不过什么?”

“这画略显的单调了些。”

“着啊朕也是这么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李璟哈哈大笑。一旁的查文徽也是连连称赞。

冯延巳躬身说道:“陛下天下共主。小臣不过攀龙附凤安敢和陛下相提并论啊。”

这两人进来慈安殿李璟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三当代书画评论家唧唧歪歪的一通点评把韩熙载晾在了一边。韩熙载现在肠子都毁青了早知道就不让顾闳中作画了让这位才艺皇帝只重视画风就是不在意画的内容了。x577.netbsp; 李璟聊的正欢忽然看到韩熙载还在想了想问道:“冯卿、查卿除了这画风画貌你们还看出了些什么没有呀?”

这两人在词曲绘画上面造诣极高眼光也高。听了皇帝的话两人又再次凝神的赏画这颜色——刚才说过呀这线条用墨——刚才也谈过呀……两人看了半天又不甘心的互视一眼继续看去。领导说有就一定有现在没看不来并不代表等一会看不出来。要在别的事情上两人早就开始大放厥词了可是这赏画不一样第一这算是自己的专业了要说也得说专业术语;第二不管是皇帝还是对面这个家伙还是下面站着的那个韩熙载基本上都属于内行了在内行面前可得想好了才能说乱忽悠说不定就穿了帮了落了自己文学家的面子。

这两人看的眼睛涩想的脑子晕心里又担心的要死特别是冯延巳生怕这个查文徽先说出来跌了自己的名头。

李璟看他们如此的专注忽而笑道:“两位爱卿不愧是朕的知己呀。朕刚才也没看出来。”

冯延巳心里一惊皇上也没看出来莫非是这个韩熙载看出来的。这个北方佬整天的和周宗、常梦锡那几个家伙往来必然是不安好心。想着想着他突然想起来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了不为别的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北方佬。

“你们不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好面熟吗?”李璟得意的笑道。

就像看戏一样懂的看门道不懂得看热闹。一般人看画先看的是这人张什么样?而这两人从看画开始就用的是专家眼光带的是显微镜看的是“细微之处见功夫”他们和李璟一样看的是画风看的是线条勾勒和色彩运用就是没去寻思这个画上的人是谁。乱拳打死老师傅这和石中坚学会侠客行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侠客行不知道是那个变态把秘密没有写到门道里面去结果搞得一群知识分子翻字典的翻字典查典籍的查典籍只有石中坚不识字反而看出了端详来。

当下听李璟这么一解释两人凝神一看看出来了这人不就是差点变成了太监的马五王爷吗?

在文学上造诣高的人一般智商也不错。这两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冯延巳本就是听说韩熙载先见马云而后又来见皇帝才跑过来看看周宗那群人想干什么的。虽然刚才有点走神可是现在他清醒过来了。

他看了眼查文徽暗暗使个眼色低声奇道:“这人真的好面熟想必是在哪里见过的。恩……”

查文徽也是一脸思索状。

李璟被他们弄得一愣诧异的看了一眼那副画有点不自信的说道:“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人是马王爷吗?”

“哦。”冯延巳一脸恍然说道:“陛下这么一说还真的像驸马爷嘞。”

李璟之所以不满马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云对他别说称呼一声“陛下”了就连喊一声“唐王”都极是少见张口闭口就是“岳父大人我爹怎么怎么样”说的像个农家翁一样这还算是轻的了至少还把李璟和马希范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有些时候马云还说:“岳父大人楚王怎么怎么说。”把李璟这个陛下说的还不如楚王千岁让李璟这样有理想、有知识、有品味、又追求的四有中年心里很是冒火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冯延巳这声驸马让他很满意。

冯延巳可没想到李璟居然想了这么多继续说道:“不过只是形似而已若说神态嘛那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他可不是傻子周宗这些人向来是反对他们五人当政的暗地里还称他们为“五鬼”。现在看这画上的人英气勃勃心中料想他们必然以此为借口来反对自己五人的计划。

周宗这个计划看起来儿戏其实确实暗有机锋。李璟对马云只见过一次相互之间也不熟悉。如果万一李璟心里存了马云英气逼人的这个印象有了这一点点的疑虑再有常梦锡等人不断的说合游说那么说不定还真能被他们由黑说成白去。

在冯延巳几人看来周宗老迈迂腐只会墨守陈规不图进取不识天下形势不知世易时移。冯延巳他们几个可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五鬼”反而觉得自己是大大的忠臣大大的能臣而且是要诸葛亮那样辅佐李璟扫六和一统天下的。东取吴闽西取荆楚扫江南而北征中原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闽国内乱而楚国也将有能乱的趋势这真是天助大唐。冯延巳是绝对不允许周宗他们来破坏掉自己计划的。

在与李唐旧臣的争斗中特别是与周宗、孙晟这一党的争斗中冯延巳他们靠的是李璟的信任和赏识缺的确实实实在在的功绩而周宗他们辅助先皇先篡吴后除徐氏治邦国、安天下是有大功劳的就算是李璟对周宗他们也是非常的敬重的。冯延巳他们缺的东西恰好就是周宗他们仰仗的——功绩。

所以闽乱传来的时候冯延巳他们激动了这是绝好的立功机会。可是周宗却出来反对先是反对出兵闽中后有反对陈觉挂帅说起理由来头头是道。可冯延巳他们却把周宗恨之入骨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周宗一党不愿他们建立功勋从而执掌朝政是周宗年老贪权的表现。

冯延巳他们是要做大事业的岂能让周宗他们破坏掉。

冯延巳斜了眼韩熙载轻笑道:“韩员外今天不是奉旨赏赐驸马去了吗?怎么样?驸马爷对那些东西很感兴趣吧。”

韩熙载官拜员外郎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对这样的小官一般都称之为“韩郎官”。这一声“韩员外”就像说韩熙载是个地主老财一样让韩熙载眉脚一棱心中怒火难忍。他是北方人身材伟岸相貌不凡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了”三十岁出头就有有个将军肚腆着但比地主老财可俊多了这样叫他不是寒碜他吗?

韩熙载面色不悦肃声说道:“冯相下官以为这马王爷外形放荡不羁其实内涵锦绣不可不防。今天他既然来了大唐不如就留他在金陵。”

“嘿嘿他是楚王王爷前来和我大唐议和的两国交兵尚且还不斩来使我们有怎好留他在金陵呢另外我朝依然东征万一楚王震动兵来争韩大人可有退敌之策呀?”

“冯大人以下官看楚王未必会兵来争的。楚王尚未立世子而马云又在楚国内部地位不低相比他的那些叔伯兄弟不太乐意他回去吧。再则岭南刘氏意图吞并桂州等地已久楚国自顾不暇那又余力……”

“你也知道是‘未必’万一是真的怎么办!小小郎官不好好作学问、修品行在国家大政方针其实你能讨论的!”查文徽在一旁斥道。

“在下是大唐之官员如何不能讨论国事呢?我……”韩熙载忿忿不平的反驳道。

“好了韩爱卿你先下去吧。”李璟不耐烦的说道。

看着韩熙载躬身退去冯延巳还喋喋不休的说道:“皇上你说荒谬不荒谬一副画像就能断定这人是好是坏了。像他这样不是在拿社稷安危开玩笑吗?臣请陛下制他妄言治罪。”冯延巳话出了口反而有点后悔了用一幅画判定一个人自然是可笑的可是找个算命的……他是读圣人书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是完全不迷信只是觉得当大臣的有义务让皇帝远离那些东西这可能是他和周宗唯一一个有共鸣点的地方了。可李璟很信佛教、道教而这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国师大人居然和他们的观点一样——马云是一个庸才。本着党同伐异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冯延巳反而想维护这个陈传了。

李璟却是一脸的满不在乎:“罢了他也是一片好心。”他想了想又说道:“刘仁瞻给朕上了一封奏章上面说这个马云在岳州安抚百姓、勤练士卒怎么看也不像那个只会喝酒吹嘘的武夫啊。”

冯延巳顿了顿轻笑道:“臣也以为这个马云应该不是一个赳赳武夫在酒宴上他可能藏拙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他真的是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陛下你想一个弱势而又不学无术的人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弱势就要依靠我们没有我们的支持他就得当不上楚王;胸无点墨的人对我们来说岂不是更容易控制。打下一个城池容易治理好它可就不能单单靠武力了要靠士子的帮助而他他偏偏是个不重视这点的人楚国的士子大多站在马光亮那边没有了读书人的帮助他又能蹦跶几天呢?”

李璟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五代逆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