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一桌子好酒好菜,一行人却不敢下筷子,原因很简单,在没搞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天知道这些好酒好菜是什么东西做的。
本来杨颖要当一回勇士的,不过被沐连英压了回去。
“不要啊!我要吃啊……不要吃压缩饼干啊!”杨颖看着面前的压缩饼干顿时热泪两行。
那一桌子菜被杨寻送给了几个乞儿,面对众人看神经病异样的目光,杨寻表示爷我有钱没你们管得着么,难后就带着两个姑娘回房间苦逼兮兮的啃压缩饼干。
别说杨颖就连杨寻都觉得有些可惜。
南宋啊!这可是无数历史穿越流都想来的朝代。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华夏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
割地,求和,岁币这几个词语似是把这个统治华夏大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拍死在棺材板里。
事实上这样的观点也是没错,按照传统强大王朝来品论的话,宋朝既没有汉朝封狼居胥,也没有大唐王朝天可汗。
说起武功,宋朝的确是给大家丢脸了。
不管是南宋和北宋都是惨兮兮的
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句满大街都是。
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说出来就是大写的两个字悲剧啊!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到了宋朝就是“犯我宋朝者要钱给钱,要地给地!”
很窝囊吧?
但是这还算好的,靖康之耻连个换地都被抓了,别说老婆孩子,整个皇室都被打包带走了。
两个皇帝作了俘虏,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这些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辉事迹。
但是捏,大家头不能这么铁,我们要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说带了绿帽子,我们要换个角度看,要想过得去就得带点绿不是?
武功不行,那么文治,宋朝五千年无出其右。
在宋朝财政每年最高有一亿六千万贯,就算被打的跪地喊爸爸的南宋每年也有一亿贯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我们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明朝大家都知道吧,张居正改革之后岁入是四百万两白银,算起来还不到背诵的十分之一和宋朝的六分之一,而此时宋朝已经灭亡了三百余年了!
有人就要说了,宋朝这么多钱,肯定是鱼肉百姓。
生活在宋朝的人不要是听见你这么说绝对会很不高兴,并且纷纷表示你丫水浒传看多了!
宋朝是华夏历史上仅有的两个一直到灭亡都没有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
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
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大家为西晋鼓鼓掌。
当然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八成是因为死的太快……
其实认真看过水浒传的人就应该知道,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极少。
那么那庞大的财政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一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了。
熙宁十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七千零七十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两千一百六十二万贯,占百分之三十,工商税四千九百一十一万贯,占百分之七十。
这么说吧,明朝著名的财迷皇帝明神宗以“矿税”的名目,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工商业者,八年间总共搜刮到了两百万两白银,不足宋朝的一个零头,明朝统治者们,看见这个数字的估计要流口水和眼红的
四千九百一十一万贯,占百分之七十,这些数字表明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国家从农业悄悄开始向工商业转变了。
宋朝那么有钱,靠的不是剥削,而是gdp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可惜宋朝死的早的,要不然进入资本主义也不用很长时间,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欧洲人还在玩领主打仗的游戏。
宋朝多少有钱,举个栗子,就拿水浒传里林冲来说,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换成现在也大概就是个军区参谋,他就可以拿出一千贯钱去买一把刀。
“百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户中人之产了。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可以穿上了丝制的鞋子,而同时期的东西方君主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一位看守城门的士兵。
说完经济在说文化。
宋朝的文化鼎盛我相信不少人应该没有反对意见。
唐诗宋词,大家读书的时候,背的恨之入骨的诗词大多数都是这两个年代。
唐朝是因为格外能打,把周围小弟们打了个遍,所以才有相对安稳的发展,艺术工作者才越来越多的,咳咳,这里的艺术工作者大家别想歪了,反正只有安宁人们才有跟多的时间去吃喝玩乐,啊呸!是搞艺术工作!
宋朝呢?虽然一直在挨打从来未雄起,但是人家有钱啊!
打个比方,你和你同学,你年年考试第一,但是你同学家里有钱啊,你考上了大学,你同学落榜在家,但是人家家里有钱啊!毕业之后你还在为工作,为买房的房子,为了不知道在哪里的老婆奔波的时候,你同学换了花样玩,没办法人家有钱啊!
总之宋朝就是有前,有钱就是爸爸!
宋词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
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
这带来的就是文化的空前繁荣,读书不再是某一个特权阶级才能享受到的。
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
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
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四十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四,第五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五百零六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三十二万贯。
北宋庆历年间,每年商税收入达一九七五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百分之三,行税百分之二,一年纳税商品额达八千万贯,平均每人八贯以上。
南宋绍兴末年,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两百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百分之七左右的关税,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即达两千多万贯,这样估计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当在一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两贯或更多。
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宋朝的政局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既没有宦官和外戚专权,后妃干政,也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在“不以言论杀人”的传统下,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些因为“忤旨”或者被打击排斥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流放岭南,真的没有人因此被处死。
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如果说,华夏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这一切,都被北方刮来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
蒙古人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前面我们对这一点已经有所描述,这里再看几个数字。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仅得户87 万,短短28年间在籍户数下降了89%!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得户937万,也陡减26%,这还没有包括此后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3年的杀戮。这减少的上千万户,几千万人口固然有一些是逃亡了,但大部分还是死在蒙古骑兵的屠刀之下。
坚决不肯同化,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华夏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呷然而止。近百年后,虽然汉族起义者又夺回了国家政权,但朱元璋却错误的吸取了王安石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开历史的倒车,将华夏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英国人的战舰开进珠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