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在这里和大家说明一下,最近几天断更的原因。这几天断更,不是因为老汉生病或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而是,有其他地方,要买断《北凉王前传》的版权。
其实,这个事情从上个月,也就是3月19号就开始了。《北凉王前传》除了在起点首发之外,在其他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也是驻站作品。不是老汉三心二意,老汉就是想为自己写的这本书,多吸引一些读者。由始至终,在老汉的心里,起点中文网都是网文的圣地。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只是让老汉没想到的是,《北凉王前传》在其他两个地方,竟然有大火的趋势。那两个地方的名字,老汉就不提了。不想给其它地方导流。现在老汉只是专心在起点发展。
那么《北凉王前传》在其他地方究竟怎么有大火的趋势呢?老汉用数据来说一下吧,在某站,《北凉王前传》是3月8日上传的,比起点这边晚了4天。到3月18号,点击阅读为66万,普通收藏1100多,vip收藏910多。
老实说,老汉一开始对这个数据并没有太感冒。因为老汉也是个老书虫了,知道有唰术据这么一说。后来,老汉闲着没事儿去那里逛了逛。发现和老汉同期发布的新书,有的比老汉早10多天,有的比老汉多20来万字。点击却只有几千,几万,最多的也就是十七八万。顺道说一句,在那里上传第1章的时候,不是楔子,就是现在的第1章。老汉曾经跑那里的排行榜前十的作品里,给《北凉王前传》发了一波广告。
老汉就觉得这术据就算是有水份,但也应该水不到哪里去吧。然后,老汉就在自己的评论区和新上传的章节,发了让读者到这边来看首发更新的贴子。结果,老汉作为作者,现在在那里,自己的书评区,不能发言。被禁言了。哈哈。而且,后邰方面,也只能上传章节,不能删除和修改。并且,还有那里的编辑加了老汉qq,如果想修改稿子,得和那个编辑说,他会临时给老汉开通修改权限。
然后,老汉当然受不了啊。就不在那里每天更新了。三五天才发一次更新。就是这样,在3月份的时候,从3月8号开始上传,《北凉王前传》在那个地方总共22天,前十天,每天更新6千字,点击是66万。后来就是三五天一更,到月底时是90多万。4月份一直没在那里更新,点击只有7万多。刚刚中午的时候,老汉又传了一章过去的老章节。结果,不到两个小时,点击涨了9万多。
在老汉3月18日,开始停止在其它地方的更新之后,就有人联系到了老汉。一开始说要以千字10元的价格买断《北凉王前传》的版权。老汉虽然关注作者的收入,但也知道这就是白菜价。当然就拒绝了。然后,对方还是一直联系,不胜其烦之下,就把这事交给老汉的儿子来办。太磨叽了。
据儿子说,买断的价格从10块涨到15,然后20,25......一直到上周四,对方终于开出了最后的底价,千字50,并且只买断《北凉王前传》的独立版权,与《北凉王前传》有关的外传,前传,后传的版权,不在买断合同之列。说真的,这个价格老汉心动了,不说一天日更万字,就是写6千字,每天也有300的稳定收入,老汉写书,不是抱着成神,赚百万千万的目地来写,就是想多交些有共同话题的朋友,也给退休无聊在家的自己找些事情。
不怕大家笑话,就为这个买断的事,老汉和老伴,还有儿子,还有孩子他老姨、老姨夫、还有我叔伯的二姐和二姐夫,都请到家里来,一起帮老汉拿主意了。
大家都同意签这个买断的合约。我们都是一些普普通通工人出身的老百姓,没有那么广大的胸怀和梦想,没想过大富大贵。对我们来说,每个月多出九千的收入,那就是一笔大财了。因为我和老伴两个人退休金合起来,也才只有5千5。
当天,家里热热闹闹,高高兴兴,都为老汉家里可以有这一笔长期稳定的外财而替老汉一家高兴。戒酒好几年的老汉也破戒喝了一杯啤酒。
可是当老汉晚上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看起点书评区里各位的评论和留言时,老汉的心里突然。。。那种感觉怎么说的,发酸,发空,胸口好像憋了一口气,不痛不痒,又特别的难受。
老汉看了21年的网文,除了最开始看的儿子租的实体书外,从2007年家里买了电脑之后,就开始和儿子坐在电脑前,一起追看月关的《回明》和跳舞的《邪气凛然》
有的时候,我们爷儿俩一人端碗菜拌饭,坐电脑前面,边看更新,边吃饭,把老伴儿一个人扔在饭桌上,为这事儿,我俩没少挨老伴骂。
从家里2007年买电脑开始,一直到现在,老汉都一直在起点看书。有时候用儿子的号看书,有时候用小号到处发书评,受过赞,也挨过骂。还为自己特别喜欢的几部作品,写过几篇三四千字的短篇同人。
在起点,有老汉一家最好的记忆。儿子生意赚钱时,给老汉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让老汉能更舒服的看书。也和儿子共同支持过许多我们共同喜欢的作者,有时也会因为阵营不同,而互相劝说对方弃暗投明。
在起点,老汉也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儿子生意失败,家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那个时候,老汉每当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把书架里的搞笑文,励志文,和热血硬汉文找出来看看,给自己鼓劲儿。
一直到现在家里又好起来了之后,老汉可以放松心情在起点看看新书,发发贴子评论,然后又开始写书,《北凉王前传》虽然到现在签约被拒过一次,收藏也不是很多,只有186个。但是这里却有能看懂老汉埋下伏笔和隐坑的睿智知音。也有像江涵秋赢雨璃这样从来不说话,只是每天风雨无阻,默默投票支持的铁杆真爱粉。还有他自己新书叫什么帝,却管老汉叫凉王的同行读者,哈哈,你的小心思,其实老汉早就知道,就是看破不说破罢了。因为老汉觉得,一个作者,对自己的书有自信,这不是什么坏事儿。还有起点的编辑和客服人员,老汉因为自己操作失误,在改简介时,把《北凉王前传》的书名给误删了一个字,想要再改回来,需要再等60还是90天才行。是编辑和客服,帮老汉把老汉创建的另一本没过审的《北凉王前传》和误改的书名进行了置换,才让老汉不用等待那么长时间就能重新把书名改回来。这么充满人情味儿的默默帮助,让老汉心里暖暖的。
就连qq阅读那边也有读者留言支持老汉写的《北凉王前传》
在起点有老汉太多太多的回忆了,在别人看来只是小猫两三只的读者评论和投票,对老汉来说,却是最珍贵的情谊和支持。也是最懂老汉的知音。
而且,在老汉心里,起点就是网文的圣地,只有在这里得到认可的作品,才是质量最高的作品。有读者说老汉写的这么好,还没签约,是被埋没了。
老汉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但毕竟老汉今年64了,遇事虽然少了些年轻人的冲劲儿,但也有一份中老年人的自省。仔细研究后,老汉发现《北凉王前传》在一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
比如简介只写了四句似是而非的定场诗,让人看了都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排版混乱,人物对话不加双引号,段落剧情不分行,大长句子,不用句号和逗号分段等等。前十万字的剧情,没有重点突出故事的主线,让人觉得这是《雪中》的同人,上架销售后,会有版权纠纷。
如果换了老汉自己是编辑,这样的作品别说是签约,就是连创建过审,老汉都不会给他通过。当然,现在这些问题,老汉都修改了。
从周六到今天,两个晚上,老汉都是早上五点多,天亮了才睡,然后不到九点就起床了。
晚上看完起眯的书评区之后,老汉靠着靠枕,躺靠在床上发呆,然后时不时的就会叹气,这是老汉的一个毛病,一有心事,就会叹气。
今天上午,老汉和老伴还有儿子摊牌了。不想把《北凉王前传》买断,不想离开起点。别人写书是为了赚钱,老汉写书是为了能认识更多兴趣相投的书友,也是想证明,廉颇虽老,仍为良将。只有起点这里才是老汉心里唯一认可的地方。
哪里也没有起点这么多高质量,高素质的读者。哪里也没有起点审核这么严,要求这么精益求精的严师型编辑。哪里也没有起点这么有人情味儿,这么让人暖心的客服。
千字50元,虽然对老汉现在来说,是非常高的高薪,但没有这笔钱,老汉的家里,也一样想吃饺子就能包饺子,想买西瓜就能买西瓜。老汉想给老伴换手机,也依然能给老伴换手机。无非就是饺子里的肉多肉少,西瓜是买整个,还是买半个。手机是最新型号的x27pro,还是已经下线的x21ud,这样的区别。
简单的说,就是有这笔收入,会让老汉家里的生活更好一些。没有这笔收入,老汉家里现在过得也不会差。
但是如果换了其他地方,不在起点写了,少了你们这些在外人看来是小猫两三只的读者的评论和投票。少了那些默默无声,却给予老汉充满人情味儿温暖帮助的起点编辑和客服们。老汉会非常不开心。
感谢老伴和儿子对老汉的理解和支持,感谢你们支持老汉这种家里存款只有三千,却放弃千字50元的高薪,继续留在起点的任性。写到这里,老汉流泪了,不是眼圈发红,硬挤几颗金豆子的煽情,而是哗哗的流泪。去卫生间洗了两次脸,现在儿子就趴在我的转椅的椅背上,一边笑嘻嘻的给我揉太阳穴,一边看我打字。老伴也坐在我边上,手里拿着个湿手巾,随时准备给老汉擦脸。丢人了,丢人了啊。这件事儿,他们娘俩儿,能巴扯老汉我一辈子。
这几天没有更新的说明,就是这样了。本来今天是打算码完字,所写的这个和刚刚发的那章,留到明天再发的。这样老汉也能有一天的存稿。但做了留在起点的决定,并获得了老伴和儿子的支持之后,老汉心里特别高兴,忍不住就想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今天就只有刚刚发布的那一更。明天开始,更新恢复正常,更新时间,按作品说明中的更新时间说明为准。20天总更新20万字的挑战,老汉依然不想放弃。到今天为止,正好是10天,老汉更新了4.8万字。还有10天的时间,平均下来,老汉每天要更新1.5万字,才能完成这个挑战。老汉想试一试,哪怕最后老汉失败了,至少我没有‘不战而降’
诸位,豪言壮语,老汉就不说了。我好好写,您细细看。咱们相约未来十年,一路与《北凉》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