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慈母心
作者:神仙不下厨      更新:2019-07-31 09:31      字数:2141

郑玉卿成日里提心吊胆,毕竟从冯真的口气里听出来,他会有所行动,而从冯阳的口气里又听出来,他也不是吃素的,所以这两兄弟的道行比拼的时候,她这个局外人只能时刻关注着两边的人了,冯阳最近也很忙,几乎很晚才回明月宫,很早就离开了。

郑玉卿有时候想问点进展,但冯阳总是说:“别担心,男人之间的战争,不需要女人出场。”

但郑玉卿担心啊,这不担心的还不只郑玉卿一人,这日郑玉卿正在皇太后跟前伺候,只听得卧床的皇太后说道:“你们都下去吧,玉儿留下,哀家相遇你说几句话。”

郑玉卿之前就一直没想到皇太后会因为先皇的死而受打击如此严重,现在又没想到为何皇太后会突然单独留她说话。

等众人都离开后,太后对郑玉卿说道:“玉儿,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郑玉卿还是第一次听到太后这么亲切地叫她,但在她心目中,太后并不是个坏人,至少比起那个死去的皇帝来说,太后对她还不错。

“太后可是有什么想要跟玉儿说的?”郑玉卿试探地问道。

“玉儿,你真是聪明剔透,怪不得阳儿这么多眼对你另眼相看。”

“太后过誉了。”

“其实,哀家确实有件事请你帮忙。”

“太后请讲,如若是玉儿能办到的事情,玉儿绝对不推辞。”

“哀家知道,小九一直喜欢你。”

“太后,玉儿对九王爷只有朋友的情谊……”

“哀家知道,你是个好姑娘。哀家曾听先帝说,你曾经阻止了他们兄弟二人的厮杀。”

郑玉卿心想,原来是说几年前她挨刀的那件事,当年太后并没有问她,原来是早知道了。

太后又说道:“玉儿,你知道么?作为一个母亲,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

郑玉卿大抵知道太后要说什么了,但只是点点头,让太后继续说下去。

接着杨太后又说道:“如今陛下和小九,哀家真是担心。小九这几次来看哀家,说希望哀哀家日后能够支持他,站在他那边,我总觉得有些事情要发生了,小九又不肯多说,你告诉我,皇上有没有跟你说什么?”

郑玉卿摇摇头说道:“陛下并没有与玉儿说什么。”

“这样啊。”杨皇后带着些失望的口吻说道:“玉儿,哀家对你怎么样?”

“太后对玉儿甚好。”郑玉卿如实地答道。

“那如今哀家想请你帮个忙。”太后说道,“你……你能不能再劝劝小九,不要再胡闹了。”

郑玉卿有些为难地说道:“太后为难玉儿了,如今我是九王爷的嫂子,叔嫂本就该避嫌,望太后谅解……”

太后又说道:“既然这样,那你能否劝劝皇上,如若小九有什么不听话的地方,罚他几次就够了,不要伤害他。”

“其实,陛下和王爷是最听母后您的话了,您为何不亲自与陛下及王爷好好说呢?我不过是后宫里的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只怕不能完成太后您交代的人事情。”

“你不愿意?原来哀家想,你跟哀家一样,不愿意见到他们两个反目成仇,不愿见到他们手足相残……如今看来,是哀家看走了眼……”太后失落地说道。

郑玉卿没有做声,太后看了她一眼,有些失望,说道:“算了,你下去吧。”

郑玉卿也理解杨皇后的慈母心,但这种事情,她怎么去化解,更何况如今根本不给她机会,而冯阳好像也与冯真杠上了,看这种局势,她是没地方躲,不然她还觉得自己应该要置身事外,不过从内心来讲,她更希望冯阳赢,如果冯阳赢了,那么日后她对付起梁稳来,就更加有利了。

而杨太后见着郑玉卿做和事老没有得到答复,又担心这两个最疼爱的儿子在国丧期间起冲突,可能是有了动力,过了几日,她感觉自己身体大好了点,便也能在凤仪宫里走上一两回了,不用成日里卧床了。

太后精神稍有好转,她就想到了,这两个儿子的矛盾,她还是得出面去化解,尤其是如今先帝去了,儿子的教养问题,就在于她了。

太后先是找了冯阳探口风,偏冯阳与郑玉卿一样,口风很紧,而且说到冯真的时候,冯阳还说,日后会好好关照冯真,太后对冯阳的答复还是很满意。但在于冯真谈话的时候,发现冯真戾气很重,甚至还怨恨她偏爱冯阳,冯真的态度不太厚,杨太后又被气得不轻,但她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她对冯真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已与你五哥说了,日后他会照拂你。你如今也就不要想着再做点什么。”

“母后,为何我要靠他的照拂?我早说了,我也是父皇和您生的儿子,五哥能做的事情,我为何不能做,难道就因为我年纪小?这也太不公平了。”

“那你说,你想干什么?”太后提高声音问道。

“干什么母后就不用管了,反正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母后您还会一直是太后,我也会好好孝敬你的。”

“好!好啊!这就是哀家疼了这么多年的好儿子,你说,你是不是想谋反?”

“母后,什么叫谋反?我与五哥都是您和父皇的儿子。”

“那你告诉母后,你是为了玉儿才这么做么?”杨太后知道他这个儿子这些年一直没有放下。

冯真想了想,说道:“不全是,不过我若是得了这天下,她自然是要跟我的。”

“你!你糊涂啊!她是你的嫂子,这么多年了,你还没看清么?”

“那母后可别忘了,是谁让她变成我嫂子的?”

“你……你这个不孝子!”

冯真见太后情绪太过激动,怕她旧病复发,到时候冯阳还不得再安一条罪状给他,便上前给太后顺气道:“母后消消气,儿子不说了就是。”不说了,又不是不做了,更何况这件事,他如今进行得非常顺利,难得的是,如今大皇兄也愿意加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