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辽国公之请,大明天可汗
作者:崛起的石头      更新:2019-08-01 16:26      字数:1950

很多兀良哈种的蒙古人,听见这个消息,起初还是一脸懵逼的到处询问,不过他们在互相谈了几句之后,全都变得笑容满面,明显是对这个结果超出了预期。

乌尔迈更是由此深感大明和鞑清的不同,中原王朝一向对自己这些蒙古人优待,只要你不去主动犯事,你承认他们的宗主地位,那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其实大明立国快三百年来,每逢贸易、封贡,蒙古诸部获得的利润都是远比大明这边要多。

你就进贡上去一批草原马,人家就能跟你互相通商,用自己上好的绫罗绸缎和瓷器、蚕丝,来换取你草原上的羊毛、肉食和各种破烂。

而且作为蒙古人的乌尔迈知道自己这边的心思,很多时候进贡上去的马匹,十有章中堂而皇之所写的那样,是汉人“虐待”、“欺凌”女真人太甚,他们不甘忍受,所以才起兵造反?

努尔哈赤说的好听,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那个王杲咎由自取。

年年进贡劣等马匹和物资,这个万历皇帝就忍了,毕竟蒙古那边这么胡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让万历完全不能忍受的还在后面。

当时的万历朝,三大征刚刚结束,三大征虽然都胜了,让大明稳固了宗主国的地位,但动兵超过百万,糜饷数百万,动员劳工又数百万的实录,使得当时的万历皇帝根本无心再对这边跳梁小丑一般的王杲做什么处置,全国都在休养生息。

万历皇帝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崇祯现在很明白,所以他不仅没有处置王杲进贡劣马匹的事情,而且还对其加官进爵,有荫厚的封赏。

就算是个傻子,这种情况也知道见好就收了吧?

可是这王杲不这么想,他觉得是大明怕了他,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倒是更加变本加厉起来,这厮在辽东擅杀督抚大员,就连入城找他谈话的游击将军都被他所杀,脑袋被挂起来示众!

他的所作所为,着实激怒了万历皇帝,大明就连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军队都收拾了,让一个建州女真在眼前这么蹦跶,那还是天朝了吗!

一纸圣旨,命辽东总兵李成梁搞定建州女真。

万历二年,李成梁接到圣旨,率本部辽东军讨伐建州,此战可谓摧枯拉朽,李成梁不仅将王杲擒拿当众处决,而且还纵兵捣毁整个城寨,将之夷为平地,老少不留。

可是就算这样,建州这边儿消停了吗?依然没有!

万历章,怎么看都是他们蒙古人赚了。

就连林丹汗在位的时候,也曾代表蒙古这边警告当时的的后金,说是不允许他们再钦犯明朝边境,钦犯大明,就是和蒙古作对。

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从林丹汗给鞑清警告之后立马向大明颠颠讨赏的做法来看,还是为了和大明恢复封贡的关系,想拿好处。

忽然间,乌尔迈站出来说道:“臣谢陛下信任之情,恳请陛下允许我部族人可以与汉人通婚,学习汉人子弟的语言、习俗、文化,我们都想做大明朝的子民,不想当建虏的包衣奴才!”

“平身。”

崇祯皇帝也是对这种场景非常受用,自己下面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和大明朝,就连身家性命都能不要,自己给点封赏算得了什么,这都是应该的。

崇祯看下面将士个个面色兴奋的模样,自己心里也是好受得很,其实早就注意到乌尔迈的眼神在飘忽不定,像是有话要说,在犹豫。

却没成想,这货憋半天就说出这么一句,想通婚学汉人习俗?这是好事儿啊!

后世天朝怎么处理那些八旗后裔的,不就是用这招么,自己穿越过来那个时代,还有几个满人会说自己满语,会写自己语言的,早和汉人没甚么两样了。

要是眼下的多尔衮知道满人后来连自己满洲话都不会说了,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气死,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基本和灭亡就没甚么区别了。

要是后世那个年头,有哪个满人跳出来说自己是八旗后裔,是皇族血统,你们这帮人都是老子的包衣阿哈,怕不是要被整个社会当成傻子。

崇祯皇帝巴不得兀良哈人赶紧被同化,其实也怕出甚么幺蛾子,乌尔迈提出这个请求,那可算是开了一个先河,既然他都敢提,自己为什么不敢应。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却是颇有兴趣的反问道:“辽国公怎么突然想起这事儿来了?”

乌尔迈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半晌才闷声道:“回陛下,臣之前老是想着出关回故土,入关几年了,这才发现,臣原来简直是见识浅陋。”

“现在臣下的族人都不想回到朵颜个伤心地,但我们毕竟还是外族,想在关内定居又谈何容易,若有人心怀不轨,迟早是个大麻烦。”

“臣想了很久,如果我的族人学习了汉人的习俗和语言,起码麻烦会小一些,至于通婚,那是臣下替我族内小伙子和姑娘们所求,恳请陛下准许。”

崇祯也是笑了笑,道:“这本是应该,辽国公有心了。”

“陛下您,您是答应了吗?”乌尔迈满脸不可置信,见崇祯皇帝微笑着点点头,这才带着兀良哈众人跪在地上,连声喊道:

“臣代族人谢过天可汗天恩!”

当然,崇祯皇帝压根听不懂他后面那些族人喊了些什么,也根本没留意乌尔迈话中称呼的变化。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