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疑点
作者:一骑红尘      更新:2019-08-04 08:55      字数:2067

赵博士:“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对甘六明显有印象,麻烦的是,他现在没办法跟人交流。”

甘五示意借一步说话,两人回到赵博士的办公室。

“我哥对强大的异能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家族有一个亲戚是异能者,他知道后非常渴望自己也能觉醒异能,但我们注定只能是普通人。”

回忆起很久之前的事情,甘五眼神有些放空,继续道:“成为药剂师后,他对开发身体能力的药剂很感兴趣,甚至设想通过基因融合提升异能者的能力,因为他觉得人的身体只能觉醒单一的能力太可惜了。我不喜欢他的这些想法,才跟他分道扬镳。”

甘五顿了下,皱了皱眉头,“我看了他这些年留下的研究资料,发现两个疑点。”

“什么疑点?”赵博士直觉这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他一开始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制作激发普通人的异能觉醒几率以及提升异能等级的药剂,但在某一年突然转向和基因改造有关的药剂研制。”

赵博士点头沉吟:“这个转变确实跨度很大。”

“外行人看不出来,其实对于我们这些专业人员来说,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哥哥的实力我清楚,他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变研究方向并且取得那么大的进展。”

赵博士:“除非……”

甘五:“有人找到他,说服他加入他们的研究领域,把有一定成果的研究内容给他,在这个基础上,制造出常宁这样的实验品。”

赵博士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根据张科长的调查,他也说这件事情并非偶然,不是单纯一个药剂师的个人行为,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组织在暗中操纵。甚至,你哥哥的死因也与他们有关。”

甘五脸色一暗,接道:“对外公布他是畏罪自杀,但实际上他是被他所在的组织遗弃了。”

赵博士没有说话,甘六的死因只有学院高层和事件的核心人物才知道,作为收敛遗体的家属,甘五定是亲眼看见了。

“不对!”甘五突然从回忆中惊醒。

“什么不对?”

甘五皱着眉头,仔细回想了一遍当时收敛遗体遗物的场景,说:“我哥逃跑的时候,其他东西可能没带,但他的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一定是带在身上的,可是我接收他的遗体遗物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给他的遗体做法检的时候我也在现场,确实没有发现什么能储存资料的东西。”

甘五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我翻看他留下的研究手稿,可以推测出他的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实验室里的核心资料都不见了,肯定是被他离开的时候带走了。”

赵博士补充了最后的结论:“然后他被杀死,资料也被抢走了。”

甘五揉揉额头:“这样的话就麻烦了,如果背后真的有一个神秘组织要拿这些资料做邪恶的事情,那受害者将大大增加,后果简直不可预想。”

赵博士叹口气,“一个常宁就让我们这样头疼,如果有一批这样的变异改造人……”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浓浓的忧虑。

“这是最糟糕的结果。”赵博士沉吟道:“好在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存在,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配制出解药。”

“关于解药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路,今天来看常宁也是为了验证之前的一些猜想。”

赵博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示意他说。

“常宁的症状具有非常明显的动物系异能的特征,但他本身并不是动物系异能。”

赵博士:“我记得他是身体能力系的异能。”

“我怀疑我哥对他进行异能融合的改造,让他有了动物系的异能,只是显然这个改造并没有很成功,他没办法随心所欲地控制多出来的异能。”

赵博士:“这样子的话确实说得通了。”

甘五:“异能融合不太成功一定给他带来了很多痛苦,让他精神备受折磨,但最终让他失去神智的是植入他脑部的药剂,我根据装置里的药物残留破译里面的成分,过几日应该就能研制出第一代缓解药剂。”

听到这里,赵博士终于露出微笑,“这是今晚最让我开心的消息了。”

甘五:“我想我们今晚的一些推测和发现需要向张科长说一下,让他们及早预防。”

赵博士:“的确,我也会向药剂师联合协会报告这件事,那些家伙疯狂的研究是整个药剂师群体的敌人。身为药剂师,致力于研究提升异能能力的药剂无可厚非,但绝不是用这种丧心病狂的方式。”

甘五:“那就拜托院长了。”

说完,他起身向赵博士告辞,离开了医务楼。

第二天一早,闹铃才响一遍,陈渊就跳起来把它按掉了。

陈薇薇:“爷爷今天居然没有赖床!”

陈渊一边刷牙一边含糊不清地说:“今天开始上实践课了,哈哈哈,终于不用傻坐在课桌前记笔记了,我爱体育课!”

陈薇薇:“……这也不是体育课啊?”

陈渊三两下用毛巾把脸擦干净,“这种感觉特别像嘛,从小学开始我就特别期待体育课,只要不用呆坐在课室里的课我都喜欢,好久没有体会到这种心情了哈哈!”

陈蝶和陈薇薇面面相觑,对他这种学渣心理完全无法理解。

“阿姨,两份早餐!”

一道虚影晃过,卖早餐的阿姨已经习惯了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男生,淡定地收起桌上的钱,发现最近这孩子都买双份早餐,不禁露出妈妈笑:“看来是谈恋爱了。”

陈渊把早餐给叶嫣然送去,才去自己上实践课的课室,显然大家对实践课都很期待,早早地就来了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