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离开后,夏对哞说道:“大哥,我们先安排人把东西卸下来,然后水牛们先委屈一下,在河里先待几天,等我们后面再给它们建牛圈”
哞当然没什么意见,当即安排人将牛背上托着的东西卸载广场堆着,毕竟这么多东西,实在没地方放。
卸完东西,哞赶着牛群往河边去,夏着准备去看看自己的三亩黄豆和狗尾巴草。
出了部落,就到了黄豆地,里面的黄豆荚已经变黄,夏摘下一个豆荚,轻轻一碰豆荚就裂开了,露出十几颗浑圆饱满的黄豆粒。
“可以收获了”夏很高兴,这是自己种植的第一种农作物,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夏在不同的植株上接连摘取了一个豆荚,轻轻一碰,豆荚全部开裂,夏不由的有些皱眉,这该如何收获,在里面走一圈黄豆就掉完了,想到这刚刚的喜悦也被冲淡了许多。
“这收获可就难了”夏感觉很头疼,虽然自己早就想到会是这样的,植物界当中的生物,都有一个特性,就是种子一旦成熟,极易脱落,风吹雨打,任何一点外力作用,都会让种子脱离植株。
这种特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种子不脱离植株,就无法广泛的传播和繁衍,就会被自然淘汰。
这种特性对植物本身来说是好的,但是对人来说就是极为不利的。
现代人工培育的农作物,如小麦和水稻,成熟后种子是不会脱落的,除非使用暴力手段,才能使种子脱落,这是人类通过千百年来一代一代选育得到的。
夏不得不直面这个难题,而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个,筛选出抗裂荚性状的品种,要是其他人,只能靠自然变异,人工选择,最后利用传统方法育种,才能得到一个抗裂荚的品种。
这个成功的概率,比普通人中上亿彩票的概率还要低,所以在远古时期,一个适合人类种植的农作物的诞生,都是以千年甚至万年时间为计的。
好在夏不需要,他可以人工诱变,秋水仙素就是一个诱变剂。
但是今年是做不成了,已经过了黄豆种植的季节,只能等待明年。
夏将这些都抛到脑后,现在急需的是将种子收获,收获需要小心,那些毛躁的男人就不能让他们来做,只能让女人们来采集。
夏离开了黄豆地,来到了自己种植的狗尾草,这些狗尾草种子都是经过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过的,它们会发生那些变异,会不会有小米诞生,他自己也很期待,想着还加快了脚步。
来到狗尾草地,入眼便是一片不整齐的狗尾草地,其中有的长的很高,几乎超出了狗尾草的极限,有的长的很小,有的又很粗壮,还有的没有刚毛,一眼望去,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一个是正常的狗尾草样子。
哈哈哈!
夏乐开了花,这种诱变本来就是随机的,这一片看上去都不太正常,说明变异的范围很广,里面什么都有可能,夏迫不及待的进入地里面,进行挑选。
这里有很多植株,一眼望去,这一亩地大概有十几万颗狗尾巴草,如果要一颗一颗的去看,岂不是要将眼睛看瞎了。
夏不是专业的农业学家,他只是一个教生物的老师,但是他知道一个常识,植物想要成为粮食作物,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是大前提,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资格成为人类的主粮。
第一,单株植物的种子要多,或者种子要大,这样产量才会高比如小麦,一个麦穗就有四十粒左右的种子,水稻每穗更是超过一百三十粒,种子多了,产量才会高。
第二,种植简单,容易成活,那些种植难,对环境要求苛刻的东西,只能成为奢侈品,没有资格成为粮食。
第三,好收获,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要是辛苦种植一年的粮食,像蒲公英像柳絮一般微风一吹,就没了,岂不是要饿死。
有了这三个筛选条件,一眼就将穗子小的、植株细小、种子小的,排除在外,正眼都不瞧它们。
那种植株高大粗壮,穗子也很大的,就是夏需要的。这种植株在里面属于鹤立鸡群的存在,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夏径直的朝着这些植株走过去,从上到下,从根部到穗顶端,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根系浅的不要,这种扎根不深,抗旱能力差,茎秆细的不要,风一刮容易倒,穗子短的不要,种子小的不要,颖壳不易脱落的不要。
这一圈挑下来,没有一个符合所有要求的。
根系深、茎秆粗、植株高大、穗子长、种子多、种子大、既要种子不易脱落还要颖壳易脱落,这些变异的优点要恰好全部集中在一株上,即使夏有主角光环,作者也不敢这么写(卖个萌)。
一圈看下来,需要的性状都有,但是每一个都只有其中的一个优点。
夏摇摇头,摁着太阳穴,道:“看来只能通过杂交育种了”
杂交育种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代一代不停的杂交,最后才能得到需要的品种,至于到底要多久,夏也不清楚。
夏不由的感叹,“那些一找到野生粮食作物的人,就直接拿来吃,拿来种,亩产还几百斤的人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到自己这里就不行了呢?”
难道我不是主角?夏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将有价值的植株,连根拔起,带回部落,储存起来,来年再种。
带着植株,夏刚到部落,就看到秋挥舞着鞭子,赶着羊群。
啪!
发现一只羊跑出了羊群,秋将鞭子在空中一摔,便发出一声脆响。
“不要乱跑”秋呵斥道。
羊立刻回到羊群。
夏抿嘴一笑,看来秋已经完全掌握了赶羊的技巧。
“秋!”夏喊了一声,冲他招手。
秋顺着声音望去,一看是首领,惊喜道:“首领,你可算回来了”
说完就冲着夏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