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意外红了
作者:应林      更新:2019-08-04 16:33      字数:2200

高山河认同此说法,“决定因素是资费能否下降。在资费下降前,决定因素是先富起来的人的数量。这是销量天花板。三家花费巨资争夺,会不会亏本?”

“绝对不会亏,需求经过刺激,会不断放大。国人压抑太久,崇尚节俭,选择遗忘满足更高级需求。不刺激,放任自然生长,对商家降低成本很不利。刺激后,说不定一窝蜂上,你有我也得有,对我们经商最有利。”鲍钱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想表现,加深几位公子的印象。

高山河、赵柔萌、应林、林昭然都笑出声。

应林道,“鲍总讲法有趣。三家都大打广告,互不相让,容易陷入焦灼。作为代理商如何破局?”

“代理商只要跟着厂商就行,关键在于厂商对内地市场的重视程度。代理商拼命划大蛋糕,大方案,与厂商捆绑在一起,争取把钱落实到口袋里。厂商可以追求品牌效应,代理商目标就是钱,别无所求。”

“有道理。那总代理商和厂家关系怎么处理好一点?”

“你是担心大作宣传,等厂家品牌树立起来。厂商强势,随时可以更换代理商。总代理商就难受。是不是?”鲍钱看到应林点头,又接着道,“声东击西。厂家要品牌宣传,总代理商一定要配合。不配合是不行的,关系崩坏,离心离德离解约就不远了。但是总代理商得始终记得,赚钱才是自己真正的目标,简而言之,越快赚到钱越好。品牌宣传主要为赚钱服务,还做样子给厂商看。”

赵柔萌心想这些在社会上混的生意人有一套。要不是鲍钱说起厂商和代理商有时目标并不一致,品牌做大后,自己这总代理商的处境不会更好。‘养寇自重’看来很多地方都适用。

“鲍总,你可是厂商啊。可是要叛出厂商阵营,加入代理商阵营。”吴志军开鲍钱玩笑。

“我可是把在座都当成朋友,才掏心掏肺地讲。跟厂商阵营无关。”鲍钱借着吴志军话头,表明心迹。

“应总,我听说你的‘缺一只苍蝇’的理论,茅塞顿开。今天正主在这儿,能不能跟我们详细说说。”吴志军有生意在东南亚,平常有在关注那边动态。

林昭然不乐意,“他看过那本书,就爱瞎显摆。吴总可不要被骗。”

“然然,你不知道。我看那书不下十遍,遍寻危机。直到听到应总的理论,才明白克鲁先生根本在讲东南亚这颗鸡蛋有缝。谁敢讲哪个经济体是完美鸡蛋,没有缝。可有缝就会产生经济危机吗?书上只能看到东南亚经济体存在问题,而是是大问题。经济危机差一个要素,那只苍蝇。一切迎刃而解。你说奇妙不奇妙。想破头找不到答案,应总一语道破。”

应林客气道,“纯属瞎猫碰到死老鼠。”

吴志军可不这么认为,“过份谦虚等于骄傲。苍蝇肯定来自米国无疑,剩下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会来,以什么形式?”

应林不再讲虚的,“毁几国经济,没有目的谁也不信。时间窗口更可能发生在东南亚有关的某件大事发生变化。武断判断港岛回归是离得最近的一件大事。”

应林顿了顿。

林昭然赶紧补充道,“他瞎说,大家胡乱听。朋友闲聊,别往外传。我们不认的。”

吴志军猛地拍一下自己大腿,“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这只是一种假设,危机不会一天就过去,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我也是根据这偶然得到结果,往回推,重新看了克鲁先生的书。他讲得最多是外汇。”

“你是说外汇产生的危机?”

“纯属纸上谈兵。”

“我记得几年前‘日不落’国被卷走十亿,看来得回去重温。你看过相关的书了吗,有没有推荐的。”

“很零散,只言片语,并没有系统的书籍。吹捧胜利者多,‘日不落’国基本沉默。很吊诡。”

“你果然看过。有什么心得?”吴志军问。

“如果你手握一百亿米元,东南亚这么多国家,怎样攻击?”应林反问。

吴志军一时陷入深思。

“你呢,你怎么攻击?”许久,问了应林一句。

应林笑了,“吴总可别问我,您可是将军之家,行军布阵知道最多。”

吴志军醒悟过来,没在揪着应林问,“谢了,兄弟。然然,你放心,我不会出卖你老公。我们家那边生意要归我管,不得不慎重。”

高山河、赵柔萌家里很少在东南亚有生意,没太关注,但也听过一些朋友在聊经济危机的事,没想到吴志军竟然这么尊重应林。看来对林昭然老公过于看轻,往后要注意这个人。

鲍钱举起酒杯,“吴总、应总,敬你们。我本来打算把vcd出口到那边,看来我得慎重。如果没有听你们这番话,我大力投资,到时可能就颗粒无收。谢谢你们。”

应林问,“鲍总准备开拓东南亚市场。”

“是啊,我准备至少拿出一个亿在那里投放广告。危机一来,这一亿广告费就听见响声了。”

就此散了。

鲍钱跟着应林换地方接着聊。

鲍钱尝到甜头,觉得可以vcd模式可以复制,准备多样化经营,问应林的意见。

“鲍总,你这次到帝都是想要拿下‘标王’。你对主营业务怎么看?”

“vcd是一个过渡产品,dvd的音质、画质要高出许多。所以想趁着市道好,复制成功运作模式,积累资本。”

“我看vcd挺好,画质、音质我都挺满意,即使我用dvd看过相同影片,回头再用vcd看,没有觉得看不下去。专业人士可能不同,毕竟普通人多,讲究性价比。我一个感觉,谁提出vcd是过渡产品,有些嫌疑。尤其电脑带的vcd或dvd,给人一种感觉。vcd有可能不会败在dvd手里,很可能终结在电脑网络。技术方向令人不能安心。万一踏错一步,血本无归。你看呢?”

鲍钱其实想问应林要投资,应林委婉拒绝,看不清楚前景,钱白投。

“你的观点很有道理,回去我再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