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妖物初现
作者:慕清卿      更新:2019-08-04 22:06      字数:2084

无论受到何种磋磨,动筝珍惜陈良郡这个朋友。李动筝让自己深深记住这句话。

在国师府仆役的引路下,特意等到翌日午时动筝敲开了白山人的房门,“哦,是动筝啊,有什么事吗?”

“师叔,我已想到如何让……捐银了。”

白山人半托着左臂,点点头道:“我应该知道你的打算,好吧,就让你试试。”

“谢师叔,只是此事会影响到国师,我们刚刚受过国师的恩惠,这样……”

“那我们现在就走。”

看来白山人这个修仙者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都不懂,动筝扶额。自己跟着他们真的不会一回来就被二夫人等人吃了吗?

宫内,“陛下,白山人和李家二小姐求见。”

“哦?他们还没走。让他们进来。”皇帝放下手中批改的奏折,“启王在表忠心呢,朕不需要他的表面功夫,只要他对太子的忠心。”

“臣白如苦、臣女李动筝拜见、叩见陛下。”

白山人已自起身,低头看着俯倒的动筝,眼里露出慈爱之色,以传音法术到动筝耳里,”等你做了我归虚的弟子,就不必见着谁都叩头了。“

“什么事,说吧。”他揉揉肿胀的太阳穴,他已老了,对女色也没有从前那么钟爱,犹记从前第一眼见到皇后,那真是惊鸿一瞥,无论何时想来心里都是甜的。后来他登上了帝位,如愿娶了她做正宫……虽然子息上单薄,他从不想废她。

白山人用眼神示意动筝。

“陛下,臣女跟着白山人这几天,见识了不少妖魔……”动筝还待再叙。

“胡说!”一本奏折飞过来,打在动筝的身前地面,动筝慌忙俯身,“臣女不敢。”眼角余光撇到歪斜的奏折上印着“太子陈良郡”,良郡说了什么?让陛下这般发怒,动筝细细地看下去,“修仙派素来我朝维稳之基……捐十……儿臣叩谢……”

良郡啊良郡你真傻,陛下忌惮修仙派你怎会不知,这会让你消耗陛下的欢心,你……你怎会不知,你向来与修仙派无瓜葛,这次怎么站在你父皇的对立面呢?动筝只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白山人,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徒弟!是不是吃错药了。我陈朝哪来这么多妖魔,还在京都内。”

白山人不惧皇帝的怒气,严正地说:“陛下,臣实不敢欺瞒陛下,更遑论李动筝了。”

“这么说,是国师欺瞒朕了。”

“也不是,国师劳苦功高,护得皇宫内无一丝妖魔气息,然妖魔与自然相生相伴,是除不尽赶不完的。”白山人如实道。

“好,好。”皇帝气极反笑,“朕便见识见识你们口中的妖魔。来人,更衣,叫上太子和国师,记住其余任何人都不可知道此事。”皇帝还是顾忌此消息泄露的危害,会对民间造成动荡。

国师先着常服赶来,良郡随后来到御书房,他着月白长袍,整个人干干净净,全身无一丝尘垢。两人眼中情谊被眼神毒辣的皇帝一眼便看出来,“郡儿,到父皇身边来。”

“是。”良郡半扶着皇帝。

“郡儿,李动筝和白山人说京内有妖魔,你信吗?”

“儿臣不愿相信,白山人为国之栋梁,想必不会欺瞒陛下,儿臣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好。”对这个嫡子,皇帝还是很满意的。

良郡相信动筝不会信口胡诌,若是他在父皇面前直言相信,那么父皇一定会把怒气怪到动筝身上。他违心道。

“我们便走一遭,看看他们耍什么把戏。”

一行人在大太监陈德胜的引领下从小道出宫来到一无人的僻静处。

“陛下,小心。”朝澜将皇帝和太子护在身后,“此处有一百年道行的蛇妖。”

白山人还是有分寸的,特意选了一只小妖。抬手羽扇便向树上盘踞的一条中等体格蛇妖攻去,蛇妖瞬间迎着吐露獠牙,化成了一条青色大蟒。

饶是皇帝见多识广,还是被吓了一跳,“这……”

白山人招招只攻蛇七寸,蛇难以护全,突地向良郡攻去,良郡稍退一步,朝澜眼神一冷,长袖速甩几下,“噗”蛇妖在晕神间被白山人打中了七寸之处,落下地来,“你们人类为何这样苦苦相逼,我从未害过人,也罢,今日便与你们同归于尽。”说罢,向无人护住的动筝攻去,良郡眼见,合身扑上,动筝被一挡白山人立刻上前护住,良郡已被妖怪抓住喉咙。

“快救他。”皇帝目眦欲裂,用尽力推搡国师。

“陛下莫慌,您先到白山人身后。”

皇帝小心地移过去。

“小妖,还不放开我家公子,放了他,让你走。”良郡有些喘不过气来,只好努力呼气,笑意与安慰始终没有落下他的脸,动筝几乎要哭,直想冲上去杀了妖怪。

皇帝心里揪紧,“原来世上真有妖怪,这般狂妄……自己回去后定要杀光他们,如此便得依仗仙侠派,”皇帝头痛欲裂。

僵持之际,国师徐徐相诱,妖怪道:”我知道你们不是普通人,今日拉着你们垫背,我也不亏。“就要落下狠手。

“唔——”妖怪的手渐渐离了良郡,“谁,是谁害我。”

远处一个昨夜的的白衣男子迎风走远,动筝很确定他就是昨夜的男子。想要追上去,看到奄奄一息的良郡,软下心。

“阁下是谁?承蒙相救,……”

“对啊,昨日,是不是也是你救的……”白山人喊道。

“此人是谁,有如此的高明的法术,自己竟毫不能探测出,且此人身上无一丝妖魔气息,不是人就是极为强大的妖魔。应不是妖……”白如苦和国师同时想。

男子似乎没有听到,不转身也不应答。等动筝再回头看,已看不见了。

“郡儿,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