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先的开垦计划,旭日干大刀阔斧的进行着“改革”。他遇到了不少阻碍,尤其是来自父亲方面的压力,让他的“改革”进行的举步维艰。实施半年以来,毫无建树。
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尽管,旭日干是上级委派认命的“农垦队长”,可是真想要把这存在了几百年早已根深蒂固于牧民潜意识中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谈何容易。
旭日干这个农垦队长,说白了就是个“光杆司令”。
上任了这么久,动员大会大小也开了好多场,响应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他们大多都持着观望态度,在等待旭日干的父亲索多的态度。
本来是能言善辩,游说能力极强的旭日干面对此情此景,竟然这一次没有了主意。
满腔的抱负难以实现,有些孤掌难鸣的旭日干陷入了郁闷之中。
渐渐地,他又开始了酗酒。因为只有在酒场上他才能找回曾经那个自信的自己。
自蒙克记事起,记忆中的父亲每天都会喝的烂醉如泥,而母亲于爱莲则每时每刻都在惦记着她的“农村转入城市”的宏伟愿望。
所以,自小的蒙克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时日多。
爷爷索多和奶奶查干像呵护“掌中宝”似的关爱着他。
爷爷索多是个沉默寡语,严厉倔强的甚至有些近人情的人,唯独对自己的孙子纵爱有佳;奶奶查干有些白度母的慈爱之心。
他们的夫妻关系向来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只是在关于父亲旭日干的问题上,他们总会不和的发生着争吵。
那段时间,查干祖母看着儿子整日酗酒,总会在夜里偷偷的躲起来哭。她担心儿子,更能体会着儿子的心苦,怕他就此沉沦下去。
查干祖母说爷爷索多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其实,她那都是气话。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心里也苦,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一边是草原的大义。
他大义灭亲的不顾儿子死活的选择,是忠于承诺的不二抉择。
让爷爷索多背负着“铁石心肠”“六亲不认”这些贬义词汇的不是别的,正是伫立在希拉木伦草原上已有千年历史的那座敖包,那座早已成为爷爷心目中不朽“丰碑”的神迹。
蒙克第一次见识敖包的“庐山真面目”是在五岁那年。
那天风和日丽,百草清香,爷爷和蒙克领着“多乐”上了敖包山。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爷爷给他讲了许多许多关于敖包和草原的故事。当年的蒙克只是把它们当作故事听,多年后他却从那些故事里品涤出了一种精神,一种天地之间的空灵精神。
天为一,地为二,方生空间为三,三乃虚妄,了却众生芸芸。
世间万物,因缘际会。生,是一朵花开的时间;死,是一片叶落的刹那。这世间,一切的一切,原来竟可以如此的神奇曼妙。
他迷恋于这种空灵,无关信仰,无关执念。
爷爷讲了“多乐”的先祖“旺财”忠心护主的感动天地的故事。让蒙克对这个陪伴他共同长大的土狗“多乐”更是爱不释手。
许多年的路上,爷爷迈着他那厚重的大脚步朝前走着,身后的蒙克像只快乐的小鸟在后边蹦蹦跳跳的好奇追逐着爷爷的大脚印,许多年后的梦里,他读懂了大脚印里的情怀,无数次哭醒在梦里。
这种意境正如多年后蒙克写的那首讲述脚印里爱的诗歌中写道的:
印象中的父爱
印象中
祖父的脚步总是那般的沉稳与厚重
总勾勒起我好奇的追逐
印象中
祖父的步伐总是那般的无情与冷淡
即便我摔倒在他的背后
他也从不会停留与驻足
印象中的祖父与他的脚步一般
让我不愿去接近更不愿去爱戴
渐渐地
我已长大
人们说我的身上有着祖父的模样
但我知道其实不然
因为我无法去读懂脚印里的情怀
在这世间
有一种爱不会用言语去表白
却让人能感受到他的凝重与厚爱
就像那
天之蓝海之蓝
虽说寡默却也有着深邃般的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