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决策
作者:行徒      更新:2019-08-06 01:28      字数:3112

她将之取下,又拉过张乐怡的手,“你也知道,现在的太子妃便是将来的皇后。如果没有靠得住娘家,又如何保住自己的后位?本宫当你是自己人,才与你说这些。于太子来说,既然他心仪你,无论如何,本宫都会想办法帮你去过皇上和太后那一关的。”</p>

张乐怡闻言,感激涕零道:“那乐怡便谢谢贵妃娘娘了。”</p>

万贵妃笑了笑,又将钗子插于她的发髻上,再左右看看,又道:“果然是一个妙人,难怪太子钟情于你。”</p>

张乐怡跪地谢恩,心里还在想着要如何飞上枝头的事。万贵妃也另外挑选了一些玉镯玛瑙等饰物赏给了众淑女,之后才折回永宁宫去。</p>

一些淑女见张乐怡如此得宠,便都来巴结于她。她一一应付着,可是对于有些人也不给好脸色,毕竟张家失势,总要低人几分,如今她得到太子的倾慕和万贵妃的青睐,还不好好抓紧机会威风一把?</p>

不过事情之后她又开始想起方才在御花园的事情,听那个幻术师的话果然没错。只是跳了一支舞就笼络住了太子的心。她有些沾沾自喜。</p>

至于这个太子嘛,虽然不如她想象中威风凛凛,可也是个面如冠玉的俊俏少年。只是多了几分儒雅的气息,丝毫没有帝王之风。方才他一个劲的喊自己为婉萱莫非他早与张婉萱相识?</p>

张乐怡盘算前后,也想通其中之事,没想到这当上太子妃果然还是要靠张婉萱这张脸。想到此处,她不由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肤如凝脂,雪白无暇。</p>

李幼清快步走出储秀宫,从小便是如此,但凡他喜欢的万宁儿总是不肯成全自己。什么太后皇帝的,无非都是她在捣鬼!云忠贤见太子生气,急道:“殿下,切莫忘了纪妃娘娘临终前的话。”</p>

他那双明亮温和的眼睛很少露出如此阴戾的眼神,他紧紧握住袖子,“孤没有忘,永不会忘!”</p>

云忠贤知道他是个恪守本分又十分自律的人,因而也不再多言。好一会儿,李幼清才平复了心情,道:“眼见快下午了,咱们还是先去御书房吧。”</p>

“是!”</p>

回到御书房的时候李修远早早就已经在等候,而他得到的消息却是江南那边已是灾情告急。这十万两白银是非拨不可了。可是这总归是治标不治本,因而他又让梁芳去催促李幼清。</p>

李修远坐在上方,工部尚书魏国华,以及吏部侍郎司马善,御督使郑玄等人都在商量对策。然而事情最终是有了方案,却仍然不可实行。原因很简单,以他们所言的方法去做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彻底治住这个水患。</p>

“一遇到事情便推来推去,平时你们的鬼主意不是最多的吗?”李修远早已怒不可遏,将奏折甩到了地上。</p>

魏国华身为工部尚书,主管水利,自知此事也是脱不了干系。可是一时半会又想不到合适的人选。</p>

李修远道:“魏国华,你快点拟订个方案出来。”</p>

司马善躬身施礼道:“皇上息怒,这方案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拟订的。方才微臣听说您已让太子和五皇子想办法,不如咱们再等等二位皇子。”</p>

魏国华闻言,不由皱眉,好你个司马善。这正值燃眉在即,你却将此事推给李幼清和元儿。李幼清倒也罢了,居然还把元儿也计算进去。如今这个关头上,要是有办法解决,无非是一顿褒奖。可若想不出办法,这个锅可就成了元儿和李幼清去背了。</p>

司马善意味深长的瞅了魏国华一眼,又道:“魏大人,您觉得老臣此话对与不对?”</p>

魏国华笑道:“司马大人所言本就不错,凡事能者居之,八皇子年龄尚小,无法为皇上分忧,这个重担也只能落到太子和五皇子肩上了。”</p>

郑玄不咸不淡道:“恐怕你们还忘了一个人吧。”</p>

众人朝他看去,郑玄只是微微一笑,却又不再说话。李修远皱了皱眉,后宫如此,朝堂也是如此,这样治国,只会毁国!他甩了甩手,“梁芳,快去请太子。”</p>

郑玄不由唏嘘,这个烫手山芋终究还是落到了太子身上。</p>

梁芳见李修远此次是真的大发雷霆,也不敢耽搁,低着头就往门口走去。可是刚一出去便迎面碰上了李幼清。云忠贤身手敏捷,顺势一推,将他推到在地。</p>

“哎哟……杂家的屁股诶……”</p>

李幼清忍住笑意:“梁公公怎么这么匆忙?”说着他又朝云忠贤道:“还不快给公公赔礼。”</p>

梁芳急忙起身,摆了摆手,“哎哟不必了不必了,太子爷,皇上这会子正发脾气呢。”</p>

李幼清已猜到他为何发火,也不待与之多言,便抬脚走了进去。见三位大臣也在,彼此互相作揖见礼。</p>

梁芳道:“皇上,太子来了。”</p>

李修远摆手:“朕看到了,清儿,朕方才闻得消息,江南那边已是泛滥成灾,事态紧急。”</p>

李幼清心中已是明了,又道:“那父皇与众位大臣可有什么解决施救的办法?”</p>

魏国华道:“如今除了拨款别无他法,至于如何疏通河道,还需要再与工部同僚商议方能定夺。”</p>

李修远道:“元儿怎么还没有到?”</p>

梁芳一脸为难道:“五皇子说今天下午受凉,现在还在发烧来着,想必是来不了了。”</p>

“混账!”李修远又是一顿低吼,桌上的宣纸漫天纷飞。就像李幼清所见到的那个黄衫女子一样。两旁的宫女小心翼翼地拾起纸张,又乖巧的退立一旁。</p>

若是别人,于此时定会趁机做点什么,才不会浪费这样一个机会。可是李幼清到底是李幼清,对于自己的兄弟,他始终心存爱护。他知道李修远的脾气,这五皇弟必然又讨不到好果子吃了。</p>

魏国华拱手道:“皇上息怒,也许五皇子是真的……”</p>

“闭嘴!谁也别想偏袒他,等此事了结,朕定要让他好看。”李修远脸色十分难看,在场之人也不敢再妄动。李幼清想了想,道:“父皇,此事水患乃燃眉之急,还请父皇保重龙体。”</p>

李修远这才坐下,喝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心绪。“清儿,你身为太子,难道就没有一点好的提议?”</p>

李幼清拱了拱手,不紧不慢道:“儿臣以为现在拨款是必要的,可是拨款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两点。”</p>

众人闻言,也都来了兴趣,李修远下意识道:“做到哪两点?你接着说下去。”</p>

李幼清站直了身体,又拱手道:“其一,派出一名不图名利又比较务实的官员前往江南。其二,梳理和建立多个水道,对上游水道引导到别的地域或者限流再进行调度。”</p>

此话一出,不仅是李修远,就连在场的三位大臣也是惊异的看着李幼清。想不到这个平时体弱多病的太子居然是心中藏志之人,此番言论恰到好处。</p>

李修远闻言,沉默良久,他方才所说那番话自己也曾想过,但具体实现也并非简单的事。而且最主要还要派出合适的官员。</p>

其实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这几个儿子中没有谁比幼清更加适合做皇帝。为何自己竟然还是想试探他呢?</p>

魏国华道:“太子所言极是,这无疑是当下最好的办法。可是具体实施方案恐怕还要再商量。”</p>

</p>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内容,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