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华丽的招降群众团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西门转战到南门。
在西门,他们的战果很是辉煌。近二百人的守城队伍,由于耿家做了内应,所以并无伤亡。
招降群众团的头目是秦明小队的一名什长。他深悉秦汉军制改革的内容,所以先由他来向成员们灌输秦家军的各项福利政策。
待他们都了解过福利政策后,这些成员们开始轮番轰炸受降的兵士,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团内成员也积极地上前拉关系、攀交情、谈利害、讲福利。
受降的二百名士兵完全被秦家军的福利政策吸引,踊跃报名参军。
那名什长本就是老兵,他从报名人员中挑选出六十名身强体壮的劳力,然后移交给秦义。之后,他就带人急匆匆地赶往南门,继续扩大战果。
对于这些新兵,秦义无法完全信任。他命令手下的两名什长分别挑选出三十名新兵,又给这两名什长二十名老兵,以老兵管新兵,让他们守卫城门和城楼。
而之前派去守卫城门和城楼的老兵则跟随他去攻打公孙家和孙家。
招降群众团的人数扩大了,西门受降的人员,只要未被选入秦家军,就都列入到招降群众团中。招降群众团的人数达到二百来人。
这批人来到北门后,丝毫不畏惧被射杀的风险,大胆地站到城楼下,高声招呼自己的朋友、亲人。他们七嘴八舌地向楼上的人们灌输投降的好处,还喊出秦家军的福利政策。
楼上的守卫们听着招降团七嘴八舌的喊话声,意识中更是无所适从了。
秦义感觉耳边乱哄哄地,吵得他头脑发昏。他吩咐招降团的头目张文:“这么杂乱不齐,怎么让人听得明白。你派个嗓门大的,让他出喊。”
张文无奈地摊开双手道:“队正,这些人都唯恐别人抢了功劳,哪里肯听我的呀!”
秦义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这他奶的,敌人没降,自己人都被吵死了。
他手一挥,让军队后撤百米,然后对张文说道:“你让他们喊吧。若是没有效果,我罚你连请我队的士兵吃三天大餐。”
张文面色大变,现在一队人马至少一百二十人,这要是请吃三天,裤衩当掉都不够饭钱的。
他跑到喊话的人群中,指着城楼入口处道:“守卫入口的士兵,你们谁认识?若有认识的,给我喊门。谁若是喊开门,我单独奖励他一百文。”
这些人虽然大字不识,却也知道讨价还价,坐地提价。
人群中一位老者说道:“大人,一百文也太少了吧?怎么也得五百文才行啊!”
张文哭丧着脸道:“大爷,您这么说可不对啊。我就是一个小卒子,上哪去给您弄五百文钱啊!”
那老者讪讪地笑了笑,也觉得自己狮子大张口了。他挠挠头,伸手两根手指道:“那就二百文。”
想到秦龙的天价惩罚,张文只得咬牙道:“大爷,只要您叫得开门,钱我想法来凑。”
那名老者满意地笑了。他走到城楼栅栏处,喊道:“小崽子,还不赶快给你大爷开门。大爷我可给你找了个好门道,你过年别忘了给大爷多拎几斤肉。”
那名士兵估计是个头,瞪了一眼旁边准备拿枪扎人的手下,陪笑着说道:“大爷,您这不是为难我么?若是平时,你说什么我都听,可这两军交战,我哪能开门呢!”
那老者吹胡子瞪眼道:“你这小崽子,平日里向我抱怨这兵当得憋屈,我好不容易给你寻条路子,让你参加秦家军,你这会倒长脸了。是不是大爷的话不中用了?”
那名士兵脸都快皱成风干的橘子皮了。他看了看楼上,又看了看栅栏外围着的秦家军,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弊,无奈地挥手让手下打开了栅栏。
张文见状,高呼一声:立功领赏的机会到了,诸位还不赶快去抢夺功劳。
就在招降团成员飞快涌向栅栏旁的士兵,甚至大胆地跑到城楼上,寻找招降对象时,那名老者拉着兵头嘀咕了两分钟。这名兵头摇摇头,又点点头,最终跟这位老者达成一致。
走回手下身边,他看了看围在这些士兵周围的劝降人员,嘴角露出一丝意味难明的笑意。
随即,他将双手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城门守卫集合。”
手下的士兵闻言,急忙推开围在身边唠叨的劝降人员,站成队列。
那些劝降人员满脸愕然之色,不明白这位头目集合士兵想要做什么。
看到守护门楼的栅栏打开,劝降团人员也涌了进去,秦龙立刻下令士兵下马持刀冲向门楼。刚冲到门楼,就看到守卫头目集合士兵的举动。
秦龙见状,心中非常警惕,以为那头目又要反水,遂招呼士兵围了上去。
谁知那名头目并不以为意,反而对手下讲道:“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日,我已决定加入秦家军,福利待遇你们刚才也听到了,远比守这破城门、勒索行商好得多。诸位都是我的袍泽,愿意随我加入秦家军的,举手。”
举手这一招,是老者从秦家军那里学来的,说给了这位头目听。这位头目学以致用,倒是挺溜。
听小头目说完,秦龙这才放宽心。他知道自己过于谨慎了。不过,小心无大错。
手下听完头目的话,互相看了眼同伴,很快就都举起了手臂,只是有左有右,参差不齐。
围在旁边的劝降人员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大骂老者无耻,居然利用小头目的关系,直接把这十几名守卫全部招降,使得他们无功而返。
想到这里,这些劝降人员急忙往城楼上冲去,希望还能见到漏。
那头目领着手下,向秦龙行礼道:“将军,费祥愿率手下加入秦家军。”
秦龙意外地看了眼费祥,吩咐道:“你领着手下上城楼,将负隅顽抗之人抓住,我为你请功。”
费祥欣然应诺。他转身对手下说道:“立功建业的机会到了,大家随我上城楼。”
秦龙吩咐一名什长领着二十人把守城门,然后率领剩下的士兵冲上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