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降爵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640

只是没过几日,蓁娘就听说姜氏跑去向李晖哭诉,说四郎每日不吃不喝,怎么劝也没用,这几天连手都抬不起来了。

李晖闻言推了政务去看儿子,四郎见着他就流泪,哭都哭不出声了,姜氏就抱着四郎声嘶力竭的哭闹,要李晖严惩二郎……

蓁娘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晖回了崇禧殿坐了半晌,第二天就下诏,降李淳业的亲王之爵为陵川郡王之爵。

其府邸不变,但永业田、食邑、俸禄统统收回,重新按品阶赏赐。

李淳业接到诏书后,呆呆的看了半晌,没有理会曹芳蕤的震惊,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天一夜。

后面的事情还有一大堆,曹芳蕤抽不出空去安慰他,便请了长史吴津去陪他。

自己则带着家令跟户部的官员对王府的产业、土地等财务进行交接。

一夜之间,永兴坊的燕亲王府就换了牌匾为陵川郡王府,曹芳蕤捧着册郡王妃书,只觉得一片茫然。

别人是人往高处走,他们却是水往低处流,前一天还是鲜花着锦,这一刻就是万人嘲讽,世事变幻之迅速,让人目不暇接。

无论他们觉得有多委屈,陛下已经昭告天下了,这一切已经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曹芳蕤忙完一切后,坐在花厅里跟管事们交接家务,突然就觉得很讽刺。

之前她信心十足的准备大干一场,尽快的把王府内务抓在手里,一是因为她作为王府的主母,这都是她应该做的。

二是因为,她的丈夫身份贵重,甚至可能更进一步,夫妻荣辱一体,她自然希望丈夫有荣登大宝的那天,可现在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转瞬即逝,她和丈夫从今以后,又该怎么办……

……

大明宫明德寺内,蓁娘带双手合十跪在高大庄严的佛像前。

今日是燕子的忌日,蓁娘一直在明德寺给她点了长明灯,希望她在那一世过的好,不再重蹈今生的覆辙。

算一算,她离开已有七年了,斯人已去,除了史书上记了一笔,谁也没发现曾有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来过这世上。

近来蓁娘心情十分压抑,虽有几位知己日日陪伴安慰,但心中那一缕带着怨怼的无奈始终无法消除,索性就来了明德寺,借着这里的佛音洗濯身心。

容娘从侧面走了进来,轻唤道:“娘子,陵川王妃来了。”

蓁娘愣了片刻才想起陵川王妃是谁,她把香递给一旁等候的比丘尼,道:“知道了……”

曹芳蕤站在院子里的海棠花树下,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正舒适,她深深嗅了口佛殿内传来的檀香味,宫里寺院用的香都是上好的,味道闻着很是提神醒脑。

见着蓁娘出来,她忙走了过去屈膝福身,“阿姨。”

“嗯!”蓁娘嘴角微微扬着,点头示意,“你怎么来了?”

“下个月初七是怀宣太子的忌日,母亲打算好好办一场法事,我想着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这才从宣微殿过来,听说阿姨这几日食欲不振,来给你请个安……”

曹芳蕤句句关心发自肺腑,蓁娘心底觉得暖暖的,柔柔笑道:

“我没事,你别担心,倒是皇后那边,每年这段时间她的心情都不好,你们有这份孝心,我很高兴!”

“对了,二郎咳嗽好些了吗?”

曹芳蕤点头,“虽还是有些咳,但精神好多了,昨日还跟张含下了半天的棋!”

张含就是在九成宫时,因为箭术出色被李晖赏了个中侯的淮安侯长子。

那几日行猎过程中,不知怎的和李淳业一见如故,俩人虽偶尔才见面一次,但都认对方是知己。

而先前跟李淳业感情十分要好的李淳茜,从他被李晖派去战场时,兄弟二人的隔阂已经不可避免了。

今年八月,吐蕃在之前数次小规模挑衅后,突然发动进攻,李晖连下两道诏书,指责吐蕃忘恩负义、寡廉鲜耻,并命林常玉为主帅,领兵六万征讨吐蕃。

另外吐蕃还有一部分贼寇大举进犯松州,李晖又命松州刺史吴江泊领兵抵抗。

吐蕃人兵力强悍,在太宗时期曾几次战胜大周军队,最后还是嫁了个和亲公主去才握手言和的,这也是太宗皇帝始终耿耿于怀的唯一败绩。

到如今,吐蕃人对中原的狼子野心再也按捺不住了,李晖如何忍得,誓要让吐蕃人付出代价。

同时,李晖还命第三子许王前往松州视战,李淳茜在军中虽无官职,也无调兵遣将的实权,但作为一个皇子,他能去战场走一圈,其中的内涵不免让人议论。

李淳业就是知道这件事情才生病了,曹芳蕤说,他在武堂里射了半天的箭,直到手都举不起来了才停下,彼时正值天气冷暖的反复时节,他也毫不意外的患了风寒。

若是之前蓁娘还期待李晖可能不会对二郎那么狠心,但当看到秦氏那张平静面孔下不经意泄露出来的激动,她心中的那缕希望的火苗就熄灭了。

她怎么想也想不通,便跑去问李晖,而李晖只是冷着一张脸,对她道:国家大事,后廷不得干预!

他说罢就继续批阅奏表,对自己连一个眼神都没有。

蓁娘只觉得那一刻的李晖跟从前温柔俊雅的他判若两人,她在书案前看着他站了一刻钟,李晖终于不耐烦了。

他拿着笔满脸不悦,让蓁娘明白自己的身份,还说,二郎有今日,虽是他这个父亲没教好,也跟蓁娘的溺爱有关……

蓁娘闻言浑身颤抖,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话会是从李晖嘴里说出来的。

当初说自己抚育孩子辛苦了是他,现在怪自己溺爱孩子的也是他,他怎么能这样伤人!

她气的想要上前理论,吴敏却拦在中间,低眉顺眼的劝道:

“修仪,吐蕃那边的战报每隔三日就会呈报一次,日本国入侵新罗国,新罗国王天天都在上表请大家派兵讨伐,这还是大事,其余各地的小事多不胜数,大家每日只睡两个时辰,修仪没发现他都瘦了么……”

吴敏语气和软,可句句话都在暗指蓁娘作为后廷妃妾,非但没有把心思用在李晖身上,却对他的命令横加指责,着实是失了身份。

蓁娘的心如坠冰窖,她怔怔的看着李晖,而他表现的十分不耐烦,右手捏着眉心,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这就相当于他也默认吴敏的话是对的。

蓁娘还能做什么说什么,说来可笑,她一直都知道李晖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但这一刻,她才明明白白的看清楚,他是皇帝,任何阻碍在他面前的人,都可以毫不留情的舍弃。

从延英殿回来后,蓁娘一直处在伤心中,心中的苦闷一半为儿子,一半为自己。

“对了!”蓁娘侧头问曹芳蕤,“你这些日子累不累?”

“能让管事去做的是就交给他们做,你只有两只眼睛一双手,别累坏了自己……”

“我知道二郎心情不好,你也跟着不好受,可日子要朝前看,他一时想不通,你要好好的,我记得你娘家有一个妹妹还未出阁,得空叫她去王府里陪陪你,阿姨在宫里,外面的事,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她歉疚的眼神让曹芳蕤差点哭起来,她心里何尝不委屈,下人们惶恐不安、外人幸灾乐祸,一桩桩一件件都压得她喘不过气。

可既然身为王府的主母、李淳业的妻子,这些都是她该承担的责任。

她怨不了谁,也怪不到谁。

蓁娘这番话,像是一股暖风,融化了她心底的凉意,她憋回了眼泪,展颜一笑,道:“阿姨别担心我们,郎君那边,等他想通了就好了……”

“前日大公主和驸马亲自给我们送了秋梨来,郎君与驸马去园子里走了几圈,到晚上心情就好了不少……”

“至于我,娘家阿兄阿嫂隔上几日便来看看我们,还有十四婶阿姨记得吗?”

申王妃……白氏……

蓁娘点点头,颇为感慨道:“她还与你好着呢……”

“嗯!”曹芳蕤露出舒心的笑容。

“婶母知道郎君被降爵后,第二日就上了门来找我,她给我出了好些主意,还说,她最见不得落井下石的那起子小人,别人不敢来陵川王府,她偏要来,还要天天来!”

蓁娘忍不住笑起来,“她是个真性情,这个时候上门来看看你和二郎,确实难得~”

蓁娘没有问申王为什么没来,有些事不能一概而论,申王才二十来岁,一家人就靠着李晖的荫恩过日子。

面对二郎的现状,他也有自己的无奈,申王妃往陵川王府跑,想来他也是默许的。

曹芳蕤扶着蓁娘慢慢逛着,银铃儿般清脆的声音缓缓道:

“阿姨,前些日子韩舅母给我们送了一些腌菜来,说如今家里虽不靠这个过活,可这把手艺也舍不得扔下,所以年年还是要做许多,自己吃一些,也会给邻居、亲朋送些去!”

“我尝了一些,滋味果然与别处不同,我们府里有个灶上的婆子,最会做素宴,她便用韩舅母的腌菜做了几个菜,那顿饭郎君吃了三碗呢!”

蓁娘闻言忍不住笑起来,“那当然,你都不知道韩家当年做的腌菜,连达官贵人都喜欢,人说狗肉上不了正席,可谁家请客摆上一道韩家的腌菜,根本没人笑话!”

“真的吗?”曹芳蕤一脸惊讶,“那这样的手艺的确不能丢弃,韩舅母还是得找个传人才行!”

蓁娘闻言直摆手,“哪有那么容易,我从小跟着阿婆洗、晒、腌,可只学了两分皮毛,比如不起眼的一道醋芹,醋,要晋州的老醋最好,酸香之余回味无穷,蔗糖要用广州产的,提炼的糖杂质极少……”

“发酵的时候还要放一把蜀州的花椒,这样醋芹的口感才丰富,步骤是有了,这每一味香料的分量,那又是一门学问了!”

曹芳蕤听得啧啧称奇,笑道:“可见这世上就是一道菜,做出来也不是容易事!”

“我今日还特意带了些进宫,韩舅母说,老夫人早就没亲自动手了,这些都是她做的,若是阿姨觉得味道还行,想吃了带个口信回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