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鼓励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487

没过两日,李晖被皇后说动了,收回谕旨,只有沈氏和米氏受到惩罚,其母家所受到的牵连,都被撤回了。

经此一事,宫里宫外都赞叹皇后的贤惠,她能理解臣下的委屈并对帝王进行劝谏,让许多官员士子都衷心的敬佩。

文死谏武死战,自古以来,帝王的权利不受约束,前朝的杨氏皇帝毅然决然的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既辅佐皇帝做出决策,也制约着皇帝的权利。

以免出现一个任性的帝王,随心所欲,就把整个国家拖入战乱的深渊。

古语有云,妻者,齐也,李晖作为帝王能接受妻子的劝谏,并直截了当的承认处置不当,对于命令的执行者——文武百官来说,这的确是件让人欢欣鼓舞的事。

李晖直爽的态度让天下士子欢欣鼓舞,既然君圣,必定臣贤。

而对于皇后,天下人将其比作太姜、太任、太姒等,以赞其恭谦贤淑。

待沈氏和米氏在宣微殿痛哭流涕感激不尽时,皇后这才明白丈夫的苦心,她心里满满都是说不出的感动。

可在感动之中,也夹杂了几分害怕,丈夫对她如此情深,她固然是欢喜的,但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却是因为担心她没了他的照顾,会被人欺负……

只要一想到有那么一天,皇后便心如刀绞,她已经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丈夫就是她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人,若他不在,皇后实在不知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

李晖巧妙的利用了这次机会,既整顿了后廷的规矩,为蓁娘扫去了流言蜚语的烦扰,也为皇后立了名声。

有那看透其中深意的人,了然一笑便过去了,更多的是那不明白的,只觉得李晖对蓁娘的心意,怪道让人心生嫉妒。

能让一个帝王为她破例、为她低声下气,世上有几个这样幸运的女人。

在慕容氏的眼中,便是如此。

天起越发寒凉,李晖带着后妃子女及宗室百官启程去骊山宫,他打算今年就在别宫过年,因此熙熙攘攘的长安城,也比往年空寂了些。

李晖的御所在飞霜殿,皇后在漪澜殿,因她厌恶崇顺皇后,李晖便将宜兰改为了漪澜。

其余妃妾分散居住在后殿,其中蓁娘的住所——朝华楼,虽比较偏远,但李晖从朝堂议政完毕出来后,穿过北面的一道门,只用不到两刻钟就能去到朝华楼。

他的意思人尽皆知,蓁娘从受伤后,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圣宠。

李晖只怕她心中还有怨气,隔上五六日就会派人送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她,或是一张写了两句诗的纸、或是一枝带着晨露的花、或是一碟明显吃过一半的糕点……

他送的不亦悦乎,蓁娘收了礼物后,也没说要去谢恩,而且转手就交给了宫人,容娘拿着东西百思不得其解。

但看蓁娘眼角眉梢的冷淡逐渐变为欢喜,明显是沉浸其中,她也就看破不说破,任由这两人隔着一层纱就是不说明心意,整日里你猜我猜……

倒是惠氏私下底问过蓁娘,既然心中对李晖还有情意,为何不趁此机会与他和好,这样使小性子,要是他恼了怎么办?

蓁娘觉得她这话说的很是委婉,如果直白一点,惠氏应该想问她为何这乖张拿乔。

向来只有妃妾去讨好皇帝,也不知是不是甘棠轩位置不好,居然出了她这么个异类,对皇帝的示好表现的不冷不热……

蓁娘想了半晌,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若换做从前,哪怕李晖只送给她一片树叶子,她也能欢喜的跟拿着宝贝一般,不仅要亲自收起来,还要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一番。

但现在这般爱答不理,她在享受李晖无条件的纵容的同时,内心也有一丝不安。

若真如阿惠所说,他突然有一天厌烦了,觉得她面目可憎,那可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蓁娘有些小小的惊慌,掰着指头一算,到骊山宫快一个月了,李晖来过朝华楼六次,每次他都想留宿,都被自己毫不留情的赶走了……

他毕竟是个男人,拉下脸屡次三番的讨好,都被拒绝了,他面上如何挂得住……

想想自己养伤的那段时间,李晖只差亲自给她喂药端汤了,他对自己的关怀呵护,还有总是隐藏在眼底深处的愧疚,蓁娘说不心软那也是假的……

只是……想起一整年两人间形同陌路,她就有些害怕了。

容娘只见蓁娘脸上一会儿白一会儿青,正疑惑她是不是不舒服,蓁娘终于下定了决心,对她道:“容娘,你替我去飞霜殿一趟,我有东西要给阿郎!”

容娘点头:“这会儿陛下应该已经下了朝了,不知娘子让奴送什么东西给陛下?”

蓁娘也不知要送什么,想来想去,她干脆起身进了内室,在放置杂物的箱笼里翻找。

那只箱笼里全是往日李晖留在甘棠轩的衣裳、袜子和荷包,毫无例外都是她亲手做的。

她寻到一个靛蓝色绣着鱼戏莲的荷包,时间过了许久,颜色都有些陈旧了,蓁娘颇为怀念的摩挲上面的花纹。

绣这个荷包花费了她两个月的工夫,无论针脚还是配色,都算的上是她做的最好的绣品~

“这是娘子准备送给陛下做新年贺礼的荷包呢!”容娘轻声道:“结果还没等送出去,陛下和你……”

容娘省去了后半截话,蓁娘感慨一笑,在那些寂寥的生活里,她就是靠着反反复复整理这些衣裳鞋袜荷包来填补思念。

她举起荷包在光亮处看了一会儿,道:“把妆奁里那只墨玉手镯拿来!”

“是!”容娘踏着莲步拿了手镯递给蓁娘,蓁娘却丝毫不迟疑的往地上一扔,吓得容娘发出惊呼:“娘子这是做什么?”

蓁娘不做解释,俯身把地上碎成三截的玉镯捡起来,塞进荷包里,然后对满脸震惊的容娘吩咐道:“你别管我为什么这么做,你只把东西交给陛下就够了~”

“他若是心里有我,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容娘愣住,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心不在焉的应是,把荷包藏在袖笼里,一边思索一边往飞霜殿去。

彼时李晖正在聆听李淳茜的禀报,忙活了大半年,他已将天下各州县最富盛名的医者请来了京城,而且与弘文馆的学士都拟定好了编纂人员的名单。

弘文馆、国子监共有七十六人参与其中,这个规模虽比不上修撰史书,但也是数十年来最引人轰动的一次编纂。

李淳茜头一次担起重任,各方各面都考虑的十分周到,李晖听着十分满意,不住点头。

李淳茜慷慨激昂道:“父亲,儿子以为,百姓之苦在于柴米油盐,仕宦之苦在于寒窗苦读,公卿之苦在于荣辱兴亡,皇帝之苦在于后继无人……”

“但无论三六九等哪一种,性命都关系在杏林的医术中,古有神农、扁鹊和华佗,无一不是以救济苍生为怀的医者……”

“本朝的扁鹊华佗并不少,不过光靠他们还不够,若能编纂一本前无古人的医书,这便是百姓之幸、国家之幸,父亲的仁德也必定会传颂千古!”

李晖扶须忍不住呵呵笑起来,他看着儿子一幅势在必得的模样,好像也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对自己背负的责任一丝不苟,哪怕跌个大跟头,也从未迟疑过、害怕过。

而眼前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在用他的方式努力证明自己……

“你做的很好!”李晖鼓励他道:“年轻人做事不能畏手畏脚,父亲支持你,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就是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及时改正就好!”

“编纂医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办好了这件事,以后朝堂上的事,父亲还需要你来分担……”

最后一句话他充满了暗示,李淳茜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恭敬的作了一揖,“父亲的教导,儿子时刻铭记在心!”

“嗯~”李晖心中满意溢于言表,父子俩又闲话了片刻,李晖突然问道:“如今你府里只有裴氏一个正妃,还有两个媵侍,我准备再给你挑选一位孺人,你觉得如何?”

李淳茜觉得父亲这话问的十分怪异,若要是真为他挑选孺人,直接下旨便是,为何还要问他……

再说了,裴氏如今进门还不到一年,连嫡子都未诞下,父亲这个决定到底是何意?

难道他发现了一些什么?

李淳茜心里‘咯噔’一声,见父亲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并无他意,想了想,李淳茜婉转的表示拒绝,“父亲,儿子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朝事上……”

“那你王府里总不能只有一妻二妾吧!”李晖蹙眉:“再说你那两个妾侍是宫人出身,也该为你寻一位大家闺秀为贵妾,这难道不好吗?”

李淳茜觉得额角的汗珠子都要滴下来了,瞧父亲这态度,好像马上就能下旨赐婚一般,他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唯唯诺诺的不知作何应对时,宫人来通传容娘来了……

李晖波澜不惊的看了吴敏一眼,道:“让她进来吧!”

“是!”吴敏对小宫人使了个眼色,片刻后,容娘端着手走了进来,对李晖和李淳茜行了个礼。

李晖看容娘是空着手来的,便知她是有话要说,于是他温声对儿子道:“好了,这件事先暂时搁着,等有了合适的人选我再跟你说……”

“回去吧!把你自己事干好!”

李淳茜如湍急的河水中抓住了浮木,他尽量掩饰好自己的紧张告退离去,但急切的脚步还是显示了内心的慌乱。

李晖从未在三子身上见过这样差点失态的情绪,看着儿子的背影,他微眯着眼,若有所思的摩挲着手指下的楠木凭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