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进宫送花
作者:羽千      更新:2019-08-09 15:22      字数:3527

后面的花房中,架子上陈列的花盆都用纱布罩着,这些花不喜见光,而且花期也较短,上次那盆碧海盏便是其中之一。

花房中央建有一个浴池,四周垂着及地的轻纱,一道镂空雕花的藤萝拱门隔在床榻和浴池之间。

“咦?怎么没有梳妆台啊,桃夭那家伙该不会把梳妆台给卖了吧?”

凤凝正在困惑之际,千君尧牵着她离开了花房,“娘子,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

两人从珠帘后出来后,她突然停在了原地,看着架子上的那些花卉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她开口道:“相公,你看这儿这么多好看的花,咱们要不送一盆进宫给母后,就是不知道后会喜欢哪种花?”

他抬手一指,道:“就那盆吧。”她顺着他的指尖看过去,不禁面露欣喜之色,“母后一定会喜欢的。”

翌日,凤凝便带着那盆花卉进了宫。

皇后在殿中和婉妃说着话,巧儿过来道:“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来了。”

“带她进来吧。”

“是,娘娘。”

凤凝捧着那盆花卉进来了,将花盆交给巧儿后,行礼道:“臣妾给母后,婉妃娘娘请安。”皇后抬手道:“起来吧。”

“母后,此花名为雾隐,花色洁白,香味清幽,臣妾觉着母后应会喜欢,便亲自送来了。”

“我看看。”

巧儿捧着手中的花盆走了过去,皇后看着那形如清莲又纤尘不染的雾隐,神色悦然。

“太子妃有心了。”

“母后喜欢便好,巧儿,这雾隐只需每隔十日浇一次水便可,一次浇大概一壶的水,我今日已经浇过水了。”

“是太子妃娘娘,奴婢记住了。”

巧儿捧着花盆退下后,婉妃开口道:“太子妃聪慧孝顺,皇后娘娘真是有福气。”声音依旧是那般娴婉文静,听着让人舒心。

凤凝听着这中听的夸赞,狐狸尾巴差点就藏不住了~

皇后瞥了一眼那颇为自得的儿媳妇,道:“太子妃,你这花是从哪儿得来的?”

她立刻回过了神,“回母后,这花乃是臣妾的一位朋友所赠,那位朋友突发奇想地要去云游,便将她收藏的一些名贵花卉赠给了臣妾。”

“原来是朋友所赠,母后还以为这花是你去深山老林里挖出来的。”

婉妃闻言,掩嘴笑了笑,她知道母后是在打趣而已,不是真的在挖苦自己,便趁机要赏赐了。

“母后,这花可是臣妾千挑万选地专门给您选的,母后您都不知道,为了挑这花,臣妾都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母后您看臣妾这眼睛,都熬出黑眼圈来了。”

皇后看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哪找得到半点黑眼圈的影子,论胡诌,这丫头若认第二,还真是没人敢认第一。

两天都被逗笑了,她便乘胜追击。

“母后,臣妾这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的,”

皇后接收到了这个儿媳妇的眼神信号,唤了巧儿过来,赏了这个儿媳妇一对玛瑙手镯。

凤凝欢天喜地地谢恩后,婉妃道:“不知太子妃可否送一品花卉给本宫,本宫素来喜爱栀子花,不知你那儿可有珍稀的品种?”

“那臣妾回去找找,若有珍稀的品种,立刻就派人给婉妃娘娘您送来。”

“如此,那就多谢太子妃了。”

“没事没事,婉妃娘娘言重了。”

婉妃柔和一笑,起身道:“皇后娘娘,臣妾先行告退了。”皇后点了一下头,婉妃的贴身丫鬟馨儿忙扶着自家主子起了身。

“路上慢点。”

“谢皇后娘娘。”

凤凝等婉妃娘娘离开寑殿后,立刻迈着小碎步移到了皇后身侧,挨着她坐下了,小声地问道:“母后,婉妃娘娘是不是有了?”

皇后嗔怪地倪了她一眼,“又想去佛堂罚跪了?”她立刻摇了摇小脑袋,嘟着张小嘴,一脸委屈的小模样。

皇后也不忍心拿她怎么样了,目光看向了门外那个渐渐走远的身影,过了一会儿,开口道:“婉妃已经有两个月左右的身孕了。”

她缓缓点了一下头,跟自己猜想得差不多,刚才进来第一眼看到这位婉妃娘娘,便觉得这位娘娘与上次见到时有所不同,眼角眉梢皆带着喜色,身上还沾着些许安胎药材的味道。

“太子妃,你先回去给婉妃挑花吧,挑好后尽快派人送进宫。”

她忙应声道:“是,母后。”仍坐着未起,有些古怪地瞅着她母后,皇后神情中并无任何异样,反透着一份平和安详,眼底似漫着一抹欣慰。

“太子妃,怎么还不走?”

她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道:“母后,您怎么像个没事人一样啊,其实在我面前,您不用装,想哭便哭,想”

后面那些到嘴边的话被皇后一记眼神给狠狠瞪了回去,她立刻抱着小脑袋认错了。

“母后,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就是怕母后您什么都憋在心里不说,这样对身子不好,得好好发泄出来才行,母后您要是觉得不好意思的话,我这就去外面待着,绝不偷看。”

然后,她继续抱着小脑袋等着她母后开口,过了一会儿,皇后开口道:“你先回去吧,我有些乏了。”

她抬头一看,巧儿已经扶着皇后起身走了,她便在两人身后弯腰道:“臣妾告退。”

凤凝离开鸾鸣宫后,准备出宫回府,半路上,被馨儿请走了。

她刚踏进芳华宫,便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她循着香味走去,馨儿也跟在她身后走了过去。

两人在一片花圃前停下了,朵朵皎白的栀子花开得正好,看着令人心旷神怡。

但这个季节,栀子花还开得这般好,她不禁有些好奇,便问身后的人道:“这栀子花平时是怎么养护的,怎么还开得这般好?”

馨儿道:“回太子妃娘娘,这是皇上近日为娘娘新寻的品种,能一直开到深秋,名玉秋,娘娘甚是喜欢,吩咐奴才等人小心照顾,不得有丝毫差错。”

她看着面前的玉秋,缓缓念道:“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玉秋二字,当得其妙。”

婉妃躺在殿中那张美人榻上,闭着眼睛听着逐渐清晰的脚步声。

脚步声停住后,馨儿道:“娘娘,太子妃娘娘到了。”

“你先下去吧。”

“是,娘娘。”

馨儿带上寑殿的大门退下了,殿中只有凤凝和婉妃两人了。

婉妃躺在美人榻上,闭着一双眼睛,并不急着开口,凤凝在离榻几步远的距离规矩地站着,等着榻上的人开口。

殿里静悄悄的,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她等得心里是直犯嘀咕,这婉妃娘娘怎么这么奇怪啊,感觉像换了个人似的,把自己叫过来又不说话,就让自己这么干等着,该不会是睡着了吧,这书上说,有孕的人喜眠,不会真的睡着了吧。

思及此,她准备悄悄离开,刚转过身,榻上的人开口了。

“太子妃,过来坐吧。”

她尽量自然地转过身,走到那个放在榻侧的檀木凳子上坐下了。

婉妃缓缓睁开了眼睛,眉眼间的喜色全无,面上似蒙着一层厚重的阴影,与在鸾鸣宫时判若两人。

“你可知道本宫膝下本有一子,若他还活着,现在也该成婚生子了,璟儿他自幼聪颖过人,孝顺懂事,深受皇上喜爱,可恨天道不公,好人不一定会有好报。”

她的声音凄苦悲凉,蕴含着无限愁苦和悲哀,似要将仅剩的生机湮没在这凄愁之中。

凤凝这才明白她母后为何会露出那样的神情,平和而安详。

但她不知的是,在那平和安详之后,是一份深藏在心底的愧疚,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它仍然盘踞在皇后的心底深处,无消无减,皇后由衷地希望这个孩子能平安出生,由衷地祈祷这个孩子能平安长大。

殿外秋风低旋,丝丝缕缕的凉意透过门窗缝隙直往里钻,绕得那凝而不散的凄愁愈发哀冷。

凤凝拢了拢盖在婉妃身上的毛毯,怕她过分哀思动了胎气,又柔声劝慰道:“娘娘,您现在有孕在身,切忌大喜大悲,人死不能复生,但若殿下泉下有知,也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平安喜乐,一生无虞,娘娘刚才也说殿下自幼聪颖过人,孝顺懂事,想来殿下也不愿娘娘这般忧思伤神的,而且,殿下这么好的孩子,一定会投个好人家,一辈子衣食无忧,富贵安康,将来娶妻生子,儿女绕膝,享天伦之乐。”

婉妃听着她宽慰的话,面上那层浓厚的阴影渐渐消散了,眉眼间的凄愁也在慢慢化解,她说完后,婉妃蔼声道:“皇后娘娘能有你这么个儿媳妇,真是好福气。”话锋陡然一转,讲起了往事。

“当年汾水一战后,皇上率领大军和一家老小准备退守豫州,途中,遇到前朝和西域军队的联合突袭,死伤惨重,璟儿他...”

后面的话,她没有继续往下说了,凄愁渐渐卷土重来。

凤凝忙转移话题道:“娘娘,您那院子里的栀子花真好看,我刚才一进来就闻到了,心里还在奇怪这个季节怎么会有栀子花的香味,问过馨儿后才知道,原来是父皇近日特意派人为娘娘寻来的,听说能一直开到深秋去,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秋。”

婉妃柔和地笑了笑,缓缓道:“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玉秋,玉京,一字之差,却是妙得很。”

她点头附和道:“确实是妙得很。”又道:“娘娘,要不让人移栽些玉秋在花盆里,再把这些花盆摆在殿中,看着既赏心悦目,闻着也心旷神怡。”

婉妃点了一下头,道:“就依你说的办。”

然后,凤凝就在这芳华宫当起了工头,一切布置妥当后,已到了该用午膳的时候,婉妃留她一起用了午膳。

用完膳后,馨儿送她离开了芳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