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在地图上是一个椭圆形,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莫斯科的形状几乎接近正圆形。圆形放射状城市的结构是欧洲城市的一个特点,只不过莫斯科表现得更为明显、清晰罢了。莫斯科的中心部分克里姆林宫以及红场是城市的心脏,由此向外延伸的一条条放射形大道形成了城市中心的特殊布局。
红场周围的建筑庞大、厚重,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威严。而今天这一切被从天而降的巨大飞行器映衬的无比的雄浑和变幻莫测。
莫斯科的夜生活异常丰富,现在太阳才刚落下,气温在6、7度左右,前几天甚至才下过雨夹雪,但红场上依然聚集了大量的人群,这里面有很多来自美国的年轻人。没错,苏联在1959年开始放松了对美国游客的限制。
事实上,70年代的苏联不仅仅有这么多种类的合法的私营经济,而且还有很多不公开的灰色的私营个人经济,西方流行娱乐方式包括迪斯科在内,苏联都是在第一时间之内紧跟流行的,没有代差,而且这些娱乐方式的经营场所,比如说爵士乐酒吧和迪斯科舞厅,一出现就都是私人经营的,在苏联并没有国家经营的娱乐场所这种东西。
各种奢侈品,很多也不是国家贸易的结果,而是私人走私而来的结果,走私再在地下黑色市场上出售赚大钱!在这种情况的带动下,苏联重新出现了黑社会!没错,早就已经被彻底铲除干净了的黑社会组织,重新在这个时代再现江湖,据统计,现在大约形成了2000个各种各样的黑帮组织,并且这些黑帮大都有背景。
即便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是这片土地上国力最强盛顶峰时期有两次,第一次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时代,第二次是现在。
这时是苏联的鼎盛时期。其中70年代是苏联的经济发展较快,与美国差距缩小的时候,工业总产值相当于美国百分之6、70左右,军事实力则与美国不相上下。这时的苏联是全球公认的中上水平发达国家。
虽然背后的政治邪恶肮脏,但是这个时代人民平静简单,像个大家庭一样的淳朴。在苏联生活,最幸福的莫过于儿童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由国家买单,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入校就有免费医疗和保险,免费的书本,免费的学费,免费的校车,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宿舍,免费的实习旅游,免费的……
苏联普通员工享有每年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免费的旅游,免费的疗养院,免费医疗教育……
前世有些社会主义国家或许曾经有过半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但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做出了一刀切。可是苏联真的是因为经济崩溃的吗?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巨大的小型乘员运输机悬停在红场30米空中,更高的天空中成群的无人机在莫斯科上空盘旋,多功能战机和超小型、微型乘员运输机则悬停在更高的地方,以方便班组级别的行动安排。这一切并没有给人群带来恐慌。报纸和电视上这几天正在跟踪报道这种巨型运输机,一个架次就能向耶路撒冷投送一万名士兵,或者运送数十万吨货物,天哪!想想就觉得有点疯狂。
很快内卫军就接到内务部的命令赶到了红场,事实上他们离这里很近,但大量的集结总是需要时间不是,他们到的速度也很快了,接到命令-集结部队-到达现场总共不过五六分钟时间。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些普通民众进行劝离。很快红场上没有任何人存在,大家都聚集在通往红场的各条交通要道路口上。
这时中间的一架乘员运输机缓缓落在地面,机腹前部的货舱板放下,蒋军率队第一个走出乘员机,作为一名全副武装的军人,未经任何安检、签证到达他国首都,而且是如此重要的地方,这往往意味着征服。这算是他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帝国征服世界的一大步。
随着队伍的散开,在红场上形成了第二道防卫圈,后续的乘员运输机一架架的次序降落,放下了100个连队,一万多卫队士兵。整齐的排列在红场之上。负责警戒的卫队士兵身上内带调温的单兵作战装备和内卫军的苏联内卫军臃肿的灰色带护耳冬帽、深灰色双排扣野战常服大衣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时一辆辆高级轿车快速通过内卫军排开围观人群预留的通道进入红场,接到作战系统的放行通知,蒋军负责的外围警戒线并未拦阻,很快17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全部到齐,走下车来在此等候某人的降临。
围观的人群渐渐的产生了一阵阵动荡,苏联及华沙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慢慢在人群中蔓延。苏联对电台、电视台管制很严,未经许可这么重大的事件不能报道,但国外的电台广播正在对此次事件进行热播。更多收听广播的人从家中走出来,看到低空盘旋的无人机,更加相信了境外媒体的报导,自发汇集到红场周边地带。
美国的媒体报道的很详细,苏联人民听了后也觉得无比的愤怒,别人好好的又没惹苏联,勃列日涅夫竟然用25枚核弹去攻击一个小岛,完全不顾周边其他国家人民的时候。如此丧心病狂的行为,自然会遭到了对方的强烈反击。从发起战争到结束战争才用了一个小时,最高苏维埃及华约选择了无条件投降。
苏联人民虽然也热衷于军事扩张,但如此令人发指的恶劣事件,苏联人民也是强烈反对的,再则汇聚红场也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无条件投降一词来自于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的无条件投降以及rb的有条件投降。前段时间越南刷新了这个词,尽管来自越南的报道不绝于耳,越南人民的生活甚至明显的好于以前,但事情的严重性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北越用的是高射炮攻击帝国卫队搭载的运输机,而这次勃列日涅夫是用25枚核弹去攻击别人的主权领土。明显不是一回事情,起码这届政府是完蛋了,后来的生活会怎样,完全的不可知。
罗天的专机这时降落在红场中央,他是收到无条件投降的电报,绕道也门接上哈姆迪才赶过来的,自然让众人多等了一会。哈姆迪乘坐电梯走下专机来到各位大佬前,一一握手后没有做什么无聊的寒暄,带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们回到专机,在这里还有一些文件需要签署,当然是无条件投降书了啊!没看到那枚核弹还悬浮在克林姆林宫的上方吗?他今天也很忙要签很多份这样的文件,这些找死的家伙也不知道消停点,送菜也不是这种送法。起码也要变个花样不是吗?
看到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波德戈尔内这三人走下电梯,罗天欢快的哼了几句三套车,开心的打了个招呼:“勃列日涅夫同志,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昨晚我还看见您和一大帮人在克林姆林宫连夜开会来着,没想到是开会对付我啊!没关系,以后您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不要这么操劳了。这两位就是柯西金同志和波德戈尔内同志吧?
1953年苏联民歌三套车由著名歌唱家刘淑芳夫妇传到中国国内,但恰逢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贝利亚这三个接班人的原因,迫使六段歌词的中文版被强行阉割成了三段歌词,把姑娘强行变成了老马。虽然随后贝利亚被打倒了,但六段歌词的中文版是再也回不来了,现在有了你们三人,这三套车也算有了合理的地方。”
一群人莫名其妙的看着罗天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好在发泄了这个不满后,罗天显得比较正常。招呼众人坐下,杨奕一一送上茶水的同时,在每人身前的茶几上放下一份卷宗,卷宗上写着每个人的名字。拿在手中把里面的薄薄几页纸抽出来仔细看时,有人不禁浑身冒出了冷汗。
罗天淡淡的说道:“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把你们全部拉出去打靶其中可能有被冤枉的,但要是隔一个拉出来一个,其中绝对有漏网的。我也不为己甚,你们接下来好好表现,那点钱我还不放在眼里,要是有人不配合的话……你们会知道后果的。”威胁了这些人几句,哈姆迪拿出已成为范本的无条件投降书,给在座各位每人一份让他们仔细看过,并一一签字后,勃列日涅夫拿出已准备好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印签印,哈姆迪同样以昊天帝国卫队司令部印信签印。
这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才算是正式无条件投降,这时外面高空悬停的微型乘员运输机成批次落下,接到作战系统指令的卫队以班为建制,搭乘微型乘员运输机前往自己的执勤地点开始执行巡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