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朝圣中国最大佛-乐山大佛
作者:韩新觉罗      更新:2019-08-12 05:16      字数:1564

到了门口坐了一辆公车就回到了我住的酒店。然后洗完热水澡后就累得呼呼大睡了。第二天早上我无意间打开电视时,就看见了旅游频道的介绍说: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就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四川世界遗产种类丰富,有三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一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

这一看我才知道原来四川也是一个旅游大省呀。于是抱着速战速决征服全四川的信念,我雷厉风行直扑汽车站,坐了第一班汽车就来到了乐山市。随便开了一家宾馆放好行李后,我就坐车直奔名扬天下的“乐山大佛”了。

汽车还行驶在乐山市内,隔着岷江我就远远的看见了大佛的头部。邻座的阿姨告诉我,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南岷江东岸,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历时长达90年。游大佛可以走陆路或者水路。走陆路可以近观大佛,并从两侧阶梯上下,走到大佛脚下。走水路,可在船上远望拍照,看到全貌。

到了景区后买了门票我就走了进去,果然名不虚传,貌似比电视里看到的71米还高大,相当于20层楼那么高。这时我发现逛这种人文景点并不需要走多少路,欣赏多少奇特风景,最主要是要多听旁边的导游讲解(蹭导游)和多看路边的历史介绍牌。

于是我便开始阅览路上的标牌:传说古代的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处水势凶猛,舟辑至此往往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造佛运动。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之后历经90年,三代人合力才把乐山大佛建好。从此有了这尊镇水大佛后,这里就从未发生过一起沉船事故。

看完大佛如此艰巨的工程后,我就随着稀疏人流开始走上登山楼梯。于是我边走边看路两边的各种雕刻佛像,可惜的是由于常年的风力和雨水的侵蚀,大都已经变得伤痕累累、残破不全了。我快步爬到了上面的凌云山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香火烧很旺盛的凌云寺。走过凌云寺,一下子就看见了乐山大佛的真身,这一刹那比第一次见到兵马俑时还心潮澎湃。毕竟乐山大佛我只在电视上看见过,当这座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奇迹真正浮现在眼前的时候,带给人的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撼还是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站在山顶仔细观赏大佛的整体,宏伟的大佛像背靠着凌云山,面对着三江汇流处,岿然不动,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据说大佛的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护法天王,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一片佛教石刻艺术群雕,庄严而又神圣的悬在悬崖峭壁上。

随后我走到大佛右侧绝壁上一条细长的九曲栈道。走到最窄处处时只能一人通行。旁边一导游说在旺季高峰时,走完这条栈道下到佛脚处最少需要两个小时。今天只要半小时就可以了。于是我一路顺着楼梯栈道从大佛的头部、胸膛、胳膊到大腿边走边拍照就到了脚底下。

站在大佛脚底拍照时,对面就是滔滔江水,无法后退,所以不论多专业的相机在这里都只能拍到大佛的下半身而已。要想拍全身照的话还是得选择坐船在水上拍。

不过在此处零距离仰望大佛,更能感受到他的宏伟壮观。大佛千年来一直静静远望着三江汇流处和对面的乐山市,其千百年来都没有遇到重大自然灾害,这一切定是大佛福佑的缘故!

就这样亲密接触完乐山大佛后,我心满意足的从大佛另一侧的凌云栈道上去了。爬完近500米的楼梯栈道,我没有休息就直接下山出门了。此刻正好是中午午饭时间,于是我就挑了一家当地小店店。点了犍为薄饼、钵钵鸡、翘脚牛肉三种特色小吃,细细品味后才知道确实是非常好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