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断线
作者:须鲸一场      更新:2019-08-31 16:15      字数:3177

“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发言。”在一片激烈的掌声中,傅须庭压低声音说道,“估计这位吴院长和大多数科研人员一样,将停留在‘假说’和‘设想’的噱头论点搬出来博人眼球,以吸引大量的研究经费。”

“可他拿出了实际成果。”白昕祎指着人工胃袋说道。

“那可能只是一张薄橡胶。”傅须庭露出了戏谑的表情。

无论真假,吴院长的这番说明显然引起了绝大部分在场听众的兴趣,现场学员络绎不绝地举起了手,吴铭昊大方地邀请其提问,有学生问道——

“请问吴院长,除了胃袋之外,还有有哪些器官可以用人造器官来代替?”

“比较单一的内脏器官都可以,比如肝脏、肾脏、肺,甚至是机能精巧的心脏……这些器官组织都能以人造器官来置换。当然,因为大脑中布满尚待研究的复杂神经元,并不能被uq所代替。”

又有学生站了起来——

“吴院长,据我所知uub是一种合成金属材料,那么以它为原料元素uq也同样是金属吗?”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uq并不是纯粹的金属,它是加以改进的类金属物质。

研发人员在改进的过程中增加其韧性与可塑性,这些都是材料工程范畴的重大突破。更为不易的是,大家都知道uub作为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非常的短,换句话说,如果直接以uub作为人造器官的原材料,那么器官从制造完成到彻底失效只有二十分钟时间——对于需要使用长达数十年的器官而言,这是毫无意义的。

而研发人员在改进的同时延长了uq的半衰期,使得人造器官能够使用30年之久——这基本已经达到半永久性的标准了。”

台下又是一阵轰动,单纯的学生们似乎都在为新材料的研发热论不已。

“请问吴院长,这种新型材料是由华新医院的医疗团队自主研发的吗?”

“啊,我必须实话实说。uq是由我国著名的医疗器械开发团队改进而成的,华新医院只是起到了监控数据、提供临床研究援助的作用。我必须非常荣幸地说,这个掌握了全球先进技术的研发团队的领军人物正坐在我们大厅前排的中央——大家掌声欢迎陆域陆博士!”

场内掌声雷动,大厅后端的莘莘学子都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领军人物的芳容。第一排一位个子矮小的男人起身朝后欠了欠身,很快又坐下了。

关于uq的问题如同广场的白鸽般接踵而至——

“请问uq已经得到国际认可了吗?”

“暂时还没有,因为陆博士的团队目前视这项技术为机密,在得到有效数据前并不想公开其合成方法。”

“请问uq的价格昂贵吗?病人能够承担得起吗?”

“恕我实话实说,目前uq处于研发的投入阶段,前期成本相当高昂,普通百姓是无法承受的。不过uq的研发也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医疗组织的资金注入,其中也不乏慈善机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便能够实现流水作业般的批量化生产。到时候,换个器官可能就和注射、输液一般,既方便快捷又价格低廉了。”

“请问吴院长可以谈谈关于uq在动物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与结果吗?”

“数据是我院与陆博士团队共享的机密内容,恕无法告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uq在猿类活体实验的结果十分理想——我们取了两个对照组,其中一组移植健康猿类的肺、另一组则移植uq制成的人工肺叶,结果显示,生物肺叶产生排异的概率是80%,而这一数据到了uq这边则是5%,而这5%也极有可能是由于术后感染造成的,并非uq本身引发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既同时对实验猿移植肺叶和肝脏两种人工器官。而二十只猿猴的术后监测显示,增加一种器官移植并没有造成实验体的生理负担——也就是说,uq材料所制成的器官可以运用于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身上。”

台下的掌声如春雷般滚滚而来,可能是因为在场都是医学院的学生,更能理解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吧。

“我还想请教吴院长一个问题。”前排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请问uq材料是否经历过人体实验?或者说,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的程序了?”

吴院长的脸色微妙地变动了一下,但可能只有最前排的听众才能看得清。他思索了几秒说道——

“我不得不向大家承认,uq所制成的人体器官已经被运用于临床实验上。当然,观察体都是签下合约的患者,就跟新药试用的程序是一样的。

所幸的是,就我们目前的观测结果看来,uq器官在患者体内的表现优异到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能够维持器官本身的机能,而且由于是人造材料,耐受度也远超于生物性的器官。

我可以向大家透露一点——三年前一名接受uq肾脏移植的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已与健康人无异,并且他在术后半年便投入积极紧张的工作之中,全然看不出这曾是一名由于肾坏死,不得不接受数十次透析治疗的重病患者。

除此之外,还有两名更换其他器官的患者恢复情况也十分良好。但是仅三例临床数据并不能作为分析依据,为了使uq器官造福更多人,我们也希望能够采集到更多的实验数据。”

此言一出,台下的掌声中已经是夹杂着惊呼了。这下连傅须庭也露出了自惭形秽的神色,他说道:“看来这位吴院长并不是在沽名钓誉、博人眼球,他是个真真切切的实干家——想不到这种材料在三年前已经被用于人体临床实验了,这就说明uq不仅仅只是个概念性的噱头而已。”

白昕祎面露难色地轻声反驳道:“可再怎么说也是没有经过公开认证的材料,就这样直接运用于人体,这位院长的想法会不会太前卫了一些?”

“科研、尤其是医药科研总是伴随着风险的。再说,如果这位吴院长畏首畏尾,那么他所提到的那位肾坏死患者恐怕早就……”

“那倒也是。”她赞许地点了点头,“那位实验患者还真是幸运,依靠先进科技捡回一条命。”

“我们要找的这个叫葛嗣颉的学生也很幸运,竟然能够师从具有如此强大专业背景的导师。”

经他这么一提醒,白昕祎终于想起来此行的目的是帮林初他们寻找“失散”中的两名队友。其中身为队长兼学生会主席的葛嗣颉已经拿到吴院长的升学内定,于是便想从院长入手,获取他的行踪——她当然是被傅须庭以“给你找点事情做做”的名义强行拉来的,结果虽然葛大高材生依旧下落不明,但她却聆听了一场相当于诺贝尔价值的医疗演说。

演说结束已经半个小时了,但吴铭昊院长依旧被医学院的学生们簇拥着问东问西。显然,uq人造器官的话题引发了他们心中不小的触动。傅须庭他们守候在人群的最外围,学生陆陆续续离场后,艺术厅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其中自然包括吴院长和先前露过脸的陆域博士。

等到好奇的学生们走得差不多后,傅须庭才上前向吴铭昊确认葛嗣颉的下落。

“您好吴院长,请问鹿海大学医学院一名叫葛嗣颉的在校学生是否已经在您的研究室里参与项目了?”

“葛嗣颉?啊,我有印象。他已经拿到我的内定了,不过正式加入还要等到这一学期结束。”

“啊,原来他不在您这里啊……”

傅须庭有些失望,他原以为葛嗣颉是由于投入新阶段的研究才会将知识竞赛这种学生级别的项目弃之不顾,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导师的这条线索算是断了。

吴铭昊当然对对方的内心活动一无所知,他问道:“这位葛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到也谈不上,只是他……”傅须庭的话说到一半,他身后便响起了不耐烦的催促声。

“这位同学,演讲已经结束、你差不多可以收拾收拾离开了——我们还要整理会场呢!”

一名安保人员正喋喋不休,他似乎对演讲结束后仍有人不忍离去感到极其不满——毕竟现在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收拾完会场后他就可以交接走人了。

傅须庭原以为保安是在训斥自己,可回头一看才发现他正在推搡着会场前排的一名女生——

“我说同学,演讲结束了——奇怪,是睡着了吗?啊——”

安保忍不住惊呼一声,脸色也变得蜡黄,他下意识地后退好几步跌在地板上,撞倒桌椅的声响在大厅中响彻了许久。

被他触碰过的女生以端坐的僵硬姿态直挺挺地倒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她身上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