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了结(二)
许是失去儿子的打击太大,老夫人憋了太久的怨气,不管不顾地发泄出来。她恨那个女人,那个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她儿子全部关爱的女人,那个就知道描眉画眼,扭来扭去的婊子!
她一手养大的儿子,凭什么,凭什么不对她一心一意地好,还悄悄地叫那个婊子让着她。她是洪水猛兽吗?还是吃人的妖怪?
她是他亲娘!是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他怎么能这么没良心!
秦海生见过很多出身寒门,或者家道中落急于出人头地的孩子。每一家都很团结,集中全部的力量,去撑起一个像样的门楣。其实数一数,那些名门望族,除了王谢两家历经十代未衰,剩下的真可谓富不过三代啊!
婆媳不和闹出人命的也有,都是遮遮掩掩的就过去了。眼前这家这算什么?殉情?还是替母亲顶罪?但凡有人劝一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秦海生立刻想起来那位投奔而来的亲戚楚邵东,连同伺候楚老夫人的仆人一并夜审,才得出一个可怕的真相。陆宛陵说的没错,沈青霜,还真不是自杀。是被楚邵东轻薄不成,推进水池的。
原先还觉得楚家软弱,没想到统一口径作假!真是糊涂胆大,什么事情都敢做。
秦海生断案几十年,什么样的人家没见过,这种下作手段逼走媳妇的,真的是叫人“大开眼界”。不论那个掉进水里的人爬不爬的上来,都无颜苟活于世了吧?死掉,还能体面一点,以夫人的礼仪下葬,孩子也算是嫡出。
最残忍的虐待,不是辱骂抽打,而是绝人生机,断灭希望。
一想到自己受人蒙蔽,差点跟这样的人家结亲,心里早就凉透。这么算来,倒是欠搅局的小丫头一个人情。不,她是帮助她的小姐妹争取地位,没那么多事儿。
供词核对之后,当众签字画押。依照律法,杀人者偿罪。楚邵东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很快额头就磕破了皮,鲜血直流,也顾不得擦去。
他不想死,没有人想死。
他慌不择言,说:“我可以给钱!给多少钱都可以!大人,只要饶了我一条小命,多少钱都可以。”
秦海生看了肃立在一旁的衙役一眼,衙役就将人犯堵了嘴,押下去了。
作为始作俑者楚老夫人柳氏,教唆投毒,自古也没有婆婆虐待儿媳这项罪名,只判处了三年监禁。
处心积虑要杀人,最后却成了从犯。这样的判决,宛陵不服。可看到那颓废丧气的老太婆……她心情复杂,最终什么也没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官太太变成阶下囚,六年牢狱,也够她受的。
老夫人不吵不闹,就跟没听见似的,默默流泪。直到被衙役搀扶着下去的时候,才回过神来:“你们要带我去哪里?我哪里也不去!我儿子在那儿呢!你们要干嘛?我是县老爷的娘!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楚绍南不在了,仆人们签了卖身契的都被重新发卖,没有卖身契的,则各自回家。
宛陵传召上堂,为的是皓月的归属。总不能送去大牢,交给柳氏抚养吧。按照木香的供词,楚夫人是留了遗言,要托付给她照顾的。那时候,青霜应该不知道楚绍南会死,怎么也该托付给孩子的父亲啊!
她不愿细想,怕发现更可怕的事情。
木香将皓月抱给宛陵看,已经过了百日的小家伙,瘦了吧唧的,惹人心疼。
宛陵伸手接过来,抱在怀里,当初就是看在这个小家伙的面子上,不忍心劝青霜离去的。早知道如此……天下哪有早知道的事情!
“这个苦命的孩子。”陆宛陵不知道阮家能否容得下,不会被说克死双亲吧?
实在不行,就交给芙蓉抚养,她家就一个小玉成。皓月长大一点,可以跟玉成做个玩伴。芙蓉看不上青霜倨傲,可面对这个奶娃娃,未必就甩的下脸色。
想好退路,宛陵再问木香:“你准备去哪里?你家夫人对你好,早早的给你赎身,你现在是自由的。”
木香“噗通”一声跪下了,低着头恳求:“奴婢能跟着伺候小姐吗?小姐你身边也没个支使的丫鬟。要是小姐你嫌弃我粗笨,就让我伺候皓月小姐吧。你把皓月小姐抱回去,也得找人伺候不是?你看我怎么样?”
她一口气说完,像是背书一般,生怕被打断。
宛陵看着她,说完了还敢偷瞄,胆子不小!谁给的底气,认为她收养一个小的,还会连带多养一个大的?皓月那好歹是县令的女儿,楚绍南全部资产都是小皓月一个人的。
宛陵想着,青霜这是怕她侵吞她女儿的嫁妆,派个人盯着?盯的住吗?
宛陵收敛目光,逐渐清冷,看着她的眼睛问道:“你是早就打好算盘了是吧?要是秦大人马虎一点,或者你家老爷不死,那你就得死,你知道吗?”
木香当然知道。仆人告主人,哪有赢的先例。可是,有陆小姐在,就有可能!她总能想出奇招致胜。“我家夫人说,陆小姐你是可以托付的人……”
“啊——又是你家夫人的主意。”宛陵长叹一口气,这是被沈青霜算计了呀!青霜的智慧,能想到身后事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小丫鬟真的敢做。倒是比那泼辣的芳芳,多了份真胆色。
带着就带着吧,有个忠心的照看皓月,她也放心。
时间不早了,一想到出门前冰卿那声吼,她摇摇头。
“走吧!你家小姐,你自己抱着。”
上马车的时候,遇到了秦超,神神秘秘的要借一步说话。
衙门口的百姓聚集的快,散开的也快。这秦大人一走,门口人影子都捞不着一个。也是,谁敢没事在衙门口晃悠。
宛陵跟着他走到树下:“秦大公子,找我有事?让我猜一猜。是如烟想好哪天一起吃饭?”
秦超微笑着摇头:“家父有一句话捎带。”
宛陵觉得秦家人就是讲究。刚才下公堂的时候有机会,为什么不说?
秦超十分郑重地说:“家父希望你们速速离开。这也是他为什么连夜审案,今早就判决的原因。还请二位不要辜负家父的一番好意。”
宛陵听得莫名其妙,还想再问,秦超已经施然一礼,转身离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