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员挑选完了,接下来就是把他们分一下统属。凌云不得已,火线提拨了十几名百户,还有五名副千户。
至于提拨的标准,除了之前已经有的职缺外,还有就是看资历。虽然还讨厌论资排辈,但是有时候,资历确实能够让人信服。
一千五百人,加上自己原有的不到八百人,这就是凌云此行出征的全部家底。而他知道,这些西北的流贼草寇,别说是什么张献忠李自成,哪怕随便拉出来一个小头目,都会比自己有家底。
但是,剿贼就是自己的工作,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的工作。
凌云没有别的选择,他甚至连这个年都有点过不了了。上面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有本事的话,你就把那些流贼给炖了吃肉。算是你在那边过年,如果你没本事,你就本他们炖了吃肉,让人家过个好年吧。
招兵指标就这么多,银两也就这十万两,完全都是一锤子买卖,就这个情况,毕尚书都差不多把牙都要咬碎了。
此去西安的话,是两千六百里,去兰州的话,应该是三千多里地。当时的道路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部队一天的行军速度也就在二百多里路,走到西安估计就得接近半个月。
不过凌云并不打算去西安,皇上是打算让他的部队作为一支机动力量,在西北穿行,运动歼敌。并没有明确的命令让他到西安去协助孙传庭。
孙传庭是陕西巡抚,自然是要坐镇西安的,他的秦兵也完全能够守得住西安。不需要别人去画蛇添足,如果用另外的思维去考虑的话,怕是也不愿意别人来染指他的势力范围,干涉他的指挥。
凌云是清楚的,所谓的西北。并不单纯是指的陕西,往大了说,有好几个省份都可以称为西北地区,比如说甘肃也是。西北五省这样的称呼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
甘肃那里,有自己的老朋友程信坐镇,倒是没有什么可以避讳的。要说也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老朋友了,此去不妨见一见也好。
所以他这一次准备进发的方向是兰州,并且打算在榆林暂时驻扎一段时间。在那里练兵,也招兵。
这是因为榆林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尚武精神,那里的老百姓自古就有从军的传统。而且作战勇敢,不计得失。只要是长官一句话,马上就向前冲杀绝无二话。
据说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曾经在榆林招兵,后来这些并都成了戚家军和俞家军的中坚力量。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是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些传统怕也是不会忘记的。而且那里的老百姓和别处的似乎也有不同。
这不同之处就是,李自成他们的宣传口号在他们那里根本就一点作用都不起。他们从军,却不从贼军。
西北大旱,李自成有句号召令很强的口号,叫做:“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大门接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口号据说是他麾下那个很有名气的军师宋献策想出来的。
这位宋献策,据说要比牛金星等人跟随李自成还要更早一些。他的这句口号的感召力是很强大的,也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去了。
西北大旱,很多地方没收成,但朝廷还要按原来的方法收税。那就让很多人没有了口粮了。闯王来了不纳粮,那就跟着闯王吃饱饭呗。这是很多人的心思。他们只管着给皇上磕头就行了。对于皇上姓李还是姓朱根本就不介意。
但是这口号传到榆林的时候,榆林百姓都嗤之以鼻,说什么他娘的李闯王,闯他娘去。咱们不搭理这一套。他敢往这里闯,就让他死在这里。
这话很糙,却也很朴素。他们或者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儒学教育,但是他们不肯从贼,不肯给这个已经纷乱不已的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的确实属不易。
凌云和自己的几名班子成员们商量,榆林距离山海关大概两千余里。为了照顾辎重部队和其他的兵种,每天的行军速度就控制在两百里。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十天后,也就是腊月十八日到达榆林。并且就地招兵。
朝廷给的定额三千人,不够的就在榆林招募。那里有相当的群众基础,算的上是明军最早的根据地了。
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不怎么说话的后勤官马成国说道:“凌大人,这个计划如果是用在正常行军的话,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我们还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此去榆林的一路上,有两千里路,会经过很多府县。这一路之上的行军,是否会那么顺利。我们是去西北剿贼的。可在去西北的路上,很难说就没有流贼。”
老马这话,其实也是很多在座军官们的心里话,只是他们现在带了很多新募官兵,不太方便说许多这方面的话,而一心只想鼓舞士气。等到打了几仗,士气出来了。再提别的,或许会好一些。
倒是张奎一脸无所谓的神色,他说道:“马大哥这话没错,莫说是这一路之上有两千里路要走,就是在这山海关周围,也并不缺响马流寇的嘛。要说起来的话,我张奎从前也是个响马,不过我不和朝廷作对,一向打的是清军。不过我们这一路行军,还真就备不住有不开眼的山头打我们的主意,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才行。”
凌云点点头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前面就是荆棘丛,我们也该朝前走,总不能因为前面有未知的危险,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吧。各位,都回去准备吧。”
等大家都散去之后,武杰对凌云说:“你似乎有什么隐情没有说。我看你刚才有些欲言又止。是否有什么事情碍难出口。”
凌云说:“武大哥,我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是抗旨不遵,还是脱了这身衣服回去种地,怕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再说,前面有清军每欲鲸吞,后面有流贼步步蚕食,我们就是想种地,真的能够种的踏实吗?”。
武杰想了一下说:“我甚至觉得,你对流贼的恨意,甚至有些超过了对于清军的恨意。”
这样正是武杰不明白的地方,清军毕竟是异族,而李自成之流却是汉人。
凌云很坚定的说:“武大哥,你说的对,我痛恨这些人。我并不觉得他们是我的同胞,甚至不觉得他们也配做炎黄子孙。他们趁着天灾而作乱,煽动人祸。把西北给搅和成了一锅粥,因为这个什么大西王大顺王的什么劳什子,西北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你知道张献忠在四川的七杀碑吗!他们根本就不是造反,他们是畜生。对于这样的禽牲,我凌云只要还活着,定把他们砍尽杀绝。”
说这话的时候,凌云的眼中流露出的表情是一种炽热的恨意,甚至是杀意。把武杰看的都有点冷。
虽然对于凌云说的这些,武杰并不了解的很清楚,但是他明显能够被凌云的情绪给感染。
他没有再说什么,默默说了一句:“我这就去准备了。你休息一下,我们明天天亮就出发。”
凌云却微微笑道:“我现在还真是没有想休息的想法,以前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就算是在战场上,我都能够呼呼大睡,我也是一直都和我的士兵们这样说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休息,就不会有足够的体能。战场之上,从来都是怕死的先死,只有休息的好,才有了力气杀敌。可是现在我却也睡不着,吃不下了。”
武杰没有答话,看着凌云,但是眼中是疑惑,他在等着凌云解说的为什么。
“因为我现在觉得,我还不着急去睡觉,如果我阵亡了。那么我就长眠不醒了。何必急于这一时。走吧,我和你一起去布置,我是部队的主官,如果我不出现的话,是会对军心造成一些影响的。”
这话让武杰的心里暖暖的,他没有说什么,伸出手来和凌云的手用力的握了一下,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更是兄弟的关系。他们不会有形式上的结拜,也不会说什么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但是他们却都知道,上了战场之后,一起杀敌的过程中,他们真正的实现了自己心中同生共死的诺言。
就在腊月初七,凌云准备开拔的前一天。朝廷的廷寄又到达了山海关,这一次,崇祯没有吝惜给凌云封官。毕竟没有军职的话,带兵也有些困难。
他这一次授给的,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说起来没有任何的级别,但是比任何的官职都好使。
平寇将军,这个封号就是凌云以后调兵的官方称号了。
这的确很难得,有明一代,武将能够被朝廷正式授予将军封号的人,大致算一下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五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