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
作者:银袍金甲      更新:2019-10-19 17:17      字数:4965

〖汴京城辱国立盟~杀熊岭老将捐躯〗

日影不移花影动,只因风行相侵扰。

兵颓将萎多冗官,国家只在旦夕亡。

姚平仲私逃入蜀,其父姚古遍寻不到,以为战殁,就城外建立衣冠冢一茔,哭祭一番不表。

却说姚平仲夜斫金营不克,遁去。金使前来问罪,宰相李邦彦与其说道:“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之意。”天子遂***纲,废亲征行营司,以蔡懋代之,谢罪于金人。斡离不又使人前来议和,天子命驸马都尉曹晟回使金军。越日,又命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知东上阁门事王球再使斡离不,许割三镇地。

太学诸生陈东、高登等,以及京师臣民数十万人伏阙宣德门上书,呼声动地,请复用李纲、种师道,并言李邦彦等人嫉恨李纲,恐其成功,***纲正堕金人之计。又言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之徒为社稷之贼。

此时,正值李邦彦入朝,陈东等人大骂道:“李浪子、李士美来了,吃里爬外的奸狗,大好江山毁于你手,还有何面目上朝!”吴敏传宣李邦彦,众人不退,遂挝登闻鼓,山呼动地。

殿帅王宗濋恐怕生变,奏请天子免从,天子乃遣耿南仲出宣德门与众说道:“已得旨宣李纲矣。”内侍朱拱之宣李纲迟缓,众人大怒,脔而磔之,并杀内侍数十人。天子亟召李纲,李纲入见,泣拜请死。天子亦泣,乃复李纲尚书右丞,充任京城四壁防守御使。

李邦彦退朝,众人指而大骂,大呼欲殴之,李邦彦惊慌失措,疾驱得免。以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充太一宫使。后吴敏为请,李邦彦复起为太宰。天子下诏诛士民杀内侍为首者,禁止伏阙上书。斡离不又使王汭来。天子以观文殿学士、大名尹徐处仁为中书侍郎。罢免蔡懋。天子令宇文虚中、王球复使金军,以肃王赵枢为质,并请回康王赵构。

话分两头,此时粘罕遣人来京求赂,大臣以勤王兵大集,拘其使人,又暗结耶律余睹以图粘罕。粘罕大怒,急攻太原不克,分兵袭京师,得平阳府守将刘嗣初为向导,攻入南北关,权威胜军李植以城降,粘罕取隆德府,知府张确、通判赵伯臻、司录张彦遹战死。粘罕次泽州,进军高平。知州高世由前往犒劳粘罕军,粘罕乃率金兵退去。

初时,金人犯京城,蔡懋下令不得擅自放箭、抛石,禁使霹雳炮、猛火油柜,将士积愤。李纲复职,令能杀敌者厚赏,众无不奋跃。斡离不惧,稍稍引退,明言割三镇诏与亲王为质,方能退师。李纲奏请如澶渊故事,遣兵护送,且戒诸将,可击则击之。天子允之。

斡离不不知是计,遣韩光裔前来告辞,遂退兵马,汴京解严。李纲以兵十万分道并进,将士受命,踊跃以行。金以滑、浚二州还宋。

宰相李邦彦等言李纲尽遣城下兵追敌,恐仓促无措,急征诸将还京。诸将已追及金人于刑、赵之间,得还师之命,无不扼腕叹息。待李纲力争,复追,而将士已解体。

金人退去,天子大整朝纲,***邦彦,以张邦昌为太宰门下侍郎,吴敏为少宰中书侍郎,李纲知枢密院,耿南仲为尚书左丞,李棁为尚书右丞,罢宇文粹中知江宁府,种师道罢为中太一宫使,贬太师致仕蔡京为秘书监、分局南京,贬太师、广阳郡王童贯为左卫上将军,贬太保、领枢密院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

二月下旬,梁方平因弃黄河渡口,处死。罢免王孝迪。命给事中王云、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出使金国。

御史中丞许翰知种师道被罢,入宫见天子,请道:“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天子道:“师道老矣,难用,当使卿见之。”乃令许翰见种师道于殿门外,师道见许翰,以为儒生,闭口不语。

许翰与种师道言:“国家有急,诏许翰访所疑,种公勿以书生之故不肯谈。”

师道始言:“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定可破也。”

许翰服其言,复上奏天子道:“秦始皇曾以王翦老,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不以赵充国老,信而用之,而能成金城之功。自姜太公以来,用老将建功者,无可计数。以古揆今,师道虽老,智虑未衰,尚可用也。”天子沉思良久。

许翰又言道:“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创,使失利去,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将来举兵再次南侵,必有不救之忧。宜起师道统兵击之。”

于是,加种师道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节度使,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滑州。保静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姚古为河北、河东路制置使。

三月,天子遣徽猷阁待制宋焕往道君皇帝行宫报说金人撤退之事。募人掩埋军民遗骸,遣人于京城四郊祭奠。将东京副留守李棁罢为鸿庆宫使。罢张邦昌为太一宫使。徐处仁为太宰门下侍郎。唐恪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何镐为尚书右丞。御史中丞许翰为中大夫同知枢密院。宇文虚中罢为青州知州。命赵野为道君皇帝行宫奉迎使。

三月中旬,以燕王赵俣、赵偲为太师。天子下诏金人叛盟南侵,其元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棁、李邺、郑望之皆罢黜。又令种师道、姚古、种师中领军援救三镇,保塞先祖陵寝所在地,誓当固守。

陈东屡次上书乞诛蔡京、蔡攸、童贯、朱勔、高俅等人,天子欲遣聂昌为发运使往图之。

李纲道:“若使聂山所图果成,震惊太上皇帝,此忧在陛下。万一不果,贼子数人挟太上皇于东南,求剑南一道,似孟德故事,陛下将何以处之?莫若罢聂山之行,请于太上皇而回,除此数人,自可不劳而定。”天子从其言。

时道君皇帝还于南京应天府,以书问改革政事之故,且召吴敏、李纲。天子以为道君太上皇帝意有不测,李纲请行道:“此无他,不过欲知朝廷事尔。”天子乃遣李纲迎道君皇帝于南京,以徐处仁为礼仪使。罢免殿中侍御史李擢、左司谏李会。

且说李纲至南都应天府,具言天子圣孝思慕,欲以天下供养老皇帝之意,请道君太上皇早还京师。太上皇泣数行,问道:“卿不久前何以去职?”

李纲回道:“臣昨任左史,以狂妄论列水灾,蒙恩宽斧钺之诛,然臣当时所言,以谓天地之变,各以类应,正为今日攻围之兆。夫灾异变故,譬犹一人之身,病在五脏,则发于气色,形于脉息,善医者能知之。所以圣人观变于天地,而修其在我者,故能制治保邦,而无危乱之忧。”道君称善。

道君太上皇又询问近日都城攻围守御,语渐浃洽。李纲对答如流,道君皇帝乃出玉带、金鱼、象简以赐李纲,道:“行宫人得卿来皆喜,以此示朕意,卿可便服之。”又道:“卿辅助皇帝、捍守宗社有大功,若能调和父子间,使无疑阻,当遂书青史,垂名万世。”李纲感泣再拜。李纲乃辞别道君还东京,与天子言太上皇之意。

宰执进迎奉太上仪注,依耿南仲之意,欲屏太上皇左右大臣,才可使太上皇车驾入京。李纲与之争辩,天子才未允许。迎奉道君皇帝入宜春苑,太后入居宁德宫。北兵已去,文恬武嬉,皆置边事于不问,唯李纲忧心忡忡,与同知枢密院许翰议调防秋之兵。

三月下旬,以中山知府詹度、太原知府张孝纯、河间知府陈遘并为资政殿大学士,泽州知州高世由直龙图阁,以奖赏守城功劳,命肃王赵枢为太傅。月末,命康王赵构为集庆、建雄军节度使,尚书户部侍郎钱盖为陕西制置使。命陈东初品官,赐同进士出身,陈东推辞不受。籍没朱勔家财。三十日,贬蔡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此时,西夏趁宋内乱,已攻取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

四月,夏人攻陷震威城,守将朱昭战死。太上皇还京,李纲等迎拜国门,天子朝拜道君皇帝于龙德宫。自此,太上皇帝逃亡三月,方回京都。天子下诏立子赵谌为皇太子,耿南仲为门下侍郎。

四月中旬正值乾龙节,群臣至紫宸殿祝寿。次日赵野被罢免。金国狼主吴乞买使贾霆、冉企弓来朝。天子贬童贯为昭化军节度副使,遣往郴州。并下诏令吏部考核庶官,凡由杨戬、李彦搜刮之公田,王黼、朱勔之应奉局,童贯西北之师,孟昌龄河防之役,夔蜀、湖南之开疆,关陕、河东之改币,以及近习引荐,献颂可采,特赴殿试之流,所得爵赏,悉皆夺之。令但逢假日,京中各部不得休息,以平凉军节度使范讷为右金吾卫上将军。

四月下旬,东兵正将占沆与金军大战太原交城县,败死。天子贬蔡攸为节度副使,安置朱勔于循州。

且说种师道之弟种师中奉诏领军解京师之围,未至而敌兵已退,遂受命为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与其兄种师道以二万兵守滑州。种师道遣副将姚古援太原,令弟师中领兵救援中山、河间两府。

天子闻姚古恢复隆德府,又复威胜军,扼南北关,而不能解围。于是诏种师中由井陉出太行山西进,与姚古成犄角之势,互为援应。

种师中出井陉,克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时金将招讨都监马五、沃鲁、突合速破宋兵四千于文水县,宋将黄迪等引兵三十万扎寨太原文水县西都谷,金国节度使耿守忠与突合速合兵九千击之,大破黄迪,杀八万余人,获马及资粮甚重。姚古已率兵至隆州谷,被突合速、拔离速步骑万余所阻。

宋将樊夔、施诜、高丰等听闻黄迪大败,欲引军救太原,被完颜银术可、习失、杯鲁、完速合兵大破之。索里乙室又破宋兵于太谷,宋兵据太谷、祁县,阿鹘懒、拔离速复攻破取之。

与此同时,种师中据守榆次,屯兵真定。当时粘罕留银术可总督诸军,自避暑于云中,人言围太原金军将遁,李纲、许翰信以为真,数次遣使者督师中出战,且责以逗挠。

种师中叹道:“逗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遂遣人相约姚古与张孝纯之子张灏同时俱进,辎重犒赏之物,皆不暇从行。师中率军抵寿阳石坑,偏将黄友言地势不利,数求退兵,师中不许。完颜银术可召回隆州谷完颜突合速,使其与大将斡论、完颜活女合兵八千,迎战种师中。

两军石坑相遇,两阵对圆,各自射住阵脚。种师中催雪虎马出阵,斡论见是一员老将,结束端庄。但见:

银盔似霜盖,白须雪染成。双目浑如电光生,寒冰铁甲护体。

仁贵哪堪比,贾复重出世。两军阵前拼生死,英雄老当益壮。

斡论看罢,问道:“汝可是关西小种经略相公否?”

师中回道:“不错,老夫便是。”回问:“汝是何人?”

斡论道:“我乃金将斡论。”

师中未闻斡论之名,大笑道:“汝乃无名小辈,即知老夫之名,何不速退?”

斡论道:“我虽无名,但奉银术可元帅之命,来取汝之首级,绝无回军之理,还望种老将军勿要怪罪。”

种师中令偏将压住阵脚,舞银戟催白马而出,厉声大喝:“敌将休逞口舌之利,谁敢与老夫一战?”

斡论本要出战,旁边恼怒完颜活女,大叫道:“量这老匹夫有何本事?且先吃我三百刀。”完颜活女抡大杆刀,打马冲出阵外,于师中战起。

种师中与完颜活女大战十余合,大吼一声,一戟刺在完颜活女右肩,完颜活女险些坠马,忍痛力战。斡论见完颜活女不敌种师中,令突合速阵前相助,种师中力战二将,面不改色,五十余合,二将不敌,双双退走,师中挥军大进,斡论兵败如山,退三十余里,师中虑姚古、张灏未至,惧金军有埋伏,不敢冒进,也自回军安营。

原来姚古部将焦安节怯战,谎报军情称金军主帅粘罕将至,因而姚古、张灏生惧,逡巡不前,未能按期会军。

再说次日斡论又来交战,师中带军冲阵,却被斡论遣突合速从左所袭,宋军大溃,斡论追杀一场,收兵。如此,两军相战五次,种师中三胜两败,师中见姚古、张灏失期不至,一时难胜金军,率军回趋榆次,至寿阳县西杀熊岭,离太原百余里,斡论追至,各自下寨。师中兵士缺粮,乏食三日,饥甚。

斡论使人探知师中营内杀马食肉,乃与诸将笑道:“种师中数日之内,必败无疑。”众将不解其意。

完颜活女问道:“将军如何得知种师中必败?”

斡论道:“古人言:‘杀马食肉,军无粮也。’师中虽老成持重,为时名将,奈何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其势已穷。军中杀马食肉乃兵家大忌,万不得已,何以为之?不败如何?”众将会意。

斡论乃报银术可,银术可悉遣众将攻种师中右军,右军大溃,前军亦奔。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时至巳时,士卒发神臂弓射退金兵数次,金兵伤亡数千,而赏赍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余人。

左右有人劝师中离去,师中苦笑道:“吾乃大将,事至于此,何敢求生?尔等速去,无撄贼锋。”言毕,提戟纵马冲入金军大阵,所杀数十百人,身被四创,血流不止。完颜活女引众斩师中于阵。师中麾下将士再无一人逃生,皆随之战死。种师中时年六十七岁,此乃靖康元年五月中旬之事也。

刘韐知种师中战死,慷慨言道:“师中闻命即行,奋不顾身,虽古忠臣,不过如此。”遂上言朝廷,请加优赠,以劝死国者。天子下诏赠种师中少师,谥号庄愍。

正是:

诸军闻败皆气夺,众将惧战更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