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你们都可以死,但朕不能死
作者:偷懒的码农      更新:2020-03-24 02:56      字数:2117

且说上回董卓将孙侍郎赶下朝堂后,大家都松了口气。这次的董卓好像没那么生气了,还记得上次张温不知道说错了什么话,董卓让人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就在朝堂的门口,当时下朝的人经过时,那扑鼻的血腥味,让人为之动容。

之后,朝堂上谈论了有关郿坞的进程,大家也都是唯唯诺诺的瞎答应,便散了朝。天子一向只是傀儡,在朝堂上没什么发言的机会,下了朝便往后花园走去,董卓与一些心腹还有政事要处理。

王允趁董卓与旁人谈话时没注意,随天子走入后宫中。看到王允入后宫,便有人前去报信…

汉献帝回宫,王允趋步而上,小厮送上一些玉佩等精致玩意,刘协遣退众人。

“爱卿所来何事?”天子坐正,问道。

王允上前,道;“董賊欺君罔上,我想要为国除害替陛下杀了他,陛下可愿意帮我?”

刘协的脸色变了几变,环顾四周,“那王司徒知不知道投鼠忌器这个词?朕与相国日夜亲密,他的心腹每日每夜都围绕着我。如果王司徒逞这一时之怒气,轻举妄动,事情成了,你当然是首功,朕封你相国之位,可若事不成……张温的前车之覆,难道王司徒已经忘记了吗?”

“老臣愿为国捐躯,也要生啖董賊!”王允跪倒在地,其言诚切之至。

刘协的回答却是冷了这老臣的一颗赤诚之心,“你可以死,但朕不能死。”

他背负了这么多的耻辱,从他出生以来便遭遇十常侍、黄巾乱,十一岁那年流离在外,后又引狼入室,董賊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每每行动都受制于人,身为一个皇帝,活的如此窝囊,倒不如去死。

可他又是不能死的,二十四先帝在地下等着他,如果他死了,董卓就有理由顺理成章的下缴诏,让禅于董卓。顶着这天子的头衔,却不如一个宫人活的自在,每日里还要接受董卓的嘲讽与耻笑,那种屈辱感已经慢慢磨灭了刘协的心性,到最后,刘协便只记得一件事,我要活下去。

王允抬头,对上刘协灼灼的眼光。他没有开玩笑,而是很认真,没有一点羞惭或愧疚地告诉王允,你可以死,你们都可以死,但我不能死。王允苦笑,是的,我可以死,我可以赌。但天子不能死,天子也赌不起。

“可董賊不死,国家不得安宁,百姓不得安居……”

刘协眼中似有火花,带着深深的憎恨,仿佛能喷出火来。他一字一顿的说:“他死了,国家也不得安宁。”刘协说的没有错,一个董卓,造不出什么幺蛾子来,可董卓后面的人,吕布、李儒、李傕、郭淮等人,无论是哪一个,都有吞并天下的想法。

“陛下在深宫中,不知外面的局势早已经不是一人独大了。在离长安的一百八十里远处,有一处荥阳城,那里的守将姬如幻是个决绝的人才,手下良将数百,兵强马壮,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姬如幻愿意出生入死,为陛下扫平六合。”

“司徒大人有几分把握能杀死董卓而不伤及我?”

“陛下,要想成功总是要冒风险的。”王允说道。

“推一万步来说,就算你说的那人能杀死董卓,难道你就不怕送走一匹狼,再引来一只虎吗?”刘协嘴角微微扬起,带着满满的自嘲与可笑,“朕的江山,算的了什么?”

“陛下有所不知,这荥阳的主人,是名女子。她翻了天也不过会位极人臣,怎么敢有篡位之心?”

“女子?能做些什么?”刘协愕然。

“陛下切不可放弃一线希望,昔日圣祖起于泗上一小小的亭长,提着三尺之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八荒,只用了三载便亡了秦,五年灭了楚。才有了天下大业,成立万世之基业。高祖皇帝如此英雄人物,在未成业前也是穷困潦倒,陛下现在还有臣等忠心耿耿的臣子,何愁不会兴复汉室?”王允从刚刚献上来的玉佩中找到自己精心包装好的一个盒子,打开,一只活灵活现的猛虎。

“这便是那人让我带来的信物,若陛下应允,则可作一密诏,密赐于老臣。也好让旁人知道我不是空口白话。”

刘协握着这枚玉佩,有些困惑,有个答案好像就要脱口而出:“女子?什么样的女子?”他还记得自己将这玉佩与那传国玉玺共放在了洛阳的龙椅下,传国玉玺已经被孙坚给拿走了,那这枚玉佩也应该在孙坚手上才对,这玉佩是什么意思?与传国玉玺有没有关系?那个女子姓姬如,是否与那日见面的姬如陶有关系?

只是片刻间,所有的思虑都涌上心头,王允急忙道:“相国大人怕是早已经得到消息在赶来,陛下还是早做决定的好。”

刘协咬咬牙,飞速沾墨,王允偷偷打开门去看,四下无人。刘协平日里没事,便全是琢磨着书上的东西去了,文笔倚马可待,只是一个片刻,一篇华丽的骈文顺手而出。把笔放下,刘协感觉到一股十分舒心的感觉,好久,没这样舒舒坦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诏曰:“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董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初平三年,八月昭。”

没时间等到笔墨烘干了,刘协便将其有字的一面夹着另一张纸,贴肉放在王允胸口。

刚刚系上腰带,董卓听说王允入宫中,便放下手上的事情,赶来后宫。董卓胖的如球的身体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音。此刻的王允已经是无从逃避了,看见桌上的笔墨湿润,怕董卓心中生疑,王允心生一计,用笔写下貂蝉二字。只等董卓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