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婉约词十三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977

②平波卷絮:轻絮飞落湖上,被微波缓缓地卷入水中。

③断桥:在孤山侧面白沙堤东,里湖和外湖之间。

④西泠(líng):桥名,在孤山下,将里湖和后湖分开。

⑤韦曲:在陕西长安城南皇子陂西,唐时韦氏世居此地,故名韦曲。

⑥斜川:在江西星子、都昌两县之间。陶渊明有《游斜川》诗,写斜川的风景。

⑦见说:听说。⑧鸥边:即白鸥。【评解】

本词借咏西湖抒写亡国哀思。上片写暮春景色。密叶藏莺,平波卷絮,曾几何时,

春光已老。眼前万绿西泠,一抹荒烟,更觉凄然。下片抒情。当年燕子,飞往何处

!但是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回首往事,已成旧梦。昔日笙歌,无心再续。飞花啼

鹃,亦不愿闻见。作者之满怀愁绪可以想见。全词低徊往复,凄凉幽怨。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玉田《高阳台》,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与碧山如

出一手,乐笑翁集中亦不多见。

谭献《谭评词辨》:“能几番”二句,运掉虚浑。“东风”二句,是措注,惟玉田

能之,为他家所无。换头见章法,玉田云:“最是过变不可断了曲意”是也。

《艺蘅馆词选》麦孟华云:亡国之音哀以思。

沈祥龙《论词随笔》:词贵愈转愈深,稼轩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

解带将愁去。”玉田云:“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下句即从上句转

出,而意更深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夏闰庵云:“此词深婉之至,虚实兼到,集中压卷

之作。”起二句写春景,工炼而雅。“看花”二句已表出春感。“东风”二句以才

人遘末造,即饮香名,已伤迟暮,与残春之蔷薇何异。“凄然”三句与“燕子”四

句,皆极写其临流凭吊之怀。

“新愁”二句怅王孙之路泣,何等蕴藉。“笙歌”以下五句梦断朝班,心甘退谷,

本欲以“闲眠浅醉”,送此余生,鹃啼花落,徒恼人怀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西湖春感,沉哀沁人。“接叶”三句,平起,点明地

时景物。“能几番”两句,陡转,叹盛时无常,警动之至。

“东风两句,自为开合,寄慨亦深。“更”字进一层写景,“万绿”八字,写足湖

上春尽,一片惨淡迷离之景。换头承上,提问燕归何处。“但”字领两句,叹春去

、燕去,繁华都歇。“见说”两句,以鸥之愁衬人之愁。“无心”两句,实写人之

愁态。江山换劫,闭门醉眠,此心真同槁木死灰矣。末以撇笔作收,飞花、啼鹃,

徒增人之愁思,故不如不闻不见也。清平乐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①,蹴②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③,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天涯

,涓涓野水晴沙④。多少骅骝⑤老去,至今犹困盐车。【注释】

①辔:缰绳。衔铁:俗称马嚼子。②蹴(cù):踢、踩。

③趁:追逐,奔驰之意。汗血:古代良马名。传说日行千里,流汗如血。

④涓涓:流水声。野水:野外小河的流水。晴沙:天气晴朗,河水清澈,阳光

照耀,连水底的沙都可看见。⑤骅骝:名马,千里马。【评解】

这首咏物词,通过对马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感慨。上片写此马当年曾平原踏雪、勇

趁军声。而今却闲度时光,弃置不用。下片写冬去春来,时光如流,不少“骅骝”

骏马,至今犹困盐车。全词含蓄蕴藉,喻意深刻,而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感

慨,也尽在不言之中。渡江云

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

一帘鸠外雨①,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

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愁余。

荒洲古溆②,断梗疏萍,更飘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长疑即见桃

花面③,甚近来、翻致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注释】

①鸠外雨:春雨。②淑:水浦。③桃花面:唐崔护诗:“人面桃花相映红。”

【评解】

此词为伤离念远之作。上片写山阴风景,抒故国之思。一帘鸠雨,几处春耕,客中

逢春,引起对故乡的怀念。下片抒怀忆友。久客他乡,飘萍无定,围羞带减,影怯

烟孤。

别后不仅无书,至今“梦也都无”。全词哀怨缠绵,宛转曲折,清丽雅洁,舒卷自

如。【集评】许昂霄《词综偶评》:曲折如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警动,无懈可击。前三句写山阴临江风景。以

下三句兼状乡居。“隔水动春锄”五字有唐人诗味。

“新烟”四句因客里逢春,回思故园。下阕写客怀而兼忆友。夏闰庵评此词云:“

宛转关生,情真景真。”此等词与屯田、片玉沆瀣一气,不得谓南宋人不如北宋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伤离念远。起写倚楼所见远景,次写倚楼所见近景。

“新烟”两句,念及西河风光之好。“犹记得”两句,念及旧居之适。下片抒情,

纯以咏叹出之。“愁余”四句,叹己之飘流无定。“空自觉”两句,叹己之日愈销

减。“长疑”两句,叹别久无书。末句,就无书反诘无梦,层层深婉。

薛砺若《宋词通论》:他一生最好浪游,曾远上燕、蓟,往来于浙东西,尤留恋心

醉于西子湖畔。他的词极空灵清丽,集中绝无拙滞语。

……如天际浮云,随风舒卷,确能自成一格。

婉约词十六

卢祖皋谒金门

闲院静,独自行来行去。花片无声帘外雨,峭寒①生碧树。做弄②清明时序,料

理春醒情绪。忆得归时停棹处,画桥看落絮。【作者简介】

卢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蒲江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进士,

为军器少监,嘉定十四年,权直学士院。词集名《蒲江词》,有毛刻《宋六十家词

》本,凡二十五首,颇多佳作,能得少游神韵。【注释】①峭寒:严寒。

②做弄:故意播弄。【评解】

这首小令,写惜春伤别情绪。上片写庭院春景。帘外细雨,落花无声。独自徘徊,

寒生碧树。下片抒情。清明时节,风雨无情,忆得归时,画桥停棹,正满眼落花飞

絮,春将尽矣。全词婉秀淡雅,柔媚多姿。表现了“蒲江词”的风格。

孙惟信南乡子

璧月①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声名②总是愁。

尘暗??裘,裁剪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风流,空对梅花白了头。

【作者简介】

孙惟信字季蕃,号花翁,宋代开封(今属河南)人。曾游江南,留寓苏、杭较久。

其生平仅此尚可考证。著有《花翁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十一首。

刘后村曾为其写墓志。【注释】

①璧月:月圆如璧。璧: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②薄?声名:唐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薄?:薄情。

【评解】

此词对景抒情,不胜今昔之感。上片从眼前景物,引起往事的回忆。小楼璧月,听

箫忆旧,天阔似水,阑干霜冷。扬州薄?,总是哀愁。下片抒发感慨。一梦觉来,

三十余载,昔日风流,旧事成空。如今白头,空对梅花。全词风雅自然,婉媚多姿

。哀怨缠绵,饶有韵致。张辑月上瓜洲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①?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

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作者简介】

张辑字宗瑞,号东泽,南宋鄱阳(今属江西)人。有词集名《东泽绮语债》,原为

二卷,今仅存一卷,有《?村丛书》本。他的诗词均衣钵白石,而又效仿苏、辛。

故其词既风雅婉丽,又复“幽畅清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注释】

①神州:指中国,此指京都。【评解】

此词通篇借景抒情,蕴含着无限凄凉感时之意。上片触景伤情,引起了故国之思。

江头新秋,又带来几多新愁。塞草连天,神州何处?写出了对故国的无限忧思。下

片抒发感慨。古今多少英雄泪,都随江水东流去。眼前只有瓜洲明月,江上渔竿。

感时伤事,不尽欲言。全词含蓄蕴藉,感情真挚,委婉细腻,风雅自然。桂枝香

梧桐雨细,渐滴做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悠悠岁月天涯

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萧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又何苦凄凉客里,负

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③尽江湖味,听商歌④,

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注释】

①衣篝:薰衣用的竹笼。②蕙炉:香炉。③谙:熟悉,知道。

④商歌:悲凉低沉的歌。【评解】

此词写秋景,抒客怀。上片言眼前秋色,动人离愁。梧桐细雨,滴碎秋声。紫箫吹

断,夜寒鸿起,悠悠岁月,天涯游子。下片写客中凄凉,辜负了草堂春绿,竹溪空

翠。

落叶西风,吹老尘世。商歌一曲,归兴千里。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全词婉丽风雅

,饶有韵致。周晋点绛唇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长昼无伴,自对黄鹏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研①梨花雨。【作者简介】

周晋字叔明,号啸斋。济南(今属山东)人。周密之父。宋理宗绍定四年宰富阳。

他的词录于周密的《绝妙好词》仅三首,皆清新自然,风调与孙惟信极相近,均系

学少游而少变其音吐者。【注释】①研:通“砚”。【评解】

这首小令,抒写惜春情绪,而能不落俗套。上片抒情。小楼人静,午梦初回,珠帘

高卷,尽放春愁。昼长无伴,独对黄鹂。意境极为优美。下片从眼前景物,透露出

惜春情绪。絮影?香,暂留春住。移舟寻春,新句未成,却是“一研梨花雨”。结

句蕴含着无限情韵。全词写得清新别致,委婉含蓄,辞语工丽,柔和自然。与秦少

游词风相近。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①。叹秦筝②、斜鸿阵里③,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④。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

、涌起弹棋局⑤。消瘦影,嫌明烛。鸳楼碎泻东西玉⑥。问芳踪、何时再展,翠

钗难卜⑦。待把宫眉横云样⑧,描上生绡⑨画幅。

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CD。空掩袖,倚寒竹CE

。【作者简介】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自号竹山。入元后

隐居不仕。有《竹山词》。他的词在宋亡以后,充满着沉痛的故国之思,特别是写

兵乱之后,家破国亡、飘泊流浪的苦况,思想意义较为深刻。其词音调谐畅,炼字

精深,别具风格。【注释】①黄金屋:指南宋临安故宫。②秦筝:古代乐器。

③斜鸿阵里:指秦筝弦柱斜列如飞雁,所以说“斜鸿阵里”。张先《生查子》词:

“雁柱十三弦,――春莺语。”④荆桃如菽:野桃长得象豆一样。

⑤琼台:琼玉砌成的台,这里指宫殿,代表南宋王朝。弹棋:古代博戏。汉武帝时

已有。

⑥鸳楼:酒楼。东西玉:指酒器。见《词统》:“山谷诗:‘佳人斗南北,美酒

玉东西。’”注:酒器也。⑦翠钗难卜:翠玉钗难以占卜伊人踪迹。

⑧宫眉横云:双眉如纤云横陈额前。⑨生绡:薄纱。

CD开元曲:盛唐歌曲。这里借指南宋盛时。开元:唐玄宗年号。

CE倚寒竹: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评解】

这首感旧词,作者以隐喻手法,抒写内心深沉的亡国之恨。上片写梦回故国,叹尘

封秦筝,化娇莺归去,犹认绿窗。

感世局改移,此恨难平。惟有帘外疏雨,灯前瘦影。曲折地透露了亡国的哀痛。下

片以鸳楼碎玉,芳踪何在,暗喻国家灭亡,并以无人解听两宋盛时的音乐为遗憾。

如今彩扇红牙虽在,而人事全非。家国之痛,此恨绵绵。全词曲折缠绵,凄凉哀怨

。辞语精雅,余味不尽。【集评】

谭献《谭评词辨》:瑰丽处鲜妍自在,然词藻太密。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处处飞舞,如奇峰怪石,非平常蹊径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词,极吞吐之妙。发端言梦冷尘扑,是一凄凉境

界。“化作”两句,承上言筝声,仍扣住旧境,语甚奇警。“正过雨”句,顿住,

点雨景。“此恨”四句,叹世局改移,令人恨极而瘦。换头,伤旧游难寻。“待把

”二字,与“怕不是”呼应,词笔曲折,言描画倩影不能逼肖也。“彩扇”两句,

再用曲笔,言知音已杳,物是人非也。末以美人自喻,倍见孤臣迟暮之感。

一剪梅再过吴江①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②,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筝调③,心字香烧④。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注释】①吴江:今江苏县名,在太湖之东。

②秋娘渡与泰娘桥:吴江两津渡名。③银字筝:管乐器的一种。调:弄。

④心字香:杨慎《词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评解】

此词抒写春舟乡愁。上片着意抒写客愁。风雨吴江,一片春愁。留滞津渡之间,无

限飘泊之苦。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下片写离情与乡思。想到家中,调筝焚香,

春光无限。

而今流光似水,又是一年。不知何时才能归家团聚。结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构思新巧,辞语工丽,为古今词家传诵之名句。通篇洗炼缜密,流动自然。

【集评】毛晋《竹山词跋》:竹山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

《四库全书提要?竹山词提要》:捷词炼字精深,音调谐畅,为倚声家之榘?。

刘熙载《艺概》:蒋竹山词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视梦窗较清。

刘文房为五言长城,竹山真亦长短句之长城欤!

沈雄《古今词话》:其词章之刻入纤艳,非游戏余力为之者,乃有时故作狡狯耳。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而

今听雨僧庐②下,鬓已星星③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①断雁:离群孤雁。②僧庐:僧房。③星星:形容头上白发。

【评解】

此词通过听雨,概括写出作者少年、壮年、晚年三个时期不同的感受。生动地反映

出年龄不同,听到雨声时的心情也不同。上片先写少年不谙世事,歌楼听雨,烛昏

罗帐,尽情欢乐时的密意柔情;再写壮年对世事的阅历已深,客舟听雨,断雁西风

,江阔云低,开阔深沉的情怀。下片写“而今听雨”。作者晚年,历尽沧桑,人生

悲欢离合,入眼成空。寄寓僧房,听阶前雨声,一无所动,任它“点滴到天明”。

全词曲折含蓄,意境深幽,耐人寻味。女冠子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花飞到,宝钗楼上①,一片笙箫,琉璃②光射,而今

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③,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④争耍。江

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⑤。

剔残红?⑥,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⑦。吴笺银粉砑⑧,待把旧家⑨风景,写成闲

话。笑绿鬟CD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CE。【注释】

①宝钗楼:本为咸阳酒楼。这里泛指酒楼。

②琉璃:指灯。周密《武林旧事》:“又有幽坊静巷多设五色琉璃泡灯,更自雅洁

。”③暗尘明月:扬起的飞尘遮住了明月光辉。指车马众多。

④蛾儿:即闹蛾,妇人所戴彩花。

⑤“再向天公借”两句:是说谁能再向天公借来旧日的繁华呢?

⑥?(xiè):同“?”,烧残烛灰。

⑦钿车:华丽的车子。罗帕:香罗手帕。

⑧吴笺:吴地出产的笺纸。砑(yà):碾。银粉砑:碾上银粉,使之发光。

⑨旧家:故国。CD绿鬟:黑发,形容年轻。

CE夕阳西下: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开头几句是:“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

风罗绮。”这里是说深夜听邻女唱宋时的元夕词,凄楚之感涌上心头。【评解】

此词咏元夕,抒发感慨。上片先写当年元夕盛况。笙箫嘹亮,灯光明灿。再写“而

今”灯儿零乱,心懒意怯。不胜今昔之感。下片抒发作者的感慨。繁华已随流水去

,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旧日风光,已成梦幻。只待用吴笺银粉,写成“闲话”。

听到邻女唱宋代的元夕词,无限故国之思浮上心头,令人不胜感慨。通篇借景抒情

,思绪缠绵,含蕴无限。【集评】

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张灯,好事家间论雅戏、烟火,花边水际,灯烛灿然,游

人士女纵观,则迎门酌酒而去。又是幽坊静巷,多设五彩琉璃泡灯,更自雅洁,靓

妆笑语,望之如神仙。又云:妇人皆带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

金合蝉,貉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极力渲染,“而今”二字,忽然一转,有水逝云卷、风驰

电掣之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元夕感赋。起六句,极力渲染昔时元夕之盛况。“蕙

花”两句,写月光;“春风”四句,写灯光、中间人影、萧声,盛极一时。“而今

”二字,陡转今情,哀痛无比。时既非当时之时,人亦非当时之人,故无心闲赏元

夕。换头六句,皆今夕冷落景象,反应起六句盛时景象。人悄灯残,此情真不堪回

首。“吴笺”以下六句,一气舒卷,言我自伤往,而人犹乐今,可笑亦可叹也。

张榘青玉案被檄①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霜浓,鸡声淡月,寂寂

荒村路。身名都被儒冠误②,十载重来慢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

江流水,万感天涯暮。【作者简介】

张榘字方叔,南宋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有《芸窗词》一卷,见毛晋《宋六十家

词》本。他的词极清丽流转,为历来词家所称赏。【注释】

①檄:古代官方文书,多作征召、晓喻等用。

②儒冠:儒生戴的帽子。唐代杜甫诗:“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后世泛指读书人。【评解】

此词通过秋景的描写,抒发作者十年仕宦的感慨。上片着重写景。西风乱叶,黄花

羞涩;尘埃满袖,马蹄霜重;鸡声淡月,村路寂寂。此景此情,能无感触!下片着

重抒情。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交集,儒冠误身。【集评】

毛晋《芸窗词跋》:如“正挑灯共听夜雨”(《摸鱼儿》)幽韵不减陆放翁;如“

小楼燕子话春寒”(《浪淘沙》)艳态不减史邦卿;至如“秋在黄花羞涩处”(《

青玉案》)又“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水龙吟》)等语,直可与秦七

、黄九相雄长。洪咨夔眼儿媚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上下,流莺往来,无限**①。绮窗深静人

归晚,金鸭②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③声里,立尽黄昏。【作者简介】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宁宗嘉定二年进士,累官刑部

尚书,翰林学士。端平三年卒,谥忠文,有《平斋词》一卷,见毛氏《宋六十家词

》本。他的词以淡雅见长。【注释】①**:为情所感,若魂魄离散。

②金鸭:金属之鸭形香炉。唐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

重门”。③子规:杜鹃鸟。【评解】

此词通过春景的描写,透露出怀人之情。上片写明媚春景。平沙芳草,又似去年,

绿遍原野。眼前流莺往来,令人无限**。下片抒怀人之情。绮窗深静,盼人速归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思念之情,缠绵真挚。全词构思新巧,景色绮

丽。柔媚含蓄,极有情致。王沂孙眉妩新月

渐新痕①悬柳,淡彩②穿花,依约破初暝③。便有团圆意,深深拜⑤,相逢谁在香

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⑥小,宝帘⑦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⑧,难补金镜⑨。太液池CD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

清景。故山夜永CE,试待他窥户端正CF。看云外山河,还老桂花旧影CG。

【作者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亡

后,与周密、张炎等同结词社。词集名《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他擅长咏

物词,其中寄寓着家国之恨,以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秋蝉哀鸣,充满凄苦

幽怨。【注释】①新痕:一弯新月。②淡彩:淡淡的月色。

③依约:仿佛。初暝:指天刚黑下来。④团圆意:开始有团圆的迹象。

⑤深深拜:指拜月祝祷。李端《新月》诗:“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

闻,北风吹裙带。”⑥一曲银钩:银色帘钩,指一弯新月。

⑦宝帘:这里借指夜幕。

⑧慢:同“谩”,徒然之意。玉斧:相传汉代吴刚学仙时有过失,罚他砍月中桂

树,树随砍随合。(见《酉阳杂俎》)

⑨金镜:指月亮。李贺《七夕》诗:“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斧。”

CD太液池:本汉唐宫内池名,这里泛指宋宫苑池沼。宋太祖时宰相卢多逊有《咏月

》诗:“太液池头月上时,晚风吹动万年枝。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CE故山:故国。夜永:夜长。

CF端正:形容月已正圆。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

溟。”CG云外山河:《酉阳杂俎》说:“佛氏谓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

还老桂花影:一作“还老尽、桂花影。”这两句是说月圆时可以看到故国山河的全

影和桂花的旧影。【评解】

此词咏物而有所寄托,发其弦外之音。上片刻画新月,人月兼写。新痕悬柳,淡彩

穿花。由一弯预示团圆;从拜月暗示心愿;以“画眉”体现离恨;言“最爱”衬其

美艳。

下片对月抒怀。宝帘秋冷,新月难圆。千古盈亏,金镜难补。寄寓金瓯难整之意。

月照山河,遗恨绵绵。通篇于吟风弄月中,透露出家国之恨。犹如清风明月之夜,

传来幽怨凄恻之音。工丽淡雅,毫无生涩痕迹可寻。【集评】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王圣与工于体物,而不滞色香。

王鹏运《碧山词跋》: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宋之杰。

谭献《谭评词辩》:圣与精能以婉约出之。律以诗派,大历诸家,去开,宝未远,

玉田正是劲敌,但士气则碧山胜矣。“便有”三句,则寓意自深,音辞高亮,欧、

晏如兰亭真本,此仅一翻。后半阕蹊径显然。

张惠言《词选》: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

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

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

尊体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千古”。句忽将上半阕意一笔撇去,有龙跳虎卧之奇,

结更高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赋本题,人与月兼写,描摹工雅,若一串牟尼

,粒粒皆含精采。下阕故国之念甚深,“云外山河”,尚留“旧影”,而新亭举目

,朝市全非,纵有吴刚“玉斧”,焉能补破碎金瓯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刻画新月,下片就月抒感。起三句,写新月极

细,“新痕”、“淡彩”、“初暝”,皆不能分毫移动,一“渐”字传神亦佳。“

便有”三句,用李端诗意,言人拜新月。“画眉”两句,体会新月似离恨。“最堪

怜”两句,更特写新月之美。换头句,纵笔另开,词旨悲愤。新月难圆,即寓金瓯

难整之意。“太液池”两句,吊月怀古,不尽凄恻。“故山”两句转笔,望明月之

圆。末句,拍合上句,伤心月照山河,余恨无限。齐天乐蝉

一襟余恨宫魂断①。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②,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

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④,为谁娇鬓⑤尚如许。铜仙铅泪⑥

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⑦,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

。甚⑧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⑨想薰风,柳丝千万缕。【注释】

①宫魂断:传说齐王后怨王而死,尸变为蝉,见马缟《中华古今注》。蝉为宫中王

后魂魄所化,故称为宫魂。②凉柯:初秋的树枝。③调柱:调弄乐器弦柱。

④镜暗妆残:这里暗喻秋蝉。镜暗:一作“镜掩”。

⑤娇鬓:指女子发鬓薄如蝉翼。

⑥铜仙铅泪:指魏明帝拆迁托承露盘的铜人,铜人眼中流泪。铅泪:泪流得象铅水

一样,形容泪水很多。⑦枯形阅世:枯败的形骸还经历着人世的沧桑。

⑧甚:正。⑨漫:徒然。薰风:南风。【评解】

此词明咏秋蝉,暗抒故国沧桑之感。上片以拟人手法,写蝉鸣庭树,深诉离愁。镜

暗妆残,娇鬓为谁!委婉曲折,亦蝉亦人。下片由蝉饮露水联系到铜仙铅泪,暗示

亡国之痛。如今病翼惊秋,枯形阅世,独抱清商,余音更苦。结尾回忆薰风吹拂,

鸣于万缕柳丝的盛时,不胜今昔之感。全词凄凉哀婉,曲折含蓄,闲雅工丽。

【集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家国之恨。……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

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

无痕,碧山胜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