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婉约词十四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264

端木子畴《张惠言《词选》评》:详味词意,殆亦黍离之感耶!宫魂字点出命意,

乍咽还移,慨播迁也。“西窗”三句,写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暗”二句,残

破满眼,而修容饰貌,侧媚依然。衰世臣主,全无心肝,千古一辙也。“铜仙”三

句,宗器重宝,均被迁夺。“病翼”二句,是痛哭流涕,大声疾呼,言海岛栖流,

新不能久也。

“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也。“漫想”二句,责诸臣到此,尚安危利灾

,视若全盛也。

谭献《谭评词辩》:此是学唐人句法。“庚郎先自吟愁斌”,逊其蔚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蝉,盖咏残秋哀蝉也。妙在寄意沉痛,起笔已将哀

蝉心魂拈出,故国沧桑之感,尽寓其中。“乍咽”三句,言蝉之移栖,即喻人之流

徙。

“西窗”三句,怪蝉之弄姿揭响,即喻人之醉梦。“镜暗”两句,承“怪”字来,

伤蝉之无知,即喻人之无耻,真见痛哭流涕之情矣。换头,叹盘移露尽,蝉愈无以

自庇,喻时易事异,人亦无以自容也。“病翼”三句,写蝉之难久,即写人之难久

“余音”三句,写蝉之凄音,不忍重听,即写人之宛转呼号,亦无人怜惜也。末句

,陡着盛时之情景,振动全篇。太白《越中怀古》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

鹧鸪飞”诗,盖上极盛而下极哀,而此则上极哀而下极盛,反剔一句,亦自警动。

高阳台和周草窗①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②。小帖金泥③,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

前梦,奈个人④、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

况游骢⑤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⑥,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

,不见天涯⑦。更消他⑧,几度东风,几度飞花。【注释】①周草窗:即周密。

②玉管:玉制的管状乐器。春葭:春天初生的芦苇。古时为了预测天气,将苇芦

翳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了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

汉书?律历志》)

③小帖金泥:唐代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向家中报登科之喜。(见《卢氏杂记》)

④个人:那个人。⑤游骢:指旅途上的马。骢:泛指马。

⑥银笺:泛指精美的信笺。年华:时光。

⑦不见天涯:苏轼《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以上两

句,反用苏轼词意,是说处处生满芳草,即使登高也望不见天边。指春将残而人不

见。

⑧更消他:禁不起。这两句是说春意阑珊,那里还经得住东风频吹,落花乱舞。

【评解】

此词通过春景的描绘,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上片写初春景色,抒发怀友之情。庭院

还余残雪,轻寒时袭帘幕,而春已来临。一夜相思,只余窗前绮梦,那人却远在天

涯。凄然四顾,但见满树梅花,满地疏影。下片借游骢归雁抒写离愁。

人在江南已为离愁所苦,又何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春意阑珊,更那堪“几

度东风,几度落花”。全词情致缠绵,含蕴无限。【集评】

况周颐《董风词话》: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上半阕是叙其远游未还,悬揣之词;下半阕是言其他日归

后情事,逆料之词。

谭献《谭评词辨》:“相思”句点逗清醒,换头又是一层钩勒;《词品》云:反虚

入浑,如今二句是也。

王?运《湘绮楼词选》:此等伤心语,词家各自出新,实则一意,比较自知文法。

张惠言《词选》:此伤君臣晏安,不思国耻,天下将亡也。

周密原词: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

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凄凄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沤外平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

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碧山与公瑾并负时名,其交友多词坛遗逸,故公瑾

寄词,切时雨停云之感。碧山和之,亦有屋梁落月之思。此词前半首平叙初春怀友

,其经意在后半首以蕴藉之笔,致缠绵之怀。“芳草天涯”句忧生念乱,情见平辞

。结句更有“来轸方遒”之慨。管鉴醉落魄

春阴漠漠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

②细细共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作者简介】

管鉴字明仲,宋龙泉(属浙江)人,有《养拙堂词》一卷,见《四印斋宋元三十一

家词》。【注释】①漠漠:弥漫的样子。唐韩愈诗:“漠漠轻阴晚自开。”

②绿尊:酒尊。【评解】

这首小词抒写惜春情绪。上片从眼前景色写起。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狂恶。

诗人守定花枝,不放零落。表现了一片惜花护花心情。下片抒写伤春情绪。绿尊共

饮,酒醒还愁。说与东风,且莫吹花,不如吹将愁去。结语含蕴无限,耐人寻思。

全词构思新颖,造语精巧,委婉含蓄,优美柔和。

杨冠卿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风紧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

无力,蹙①破远山愁碧。【作者简介】

杨冠卿字梦锡,宋代江陵(属湖北)人。有《客亭类稿》十五卷;

词集一卷,名《客亭乐府》,有《疆村丛书》本。【注释】

①蹙:同“蹴”,踢,踏也。【评解】

这首小令,描绘春景,抒写春愁。暮春季节,风卷斜阳,落红满院,翠钿轻寒,独

倚秋千。结句“蹙破远山愁碧”,蕴含无限情韵。通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风格

和婉,意境优美。汪莘谒金门

帘漏滴,却是春归消息。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争着洛阳春色,忘却连

天草碧,南浦①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作者简介】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宁宗嘉定间曾叩阍上疏,不报。后筑室柳溪

,号方壶居士。有《方壶存稿》及《方壶诗余》二卷,有《疆村丛书》本。他的词

极潇洒明净。【注释】①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评解】

这首小令,抒写暮春怀人之情。上片写暮春景色。牡丹带雨,黄鹂含愁,春将归去

下片抒写怀人之情。眼前春色,使人忘却了连天草碧。南浦桨急,伫立沙头,情思

无限。

本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曲折含蓄,婉媚新倩,精巧工丽。确是一首美妙的短歌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野店残冬。绿酒①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

竿竹,几株松。蓝舆②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

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注释】

①绿酒:美酒。因酒上浮绿色泡沫,故称。②篮舆:竹轿。【评解】

此词写偕友冬日山行的野趣逸兴。小店暂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

几枝幽梅、几竿孤竹、几株苍松,清旷疏朗之气宜人。暮宿孤村,又逢寒风飘絮,

夜雪扑窗。天明后带上渔具,兴致勃勃地去“独钓寒江雪”,有胸中万虑俱息之感

。刘过唐多令

安远楼①小集,侑觞②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唐多令》同柳

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客,时八月十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③,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

④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作者简介】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宋吉州太和(江西泰和县)人。曾经上书朝廷,陈述恢

复中原的计划,未被采用。放浪于江湖之间,曾为辛弃疾之座上客。他的词,有些

专学稼轩,而有些小令则多韵协语俊,婉转多姿。有《龙洲集》、《龙洲词》。

【注释】①安远楼:又名南楼,在武昌。小集:小宴。

②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③黄鹤矶:武昌西有黄鹤矶,上有黄鹤楼。

④浑是:全是。【评解】

从词前小序,知此词是宴席上为歌女而作。描述重过南楼时的心情,且曲折含蓄地

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的忧郁。上片写重过南楼之所见所感。登楼远眺,芦叶满目,流

沙生寒。抚今追昔,时移事异,不胜感慨。下片抒发感慨。昔日游乐地,故人今在

否?欲邀二三知己,载酒同乐,却是“旧江山浑是新愁”,而“终不似,少年游”

。意念深厚,耐人寻思。全词深沉哀婉,吞吐曲折,含蕴不尽。【集评】

继昌《左庵词话》:轻圆柔脆,小令中工品。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精畅语俊,韵协音调。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宋当南渡,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重过能无今昔之感?词

旨清越,亦见含蓄不尽之致。谭献《谭评词辨》:雅音。

李攀龙《草党诗余隽》:“因黄鹤楼再游而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山之感,词

意何等凄怆!”又云:“系舟未稳,旧江山都是新愁,读之下泪。”

先著、程洪《词洁》:与陈去非“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并数百年绝作,使

人不复敢以“花间”眉目限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胜地重经,旧情易感,况二十年之久,故友凋零,

新愁重叠,人何以堪!结句感喟尤深,章良能所谓旧游可寻,而少年心难觅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安远楼小集词,词旨豪逸。起两句点景,“二十年”

一句点时,已极显今昔之感。“柳下”三句,更申言时光之速。“犹未”与“又”

字呼应,尤觉宛转。下片,追忆故人不在,“旧江山、浑是新愁”,缀语亦俊。“

欲买”两句,直抒胸臆,跌宕昭彰。

冯梦华谓龙洲学稼轩,“得其豪放,未得其宛转”。然若此首,固豪放宛转,兼得

稼轩之神者。醉太平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①。翠绡②香?云屏。更那堪酒醒。【注释】

①梦萦:梦魂萦绕。②翠绡:绿色轻纱。绡:生丝织成的绢。【评解】

这首春日怀人的小令,上片描写人物情态。青鬓修眉,态浓意远;小楼调筝,明月

满窗;“春风数声”,情韵无限。下片写相思相忆之情。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翠

绡香?,那堪酒醒。全词轻倩柔媚,曲折有致。【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宋子虚称改之“以气义撼当世,其词激烈”、“为

天下奇男子”。若此调之绵丽多情,《唐多令》之低回善感,颇与《画眉》、《天

仙》诸咏相似,不仅能作豪放语也。

婉约词十七

章良能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①,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作者简介】

章良能字达之,宋代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吴兴。淳熙五年进士,除著作佐郎,

宁宗朝官至参知政事。间作小词,极有思致。【注释】

①碎鸣禽:唐杜荀鹤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评解】

这首咏春小词,语言清浅,喻意较深。上片描绘春光春色。柳暗花明,春满人间,

小阑芍药,雨后鸣禽。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下片抒发韶华易逝,青春难寻的喟叹

。不必沉吟往事,且趁大好春光,登临游赏。旧游易寻而“少年心”已无处可寻矣

。结句含蕴无限,感喟殊深,全词和婉工丽,曲折含蓄,优美动人。【集评】

陈霆《诸山堂词话》:语意甚婉约,但鸣禽曰碎,于理不通,殊为意病,唐人句云

:“风暖鸟声碎。”然则何不曰:“暖风娇语碎鸣音”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景下情,作法明晰,意致清婉。起言春深花发,次

言雨后鸟鸣。“风软碎鸣禽”,用杜荀鹤“风暖鸟声碎”诗。换头,抒及时行乐之

意。“旧游”两句,以转笔作收,倍觉沉痛。李好古谒金门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①。燕子归来衔绣幕②,旧巢无觅处。谁在玉楼③歌舞?

谁在玉关④辛苦?若使胡尘⑤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作者简介】

李好古,南宋末年人,籍贯、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自称“江

南客”。有《碎锦词》。【注释】①红素:花的颜色红白相间。

②衔绣幕:燕子衔泥在帘幕间穿过。③玉楼:华丽的楼房。

④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这里是借指国防前线。

⑤胡尘:外族发动的战争。胡:这里指蒙古族。尘:战争的烟尘。【评解】

这首词通过对中原故土的怀念,抒发作者感伤国事,为国家前途忧虑的思想感情,

同时流露出对**无能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上片写春天到来,燕子寻觅旧巢的

情景,委婉曲折地道出了由于中原沦陷,自己无法返回家乡的悲苦心情。下片谴责

腐朽的南宋统治者,表达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急切心情。全词感情深挚浓郁,宛转

含蓄,设喻新巧,较有感染力。清平乐

瓜洲①渡口,恰恰城如斗②。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③榆柳。面前直控金山

④,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着意,休教忘了中原。【注释】

①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②城如斗:指城形如北斗。③玉关:泛指边塞。

④控金山:是说瓜洲直接控制镇江金山,是东南的要冲。【评解】

作者经过瓜洲时,但见平沙浅草,征途茫茫,有感而作此词。南宋时,瓜洲渡是金

兵南侵的冲要之地。所以这个“乱絮飞钱”的南方小镇,如今已成了从前的边塞玉

门关。

词中说瓜洲南控金山,形势十分重要,作者提醒朝廷诸公加意经营,不要忘了中原

地区。全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工丽精炼。许?喜迁莺

鸠雨细,燕风斜①,春悄谢娘②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②。钏金寒,

钗玉冷④,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⑤。【作者简介】

许?字忱父,海盐(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嘉熙中,居于秦溪,自号梅屋。多与江

湖派诗人交往,诗风亦相近。词共18首,都是小令。

著作有《梅屋诗稿》及《梅屋诗余》。【注释】

①“鸠雨”两句:形容燕子和鸠鸟在斜风细雨中来回飞翔。②谢娘:指思妇。

③暮云:黄昏时天上的云霞。以上两句是说咫尺天涯。两人相隔虽只一重帘子,就

无法相见,不必有断肠人在天涯之叹。

④“钏金”两句:即金钏寒,玉钗冷,形容春寒。

⑤孤负:即辜负。韶华:美好的春光。【评解】

这首闺怨词,上片先从景物写起,细雨斜风,鸠燕飞翔,春已悄然来临。然后写人

,幽居闺中,与心上人一帘相隔,咫尺天涯,不得相会。下片写“金钏寒,玉钗冷

”,独处闺中,辜负了大好春光。幽恨满怀,即使有酒也难消解。通篇清丽宛转,

幽怨缠绵。**花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①,雨窗和泪摇湘管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

,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③,落花吹遍。【注释】

①“一春”两句:是说一春未曾出游,想来湖上已是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②湘管:用湘竹做管的毛笔。③琵琶怨:琵琶奏出幽怨的歌曲。【评解】

这首小词抒发了幽居孤凄、伤春念远之情。上片写春光虚度,独居深闺,西子湖上

,该已是“翠羞红倦,春意阑珊”了。西窗握管,不禁泪洒锦笺。下片写闺中缺少

知音,惟有梁燕相伴。东风不管琵琶传出的伤春相思之曲,仍然将枝头上的花儿吹

落满地。通篇缠绵哀怨,凄切感人。金章宗生查子软金杯

风流紫府①郎,痛饮乌纱岸。柔软九回肠,冷怯玻璃盏。纤纤白玉葱②,分破黄

金弹。借得洞庭春③,飞上桃花面。【作者简介】

金章宗,名?,世宗嫡孙,于大定二十九年嗣位,在位二十九年,《词林纪事》根

据《归潜志》载:金章宗天资聪悟,诗词多有可称者。

其宫中绝句云:“五云金碧拱朝霞,阁楼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

不杨花。”其词有《软金杯》等名篇。【注释】

①紫府:道家称仙人所居。这里泛指宫廷。②玉葱:形容美女之手。

③洞庭春:名酒。亦名“洞庭春色”。【评解】

这首咏物小词,写得很有特色。上片写仙郎风流痛饮,金杯柔软可爱。下片写纤手

斟酒,一杯“洞庭春”,飞上桃花面。全词柔和细腻,曲折有致。吴激人月圆

南朝①千古伤心事,犹唱**花②。旧时③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

梦,仙肌胜雪④,宫鬓堆鸦⑤。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⑥。

【作者简介】

吴激字彦高,自号东山。金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宋宰相?之子,米芾之婿。官

翰林待制。皇统(金熙宗)初,出知深州(今河北省县名)。著有《东山集》。

【注释】

①南朝:一称六朝,即相继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的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个朝代。伤心事,亦作“伤心地”。②**花:词曲名。

③“旧时”三句:系化用刘禹锡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成。

④仙肌胜雪:形容美人的肌肤比雪还白。

⑤宫鬓堆鸦:形容宫中美人的鬓发颜色象鸦羽。故曰“堆鸦”。

⑥“江州”三句:系融化白居易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来。【评解】

此词怀古感事。作者本为宋人,盖有伤于北宋王朝之覆灭,南宋偏安江左,中原恢

复无望。上片痛国家沦陷,下片悲人民流离。南朝诸代,国祚短促,相继灭亡,本

属伤心之事。而统治者不以此为鉴,还在唱《**花》那样的靡靡之音,荒淫无度

,宜其重蹈覆辙之祸。当日中州甲第,久易主人;南国佳人,香消尘梦。商女琵琶

,弹不尽沦落生涯;司马衫袖,湿多少同情眼泪。盛哀之相因,古今所同慨。此词

化用唐人诗句,最为突出。借前人的现成语,写自己的心里话,不独句调浑成,演

唱顺口,亦且由彼及此,悟境殊深。【集评】

《词林纪事》据《容斋题跋》云:先公在燕山,赴北人张总侍御家集。出侍儿佐酒

中有一人,意状摧抑可怜。叩其故,乃宣和殿小宫姬也。坐客翰林直学士吴激,赋

长短句纪之。闻者挥涕。

《词林纪事》引《归潜志》:彦高词集,篇数虽不多,皆精微尽善。

虽多用前人诗句,其剪裁缀点若天成,真奇作也。先人尝云,诗不宜用前人语。若

夫乐章,则剪截古人语亦无害。但要能使用尔。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

其思致含蕴甚远,不露圭角。诉衷情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鸥似雪,水如天。

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①。【注释】①华颠:头上白发。

【评解】

此词写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归心如箭,遂一夜无眠。启程时犹有残月,临

渡时已细雨霏霏。旅途景物,略不关情,盖一心已在思量归家后光景。“童稚”两

句,有“近乡情更怯”之感。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秀樾①横塘十里香,水光晚色静年芳。燕支②肤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

黛远,月波长,幕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作者简介】

金词人蔡松年字伯坚,父蔡靖,官真定判官,遂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累官吏

部尚书,参知政事。进拜右丞相。《中州乐府》云:

蔡丞相镇阳别业,有萧闲堂,自号萧闲老人,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

吴蔡体。著有《萧闲公集》。【注释】①樾:树荫,道旁林荫树。

②燕支:即胭脂。【评解】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金九主百一十八年间,独蔡松年丞相乐府,与吴彦高东山

乐府,脍炙艺林,推为吴蔡体。本词以拟人手法,咏荷抒怀。上片写“水光晚色”

,十里荷香,花如胭脂,叶似翡翠。下片写暮云秋影,月照潇湘。魂逐凌波,西风

夜凉。全词意境清幽,辞语工丽。抒情细腻,婉艳多姿。【集评】

王若虚《滹南集诗话》:萧闲乐善堂赏荷词,“胭脂肤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

世多称之,此句诚佳,然莲体实肥,不宜言瘦。予友彭子升易“腻”字,此似差胜

。刘著鹧鸪天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①怨楼闲。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

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②。翰林③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④忍泪看。

【注释】①羌管:即羌笛。西北羌族之乐器。

②“倒流”句:夸张地写月下畅饮,酒如天河倒流入杯。

③“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此以李白自况。

④吴姬:泛指江南美女。【评解】

雪照山城,玉指生寒。一声羌笛,更引起对江南的怀念。

江南已梅开几度,而人生天涯,鬓发已斑,何堪羁旅之苦,无限怀远之情。“羌管

”与“玉指”相衬,用字工巧。下片写星月之夜,痛饮浇愁,逆想如将万种幽怨诉

之于诗,吴姬亦当和泪而读。与上片掩映,益增凄切。刘迎乌夜啼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①月,归路玉鞭斜。翠镜啼痕印袖

,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作者简介】

刘迎字无党,号无净居士,东莱(今山东掖县)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因荐书封

策,为当时第一。明年登进士第。官豳王府记室,改太子司经。金显宗特亲重之。

有诗文乐府,号《山林长语》。【注释】

①章台:秦、汉宫名。此外当指妓女所居。【评解】

此词委婉地写出了春夜怀人的幽思。上片借景抒情。离恨萦怀,梦魂长绕,柳色青

青,月照梨花。眼前景色,撩人春思。下片着意抒怀。啼痕印袖,醉墨笼纱。偶然

相逢,不尽欲言。结句“春思入琵琶”,给全词增添无限情韵。【集评】

徐?《词苑丛谈》:中州乐府,颇多深裘大马之风。唯刘无党《乌夜啼》云云,风

调仿佛谢无逸《南乡子》后半阕。才人之见,殆无分手南北也。王庭筠谒金门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①错。尽做②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瘦雪一痕墙角。青

子已妆残萼③。不道④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作者简介】

王庭筠字子端,河东(属山西)人。金大定十六年举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工诗词

,书画亦精美。自号南华山主,或称黄华老人。著有文集四十卷,今佚。《中州乐

府》收其词12首。【注释】①浑:都。②尽做:尽管。

③“瘦雪”二句:形容花被风吹落,如雪残存,而青子已装点余萼。

④不道:不料。【评解】

这首词,首句以双鹊报喜,几番出错起兴。“尽做”句,退一步说,愈见旧思新愁

无法排遣。所谓新愁,即下片所言春残花尽,而风犹不止。“不道枝头无可落,东

风犹作恶”,给全词增添无限意。【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唯王黄华小令,间涉幽

峭之笔,绵邈之音。《谒金门》后段云:‘瘦雪一痕墙角……’歇拍二句,似乎说

尽‘东风犹作恶’。就花与风之各一面言之,仍犹各有不尽之意。‘瘦雪’字新。

”赵可凤栖梧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梢。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①。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②

。【作者简介】

赵可字献之,山西高平人。金贞元二年进士。官至翰林直学士。风流有文采。诗,

乐府,皆传于世。著有《玉峰散人集》。【注释】

①“翠色”句:言远山如翠眉,在若有若无之中。

②西河道:即河西走廊,今甘肃省黄河以西一带。【评解】

此词即今所称《蝶恋花》调之正体。宋人作此调者,以东坡“天涯何处无芳草”一

阕最有情味。赵可此词,首句与下片均从山色着墨,令人恍觉“秋容”竟是山容。

东坡词结句“多情却被无情恼”,人在词外;此首结句“酒阑望断西河道”,人在

词中。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淅江①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②。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③

里,又不与、巢由④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⑤。扰扰⑥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

鼎山林⑦,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清镜晓,白发又添

多少。【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宣宗兴定五年中进士,历

任金朝南阳等县县令,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回乡从事著述,编纂了

金代史料《壬辰杂编》和金诗总集《中州集》。他的词多取法苏辛豪放之风,亦不

废婉约风格。在金词中,其成就较高。有《元遗山诗集》、《遗山乐府》。

【注释】①淅江:即今河南淅川。②高鸟:暗指高人隐士。

③麒麟殿:即麒麟阁。汉宣帝曾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于其

上。④巢由:巢父,许由,皆古之高士。⑤吟啸:悲慨声。⑥扰扰:纷扰。

⑦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山林,指隐逸。【评解】

这是一首抒怀词。上片先写对故国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

次言对功名仕宦有味同嚼蜡之嗟;再写隐显莫是,啼笑皆非的矛盾心情。下片叹时

光流驶,马足车尘,青春消尽;山林钟鼎,事无了期;夜雨秋虫,残灯独对;晓添

白发,对镜生愁。俯仰两间,怅恨何已;全词除“四壁”两句正面写景外,都属叙

事、抒情。文笔婉曲,有行云流水之妙。【集评】

张炎《词源》: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虞美人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①,内家②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只除苏小③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注释】①宣和名笔:北宋宣和年间的名画。宣和:宋徽宗年号。名笔:

名画家的手笔。②内家:皇家。③苏小:钱塘名妓。【评解】

此词咏美人图。上片写槐阴清昼,入座春风。美人图子,宣和名笔。下片对画中人

的咏叹。莺燕纷飞,粉淡花瘦。而凤钗斜插,苏小风流。全词委婉含蓄,意境清幽

。【集评】陶宗仪《辍耕录》:元遗山先生所作《虞美人》,亦蕴藉可喜。

段克己渔家傲

诗句一春浑①漫与,纷纷红紫②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

语。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

昏雨。【作者简介】

段克己字复之,号遁斋。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人。金朝进士。入元不仕。著有《

遁斋乐府》一卷。【注释】①浑:简直。全。

②红紫:指落花。或当另有寄喻。【评解】

此词从眼前春景,抒写惜春情绪,寄喻无限故国之思。上片写暮春时节,柳丝飞絮

,落花成尘。栏干倚遍,空无一语。

惆怅满怀,无处诉说。下片春归无处寻觅,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伴人住。春雨绵

绵,直到黄昏。全词思绪缠绵,宛转工丽。含蓄蕴藉,寄喻殊深。结尾一句,为全

词增添无限情韵。完颜?朝中措

襄阳①古道灞陵桥②。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霜清玉塞③

,云飞陇首④,风落江皋⑤。梦到凤凰台⑥上,山围故国周遭。【作者简介】

完颜?字子瑜,金世宗之孙,越王之长子。据《归潜志》云,?虽系贵族,而一室

萧然,琴书满案。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自号樗轩老人。其诗号《如庵小藁》。

【注释】①襄阳:今湖北襄樊市。②灞陵桥:在陕西西安东。

③玉塞:玉门关。④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⑤江皋:江边。⑥凤凰台:在江苏南京。【评解】

此词实为怀古之作。词中所举襄阳古道、灞桥、玉塞、陇首、凤凰台,均是前人送

别、登临、歌咏之地,故怀古情调极浓。上片末二句用苏轼词语,下片末句用刘禹

锡诗语,均不露凑泊之迹,反增高古。【集评】

《中州集》:密国公?,百年来宗室中第一流人物也。少日,学诗于朱臣观,学书

于任君谟。遂有出蓝之誉。文笔亦委曲能道所欲言。无名氏浣溪沙

五里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①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陕

灼②,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注释】

①橹、棹:均为划船工具。②陕灼:即陕输,亦即闪灼,不定貌。【评解】

此词上下片均以“是船行”作断语,描写舟行时心理上之错觉。上片言顺风张帆,

风力虽微,借水流之势而船自行。

下片言如山逆舟行方向而进之幻觉,更为乘舟者所常有,故读来倍觉亲切有味。

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千古武陵溪①上路。桃源②流水潺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惊梦破,青鸟③唤春

还。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栏干。紫箫④明月底,翠袖暮

云寒。【作者简介】

张宏范字仲畴,定兴(今河北定兴县)人。元朝中统初,授行军司马。累官镇国上

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事。

能文善武,兼擅诗词,为元朝武将中不可多得者。【注释】

①武陵溪:泛指清净幽美,避世隐居之地。

②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

③青鸟:《山海经》中西王母所使之青鸟。后来借指使者。

④紫箫:紫色箫。戴叔伦《相思曲》:“紫萧横笛寂无声。”【评解】

此词抒情气氛极浓。武陵路上,依然桃源流水。仙侣去后,留下绵绵相思。虽然黄

鹂惊梦,青鸟唤春,而旧游安在!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眼前唯有苍烟一片,荒山横目,玉人何处!结尾两句,情思

缠绵,余意无限。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宛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集评】

《古今词话》:风调不减晏小山。

《梅墩词话》:录仲畴《临江仙》词,以见元之武臣有能词者。顾德辉青玉案

春寒恻恻春阴薄①。整半月,春萧索②。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

语罢双飞却。红入花腮③青入萼。尽不爽④,花期约。可恨狂风空自恶。

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作者简介】

顾德辉,一名阿瑛,字仲瑛,元代昆山(江苏昆山)人。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

行省属官,皆不就。避张士诚之召见,断发庐墓,自称金粟道人。

《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著有《玉山草堂集》。

【注释】①恻恻:凄清。薄:侵迫。②萧索:萧条,冷落。

③花腮:即花靥。④不爽:不失约,不违时。【评解】

半月春阴,一朝放晴,幽鸟对语,双双飞去。全是眼前景,拈来却涉笔成趣。花虽

开罢、结实,绿肥红瘦,不爽季节之序,但狂风可恶,岂欲尽数吹落?南唐后主《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晚来风”,为此词末四句所本。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顾仲瑛《青玉案》歇拍“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

一阵,难道都吹落”云云。即坠元词藩篱。再稍纤弱,即成元曲矣。元明人词不无

可采,视抉择何如耳。蝶恋花

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郯云台为之心醉。口

占戏之。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

过眼韶华①浑有几。

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枉杀云台标内史,断肠②只合江州死。【注释】

①韶华:美好时光。②“断肠”句:用白居易《琵琶行》诗意。【评解】

这是一首在宴饮游乐中即席所赋之词。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上片着意描绘春景。

桃花水暖,春江泛舟,四面青山,白云环绕。美景良辰,助人游兴。下片着意写人

。佳人玉手,笑理琵琶;云台内史,为之心醉。此词虽为戏作,不难看出作者出色

的艺术才能。【集评】

《古今词话》:顾阿瑛好游,每出必以笔墨自随。一日,饮于张氏楼,口占《蝶恋

花》戏郯云台云云,一时争传唱之。曾允元点绛唇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①纱窗晓。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②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作者简介】

曾允元字舜卿,号鸥江,元江西太和人。生平事迹不详。【注释】

①梦转:犹梦觉。②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饯别、暂歇之处。

【评解】

此词写闺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一夜东风,原应罗愁织恨,而词中却说“枕边

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往往引起人们叹春惜花,无限感伤,而

词中偏说“只有归时好”。在即将结束羁旅生活、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道上

的芳草也在分享着他内心的喜悦。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曾鸥江《点绛唇》后段云:“来是春初……只有归时好。”看

似毫不吃力,恐南北宋名家未易道得,所谓自然从追琢中出也。

刘铉蝶恋花送春

人自怜春春未去,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只道送春无送处,山花落得红成路。

高处莺啼低蝶舞。

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付与光阴相客主①,晴云②又卷西边雨。【作者简介】

刘铉字鼎玉。生平事迹无考。见《元草堂诗余》。【注释】

①相客主:即互为客主。此句意谓对于光阴来说,春去夏来,犹如送往迎来,客主

易位。

②“晴云”句: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句

即暗用其意,谓春去亦非无情。【评解】

这是一首送春词,却无惯常的伤感情绪。开篇即说人自怜春而春实未去,它被留在

萱草丛中、石榴花间;继又说送春无处,而山花落红即其归处,似乎巧妙地解答以

往诗词中“春归何处”的疑问。下片更以莺啼蝶舞、日长燕语,谓夏之代春看似无

情,实却有情。处处别开生面,给人以新鲜之感。乌夜啼石榴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①。

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②茜裙③初染一般同。【注释】

①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犹如。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评解】

春去夏来,落红无数。而石榴花却在此时怒放,暮雨晓露,绿叶愈加玲珑剔透,新

花更是如茜初染,勃发出无限生机。末句“初染”与首句“残红”相对应,时序荏

苒之意宛在。

婉约词十八

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①小亭台,薄②有山花取次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④;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⑤,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作者简介】

虞集字伯生,号邵庵,又号道园,江西崇仁人。宋宰相虞允文五世孙。元成宗时任

国子助教。累官翰林直学士。是当时文坛大家,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学古

续录》。【注释】①南阜:南边土山。②薄:少。③取次:任意,随便。

④熊少府:虞集好友,生平不详。⑤衔环:此处指饮酒。【评解】

此词为作者晚年回乡后所作。上片先写家乡南阜有小亭台,山花取次开放,婀娜多

姿,因此邀请好友前来游赏,不要辜负大好春光。“多情”一词,道出了彼此间深

厚的友谊。

“晴也须来,雨也须来”,表示了邀请之恳切。下片劝好友到来之后,可以开怀畅

饮,随意踏青。若待天晴之后再来,则“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已经时过境迁了

。全词通俗平易,流转自然。感情真挚,清新雅洁。风入松寄柯敬仲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①。书诏许传

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②水?③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

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注释】

①骖:同驾一车的三匹马。这里泛指马。

②泮:溶解。《诗?邶风》:“士如归妻,迨冰未泮。”③?:揉搓。【评解】

陶宗仪《辍耕录》云:吾乡柯敬仲先生,际遇文宗,起家为奎章阁鉴书博士,以避

言路居吴下。时虞邵庵先生在馆阁,赋《风入松》词寄之。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

刻。

全词抒写了对柯敬仲的敬爱。“杏花春雨江南”乃词中名句,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通篇和婉清雅,辞语工丽。【集评】

《归田诗话》:虞邵庵在翰林,有诗云:“屏风围坐鬓毵毵,银烛烧残照暮酣。京

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又作《风入松》词云云,盖即诗意也。但繁简

不同尔。曾见机坊以词织成帕,为时所贵重如此。张仲举词云:“但留意江南,杏

花春雨,和泪在罗帕。”即指此也。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名园花正好,娇红?白①,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为试铝霜。诗

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②。茫茫。一年一度,

烂漫离披③,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

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④。【作者简介】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元武宗至大年间,官翰林学士。追封

临川郡公。学者称草庐先生。【注释】①娇红?白:形容百花繁茂。

②疏狂:狂放不羁貌。③离披:散乱貌。

④潘令河阳:晋潘岳,为河阳令。后世泛指妇女所爱之男子。【评解】

这首送春词,虽对春光无限眷恋,却无伤春情绪。上片写名园百花盛开,娇红?白

,争荣斗艳。诗朋酒伴,不负大好春光,秉烛夜游。下片写春去茫茫,一年一度。

但令莺燕不怨,任蜂蝶飞过东墙。结句新颖,情韵无限。通篇工丽典雅,和婉含蓄

,为历来词家所称赏。【集评】

《词苑》:吴草庐以理学名,其和揭浩斋《渡江云》,流传一时。

张?夺锦标七夕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①。冉冉②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谁念文园

③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忍记穿针④亭榭,金鸭香寒,玉徽⑤尘积。凭

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听窗前、泪雨浪浪⑥,梦里檐前犹滴。

【作者简介】

张?字野夫,号古山,元代邯郸(今属河北)人。官翰林修撰。工词,著有《古山

乐府》。【注释】①拭:抹,擦。②冉冉:慢行貌。

③文园:指司马相如,他曾为孝文园令。这里作者借以自指。

④穿针:《荆楚记》:“七夕妇女穿上孔针以乞巧。”⑤玉徽:琴名。

⑥浪浪:流貌。【评解】

此词咏七夕。上片遥念仙侣欢会。先写新秋夜色。凉月横舟,银河浸练,碧空如洗

次写双星相会。桥倚高寒,鹊飞碧空,绵绵离恨,欢情几许;千秋今夕。下片抒发

感怀。

夜色沉沉,独感岑寂,回忆昔日,亭榭穿针,金鸭香袅。而今玉徽尘积,新凉半枕

。窗外泪雨,檐前犹滴。不禁感慨万千。

全词构思精巧,抒情细腻,情景交融,真挚感人。萨都剌小栏干

去年人在凤凰池①,银烛夜弹丝。沉水②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

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澹,独自倚栏时。【作者简介】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元泰

定四年中进士。擢御史于南台,后为河北廉访司经历。著有《雁门集》。

【注释】

①凤凰池:亦称凤池,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

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唐、宋诗文中,又多以凤凰池指宰相。

②沉水:沉香的别名。【评解】

这是一首抒怀小词。通过今昔对照,抒发感慨。上片回忆过去的生活境况。银烛弹

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绣帘低垂。下片写眼前情景。冷落江南夜,心事无人知

。杨柳风柔,海棠月澹,独自倚栏。意境清幽,耐人寻味。【集评】

张宗?《词林纪事》引《词苑》:天锡《小栏干》词,笔情何减宋人。

张翥陌上花有怀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①尽倦邮荒馆。绿笺②密记多情事

,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③,水流云散。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

,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

不成便没相逢日④,重整钗鸾筝雁⑤。但何郎⑥,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作者简介】

张翥字仲举,晋宁(今江苏武进)人。元初,以隐逸荐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学士

承旨。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其词婉约风流,在浅深浓淡之间,号称绝唱。有《

蜕岩词》二卷。【注释】①谙:熟悉。

②绿笺:即绿头笺,是一种笺首饰绿色的纸。③莺燕:借指歌妓。

④“不成”句:不信没有重逢的日子。

⑤钗鸾筝雁:指梳妆与弹筝。钗鸾:即鸾钗,钗之珍贵者。筝雁:乐器。

⑥何郎:指何逊。【评解】

这是一首怀旧词。上片写岁暮归来之所思。先写岁暮归来,次写追思旅况。再写过

去笔记,“一看一回断肠”,不忍重看。末写旧游星散,无从联系。下片写所眷恋

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