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中国知识分子(二)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490

在1966年开始的无产阶级*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又一次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被革命的对象,在社会上被公开地称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程蕙芳的公公是一位历史学老教授,老教授在家里也批判中国知识分子,这并不全是为了顺应*的潮流,其实老教授也是按着自己的一些学术观点来发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看法。在这次家庭讨论会上,老教授抒发着他个人颇有学术性的观点,他说:

“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开始注重选拔人才,从知识分子中选出优秀人才来治理国家,这当然是进步的举措,可是也因此而形成巨大的弊病。在中国早期的科考制度使得广大普通平民也可以通过‘学而优则士’的道路走上仕途,参与治理国家,所以在中国早期和中期的封建社会里人才辈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较快,社会财富逐渐积累,中国是领先与世界各国。可是中国的科考制度长时期经久不变,也逐渐地变得很腐朽,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学而优则士’是经典儒家学说的理念,中外学者都很推崇,但是只有在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环境之下,才能产生真正的学术和学者,可是在一花独放的环境之下产生的‘学者’,其学术性就值得令人怀疑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就成为儒家学说一花独霸的天下,儒家学说指导国家政权机关一切工作,儒家学说蜕变为儒教,儒教思想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和角落,指导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就是说在中国开始进入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中国的科考制度完全被儒教所垄断,科考制度就形成了儒教的宗教学院,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成为儒教的虔诚教徒。在政教合一体制开始阶段,也就是在汉朝和唐朝,这种体制还是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可是**独裁必然导致**黑暗,科考制度逐渐变得保守僵化和腐朽不堪,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就是在宋朝以后,科考制度已经不能实现选拔优秀人才的重任。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们,他们只能背诵儒教的经典经文,并不能去认真研究学问,很少有人去过问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科考制度反而将中国的读书人都培养成为废材。科考制度将中国知识分子培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黑恶势力,使得中国的儒家学说和中国士大夫阶层合为一体,积极有效地维护着中国独裁**的封建制度,忠心耿耿地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他们当然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作用。从秦汉时代开始,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就结束了,中国文化光辉灿烂大发展的状态被扼杀了,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了,中国逐渐进入了政教合一的黑暗中世纪。”

儿子和媳妇听了之后更是大吃一惊!媳妇说:

“爸,我可只是听说欧洲曾经进入政教合一的黑暗中世纪,还从没听说中国也进入了政教合一的黑暗中世纪啊!”

老教授说;

“其实西方欧洲和东方中国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基本相似的,都有古代的灿烂文明发展,都有政教合一的黑暗中世纪时代。在近代,欧洲产生了新文化运动,那是代表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运动,欧洲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将欧州封建势力的意识形态基础彻底摧垮,随之欧洲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欧洲特别是西欧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发达社会。可我们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就是‘五四运动’来之既晚又搞得很不彻底,所以中国的封建势力还很强大,所以中国就不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发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老教授又接着谈论中国知识分子,他说:

“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当官就是第一需要,可以说在中国,大多数士大夫官员,要说他们都丧尽天良,他们一些人也许会感到冤枉。可他们都没有真理的观念,经常要昧着良心办事,花天酒地的享受,为自己升官发财都是不遗余力,这样来说他们一点也不过分。我们暂且不谈那些丧尽天良的狗官,就连那些极少数的被后人称道的知识分子,比如就像李白、杜甫那样具有人民性的伟大文学家都是官儿迷,他们一辈子都是处心积虑地想当官儿,而且都是一心想要当大官儿,可惜他们一辈子都未能当上大官。而白居易和苏轼等人都当上了大官儿了,于是他们就都是姬妾成群、花天酒地。白居易曾经做过京官,后来因为受到官场的排挤又离开朝廷做地方官,他在作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时曾经为地方做过一些好事,比如兴修水利等等,受到老百姓的称颂。白居易在《长恨歌》等诗中将时政的弊病批评得颇为深刻,也在《秦中吟.轻肥》等一些诗中揭露官场的**和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是一位具有人民性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

“可是白居易是进士出身,身为朝廷命官,官居正四品,相当于省部级的官员,他属于士大夫阶层的统治阶级成员。白居易虽然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指责封建统治阶层的骄奢淫逸,可是他自己的私生活就是放荡而奢华,他曾经用一些诗来描写他吃喝玩乐的生活情景。”老教授说着就在书案上拿出一本诗集,他吟诵起来: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菱角报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余兴,醉卧独吟哦。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这诗中的菱角、谷儿、红绡、紫绡,都是白居易的姬妾。在许多姬妾之中,白居易最贴身的姬妾当属樊素、小蛮、春草,白居易还用这样的诗句来描写他所最喜爱的两个姬妾。”

老教授又在吟诵着:

樱桃樊素口

杨柳小蛮腰

黛青描画眉

凝脂若雪肤

回眸一笑过

倾国倾人城

“樊素能歌,小蛮善舞,她们二人是白居易最为喜爱的姬妾。可是在封建士大夫官员的深宅大院里,姬妾们都是买来的女**仆,主要是作性服务,所以她们年长色衰之后就要被淘汰,就要换一批年轻貌美的新女奴。在樊素和小蛮因为年长色衰而要离去的时候,白居易还表现出颇为伤感而怜悯的心情,他还写诗有:

两支杨柳小楼中,

?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

世间应不要春风。

“在诗中所说的两支杨柳,就是白居易最宠爱的两个贴身姬妾樊素和小蛮,但是她们已经年长色衰了,她们也不得不离去。但是她们已经是被官宦人家所奴役和玩弄过的女人,已经失去青春的年华了。她们在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里,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也喜欢那种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的生活方式,这些可怜的女人们离开那些豪宅深院,也就几乎是走到她们生活的尽头了,┅┅。在《红楼梦》这部小说里描写过,当丫环们要被主人辞退时,她们宁肯去自杀,也不愿意离开。即便是离开了,其生活下场也是很悲惨的。”

老教授颇有兴致地讲了这些之后,停了一下。儿子颇为气愤地说:

“原来这白居易也是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可是在教科书中还将他说成是爱人民的大诗人。”

老教授白了一眼儿子,继续说:

“但是像白居易、李白、杜甫、苏氏三杰等人就算很有进步意义的文人了,他们还算是有些良心,还知道体恤百姓疾苦,他们写了许多诗来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糜烂;在他们诗中还批评时政,同情那些遭受苦难的老百姓,揭露社会的不公,所以他们就是一些值得后人称道的文人了。可是白居易当了高官,虽然不能像皇族权贵那样‘酒池肉林’的荒淫无度,可是白居易也享受优厚的俸禄,还有其它灰色收入,他也成为人上人,他也要尽其所能地享受。所以他们认为皇恩浩大,他们死心塌地地忠于皇帝。虽然他们也知道封建社会已经很腐朽了,可是他们还要想方设法极力维护封建社会制度。

“白居易认为社会上的不平等是理所当然的,有些人就是天生高贵,老百姓就是天生低贱。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逼得一位歌姬去自杀殉夫,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黄金不惜买娥眉,

捡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

一朝身去不相随。

原来有位能歌善舞的徐州名姬关盼盼,为一位张将军以重金纳为妾室,他们夫妻恩爱,可是不久张将军就去世了。关盼盼一个年轻女子已经孤灯守节十年,这是何等的艰难啊?!可这时关盼盼却收到白居易托人送来的这首诗,诗中明显是责难关盼盼,说她没能相随亡夫而去。当关盼盼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之后,她立刻悲哀地大哭一场,然后就绝食十天而亡,一位多才多艺的年轻弱女子就被黑恶的封建势力所扼杀,而白居易就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在那样极不平等的社会,一个风尘女子死去了,本来算不得什么事情,可白居易还是具有一定的开明思想,当他闻听关盼盼读诗自杀殉夫之事,他又非常后悔和内疚了。若干年后白居易在洛阳香山隐居,他觉得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他身边的两名心爱姬妾就是樊素和小蛮,据说白居易就是担心她们也走上关盼盼的不幸之路,所以就将他们都遣散了,可这实质上又是害了她们,┅┅。

像白居易这等文人,都是儒家思想的虔诚信徒,三纲五常思想根深蒂固,可恶的男权主义竟然在白居易的心中也是如此深重。这里还要强调,像白居易这样的士大夫官员还算是比较开明的、比较好的,而绝大多数当上了官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他们就更为心黑手狠、自私自利,他们就是昧着良心,将效忠君主和个人的荣华富贵密切结合,这些无耻的文人有奶便是娘,他们残酷地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全心全意站在皇帝和封建朝廷一边,甘心为其效犬马之劳。总的来说中国知识分子是封建制度的奴才,不能起到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变革发展的积极作用。”

老教授停下来喝了两口茶,这时儿子接下来说:

“中国经历着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就是政教合一的黑暗社会,中国知识分子官员们处于统治阶层,都是在尽其所能地维护这种**独裁的封建体制。”

老教授点点头,又接着说:

“在世界上还有和中国的情况相似的许多文明古国,古代的奥斯曼帝国是穆斯林国家,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紧靠欧洲,可是它坚持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印度也是坚持政教合一意识形态的国家。到了近代,这些具有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国家,都不肯接受自由、民主、平等的进步理念,所以他们都停止了继续向前发展的步伐,都是逐渐成为落后国家。”

老教授又喝了一口茶,他话锋一转,讲起了欧洲:

“可是欧洲的知识分子就有根本地不同了,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就没有科考入士为官的仕途之路,所以欧洲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都是专心致志地去认真研究学问,他们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医学等各种学术领域。欧洲都是世袭贵族来统治国家,多数知识分子们没有资格具有当官的yu望,所以他们就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责任,所以他们就一身轻松,他们就能够用完全客观的态度去追求真理,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和宇宙自然的奥秘。也就是说欧洲的知识分子们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主要的精力是认真地研究学术,去认真地追求真理。相比之下,中国的所谓知识分子们只是权势和利益的崇拜者,他们所追求的只是仕途之路,一心想要当官做老爷。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知识分子所制造形成的,可是在秦朝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所制造的意识形态只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欧洲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权是一种黑暗腐朽制度的产物,他们抨击这种腐朽的社会制度,他们勇敢地举起战斗的火炬,无所畏惧,用鲜血和不懈地斗争创造了他们人生的伟大意义。从十四世纪开始,欧洲的知识分子就投入了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对政教合一、独裁**的黑暗封建制度发起了伟大的批判。

“欧洲和中国都是经过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可是在欧洲从十四世纪开始,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首先是在意大利的许多具有相对独立行政地位的城邦,比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许多城市,那里自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突破性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使得政治比较相对开放了,社会上有一定的言论自由。一些知识分子们对这些新生事物立刻就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他们就形成了所谓的人文主义思想学派,这些代表新生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们掀起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开始,又发展到西欧各国,到了十六世纪,这些人文主义思想学派的知识分子们将整个欧洲带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鼎盛时期,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保守势力的意识形态基础。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又可以称为欧洲的新文化运动,欧洲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是欧洲文明的灿烂辉煌时期。可是进入中世纪之后,欧洲进入了政教合一的黑暗统治,教会的封建思想教育禁锢着广大人民的思想,广大人民被愚弄,过着愚昧无知而贫穷落后的生活,教皇、君主和统治阶层过着豪华而堕落的腐朽生活,整个社会****而停滞不前。可是到了十四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地区随着自由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给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温床和条件,应运而生出现一些代表资本主义新思想的学者,譬如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哈维、培根、┅┅等等。这些欧洲的知识分子们,他们是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结合体,组成了人文主义学派,他们共同的对立面就是欧洲的封建教会和政教合一的腐朽统治势力。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包括一些出自教会的神职人员,他们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向顽固保守的封建教会势力发起挑战,无情批判政教合一的黑暗腐朽,深刻地揭露封建教会的反动本质。人文主义的思想家要求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那种辉煌灿烂和自由发展的文化环境。

“其中有旦丁等文学家们,用他们的文学作品无情揭露封建教会的腐朽和愚昧;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等科学家们指出封建宗教的宇宙观是错误的,宇宙并不是以地球为中心,他们不顾封建教会以死亡相威胁,坚持认为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而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等等。人文主义学派要求给人民以自由、平等和个性尊严;提出追求真理,用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并且为人类造福;提出以人为本,宗教应该尊重人性。一些人文主义艺术家宣扬人性化,他们的文艺作品更贴切地反映出以人为本的进步思想,强调要着重描述现实人的生活。他们摒弃了古典神像的呆板和枯燥,他们将十字架上的耶稣画成痛苦扭曲的样子;将圣母玛丽娅画成面貌靓丽而温情,她没有头上的光环,更像一位普通人的年轻母亲;他们雕塑的男性神像不单是体形健美,面貌英俊,而且还大胆地塑造了男性的生殖器,这显然是与中世纪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相对抗。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仅是要求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自由发展环境,实质上文艺复兴运动是代表新生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他们揭露并且要推翻腐朽黑暗的封建制度,要求建立自由、民主、平等和法制的新社会。欧洲的知识分子们首先吹响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号角,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革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动摇并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基础,于是欧洲就立刻快速地向前发展了,这就是欧洲知识分子的伟大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