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缅印公路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95

进入1946年夏天,大批国民党部队进驻长春市,报纸和电台大肆宣扬,称他们为**或者中央军,并且介绍中央军新六军和新一军,他们都是抗战时期立有战功的中国政府军。东北老百姓又看到自己国家的军队了,看到这些装备精良、威武整齐的军队,这是自己国家的正规军队,老百姓都对中央军表示热烈欢迎、十分亲近。中央军新六军首先进入长春,还组织了入城游行仪式,这些官兵们穿着美式军装,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美式武器,这支队伍经过主要闹市区时,还有一些学生和群众挥动着手中的小旗,喊着欢迎口号。一位胖子军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有人说那是个大官,有人说那个骑马的胖子就是中央军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这些官兵们都是南方人,长得矮小精悍,说着哩啦哇啦的听不懂的南方话,东北人称他们为南方蛮子。初到长春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他们的军纪严明,表现出很有素养,爱护百姓样子。可是后来国民党军队又迅速扩军,国民党军队的素质和军纪就越来越糟糕了。

1946年长春市在表面上还算繁荣,由于大批国民党军队到来了,长春市的娱乐场所立刻兴旺起来,所有的饭店、酒吧、舞厅、赌场、妓院等娱乐场所都充斥着国民党军官。上海路饭店具有日本特色的服务,生意也是格外兴隆起来。

一天几位国民党下级军官来到上海路饭店。其中一位青年军官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英姿勃勃,挺拔的身材穿着美式军官服,显得更是威武而潇洒、气度不凡。他叫刘振武,是一位二十六岁的湖南人,是国民党中央军新一军三十八师的一个营长,后来就是这位青年军官将樱子姑娘从上海路饭店这个火坑里救了出来,他们演绎了一段颇为其库尔坎坷的爱情故事,故事的最后是以悲剧结局,她们留下一个可怜的女儿。

这几位青年军官都在新一军服役,新一军曾经是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印度,这几位青年军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同日军进行过殊死拼杀,新一军在缅甸打败了日军,打出了中**队的军威,他们的英勇战绩扬名世界。

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太平洋各岛国,这些地区原来都是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的殖民地。可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英、美、法、荷在亚洲的的殖民地被日军侵占,在那里日军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美、荷的军队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1942年,继香港的大量英军投降后,又有八万英军在新加坡被日军包围,日军切断了英军的水源,英军陷入了绝境。一天英军司令玻西瓦尔爵士来到日军司令部,那位显得又矮又胖的日军将军就是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他穿着军大衣,巍然地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山本将军并没有给玻西瓦尔将军让个座位,又高又瘦的玻西瓦尔司令,只好面对着山本五**将,站在那张桌子前面约两米多远的地方。英军司令玻西瓦尔将军说:

“我代表英军来和将军阁下谈判。”

“我们不想和你们谈判,而是要你们立刻投降!”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蛮横地用英语回答。山本五**将曾在美国留学,专门学习军事。

“我们想和你们谈一下条件。”波西瓦尔将军态度低调,还在继续恳求地说着。

“我再说一遍,我们不想和你们谈判!”山本五十六将军斩钉截铁地继续说:“现在你只要回答一个字!是不是投降?!”山本的语气愈发强硬。

这位蓝眼睛高鼻子的英国将军、玻西瓦尔爵士停了一会儿,终于垂头丧气地说了一个英文单字:

“投降!”

1942年2月在新加坡被困的八万英军,再加上刚来增援的三万英军,共十一万英军向五万日军投降。英国绅士们在亚洲各殖民地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嘴里叼着香烟,一面用机关枪扫射,就可以将南亚地区的野蛮土著居民镇压得服服帖帖。现在他们遇上了日军这样强悍的军队,英军就只有投降,或者是重演敦科尔克大撤退了。前后有近二十万被俘英军,在东南亚地区的热带丛林里做筑路修桥等苦役,受尽了折磨,约十万英军战俘死于战俘营。据说这位珀西瓦尔爵士投降当了俘虏后,却还要保持着英国贵族所特有的绅士风度,使得日本人既反感又觉得很可笑。

1937年日本计划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武力征服全中国,可是这个狂妄计划未能实现。出于日军总体战略设想的需要,接着日军就又进行诱降中国政府,或者至少是日蒋媾合。为实现日蒋媾合的目标,日军有一个重大的战略意图,就是首先要切断中缅印公路。如果这唯一的一条援华补给线被日军切断,中国就会处于彻底的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中国现有的军需物资储备只能支撑三个月了。日本人认为,孤立无援的中国就只有向日军投降了,至少是可以实现日蒋媾和。如果实现了日蒋合作,日军就可以抽出在华作战的大量兵力来对付英美军队,就可以实现更大的野心计划了。

中缅印公路起于印度的利多,经缅甸北部地区到达中缅接壤的缅甸城市密支那和八莫与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相连,终点到达中国的昆明。二战时期中缅印公路是唯一的一条美国援华军用物资的地面补给运输线。那里还有一条空中援华补给线,就是著名的驼峰空中航线,那是美国陈纳德将军率领的一支空军运输队,是从印度的阿萨姆邦起飞,飞越缅甸北部然后进入中国到达中国云南省的昆明。可是日军占领缅甸北部的密支那之后,不单是切断了陆路的中缅印通道,而且日军在密支那修建军用机场,这条中印空中航线也经常受到日军飞机的攻击。这条驼峰空中补给通道就被迫改变航线,飞机由印度机场起飞后,直接向北,必需飞越高耸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中国国境后再向西飞行,最后到达中国的昆明。驼峰航线上气候条件恶劣,再加上日军飞机的攻击骚扰,所以驼峰航线上的美军飞机和飞行员损失惨重,三年的时间里大约损失了一千五百架美国飞机。这支专门用于运送援华军需物资的美国空军,被中、美人民誉称为飞虎队,这支美国空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日军为了切断这条援华补给线,日军迅速经泰国陆路及印度洋水路进军缅甸,还要进攻印度,如果日军占领印度,那么这条空中和地面的援华通道将被彻底切断,就要逼迫中国投降,这就是日军的重大战略目标。

二战时期中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日本和美国都在极力地争取中国。当时有二百万日军被拖在中国战场上,占日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有号称百万的日本关东军驻扎在中国东北,这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是作为日军的战略储备部队,专门用于镇压东北的抗日武装力量,还准备将来对苏联红军作战。还有大约百万日军在中国内地,其中大部分日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叫做正面抗日战场。还有一部分日军与日益强大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那主要是在华北和华东一带,被称为敌后抗日战场。

实际上日蒋谈判一直在秘密地进行着,如果真地谈判成功,实现了日蒋合作同盟,那么亚洲的局势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日本就可以抽出百万驻华日军一举攻占印度,再向西进军,直到占领中东的石油产区,日军与德军在中东会师。取得中东石油,那是日军的最佳战略目标,那对美英盟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1942年日军处于最强盛时期,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曾经将美军打得焦头烂额,日军偷袭美军珍珠港获得成功之后,又迅速包围住在菲律宾的八万美军,并且迫使其缴械投降,美军陆军中将温奈特将军被日军俘虏,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只身逃到澳大利亚。在亚洲战场上的英军更是一败涂地,面对强大而疯狂的日军,美国和英国具有很强烈地的恐惧心理。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坚决破坏日蒋媾和,为了实现中美联合抗日,美国就要坚决保卫中缅印公路这条补给线,必须将美国援华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支援中**队,只有这样积极援助中国才能有效地鼓励中国抗战,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与中国结成抗日联盟,让中**队将二百万日军主力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上,实际上美国的这一战略目标实现了。

在1942年初,英、美军队在欧洲、亚洲和非州三个战场上作战,正是兵员奇缺的时候,美国政府在史迪威将军的建议下,让中国出人,美国出枪,组成中国远征军,为了保卫中缅印公路这条具有战略重要地位的援华补给线,美国总统对华特使史迪威将军和中国政府进行协商,答应给中**队以巨大的军事援助,请求中国派出‘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去支援英美军队,让中**队直接进行对日军作战,这当然符合当时中、美、英三方的利益。

抗战时期国民党集团有亲美派和亲日派两大派系,汪精卫是亲日派,国民党政府的参谋总长何应钦实质上也是亲日派。而宋美龄和宋氏家族是坚定的亲美派,蒋宋的联姻亲密关系促使蒋介石选择了正确的决策,蒋介石政府坚决抗日,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蒋介石决定联合美英盟军共同抗日,蒋介石决定出兵缅甸支援英军,直接对日军作战,他派出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约十万将士组成了‘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并且声称由美国史迪威将军直接指挥这支中国远征军,当时史迪威将军是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将军共同决定,将誉称为中国通的史迪威将军派到中国战区,让史迪威将军做蒋介石的参谋长,专门协助蒋介石指挥中**队对日作战,还负责调配美国对华援助军需物资的工作,负责处理美国对华的一切事物。当时史迪威将军是美国三星级陆军中将,后来在1944年,史迪威将军在缅甸指挥中**队打败日军,即将打通了中缅印公路的时候,这位老将军又提升为四星级陆军上将。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