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作者:临风路      更新:2019-08-05 00:34      字数:2121

夏云起拍拍一脸愤怒几欲挥师而下的余敬之,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转而对昆布普道:“我们大夏更讲究家国大义,国之土地,寸土不让。孤相信我皇室子弟定然愿意用性命守护这大义,父皇也必然是欣慰的。你不妨回去告诉你们的赞普,想要安西四镇,得看看谁的拳头硬。”

昆布普满脸恼怒,夏云起的意思很明显,想要安西,便靠武力来打,至于二皇子,死了就是为大义牺牲,大夏的皇帝也无话可说。

和谈暂时破裂,夏云起强势地拒绝了吐蕃的交换条件,这件事一下子传遍了军营。城门上的军士转述了夏云起慷慨激昂的驳斥和气势,以及昆布普离去时愤怒的表情,纷纷拍手叫好,被吐蕃打压了这么久,总算硬气了一回。这日,连将士们的训练似乎都比往日更为亢奋。

晚间,叶辰月是带着一脸担忧回来的。他在伤区检查重伤军士的情况,自然也听说了城门上发生的事情。

“殿下,吐蕃觊觎安西多年,昆布普若是能借此次机会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安西便是大功一件。此番他谋事不成定然不会甘心,只怕还会用二皇子大做文章。”

“先生是在担心此事会影响我日后的地位吗?虽然眼下时机不对,可我真是有点开心呢!”

昆布普虽然一直在挑拨,但倒也没有说错,自己放任亲弟弟的生死不管,且不论他日登基后史书如何评价,单明宗皇帝那里就不好交代。更何况还有个不嫌事多的杜太师,定然会想尽办法攻奸自己。先生定然是担心自己无法善后。

叶辰月见这人此时还有心情说笑,真是不知道该做何表情,皇帝一旦怪罪下来,夏云起即便有再大的功劳,也免不了刑狱之灾。更何况背后还有人等着推波助澜,东宫韬光养晦这么些年,断不能在此时功亏一篑。

“殿下,我是说认真的,殿下与皇上虽然是父子,但到底也是君臣,若因此事再无端起猜疑,于殿下实在是大不利。”

夏云起原本还想再逗逗叶辰月,见他真是急狠了,又不忍心了。“先生莫急,我今日并不是一时激奋才拒绝和谈的,安西是绝对不可能交出去的。莫说一个夏云舒,便是吐蕃以甘南为饵兵临城下,父皇也不可能舍了安西的。”

叶辰月见夏云起如此笃定皇帝不会拿安西换二皇子,心里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殿下,莫不是临行前,陛下对于此事早有定夺?”

“先生果然聪明,一点就透。”夏云起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父皇最忌讳别人在他面前玩弄兵权,杜太师这手弄权却被老二玩砸了,父皇再糊涂也该明白过来了。老二的生死便看我们能否取胜了,胜了即能震慑吐蕃,和谈时他们自会交还人质以示诚意。”

说到此处,夏云起顿了顿,语气绵长:“若败了……吐蕃铁骑踏平这西部重镇,活不了的岂止只是老二一个。”

两人正说着话,帐外忽闻击鼓之声,有传令兵来报,吐蕃军趁夜突袭嘉峪关隘口。一时间军士都被惊醒,迅速披上战袍拿起武器,匆匆冲上城楼。

“少爷,少爷。”平安就在旁边的帐篷,听到声响第一时间起身披衣冲向叶辰月所在的营帐,“吐蕃人来了。”

“莫慌,你呆在这里不要乱走,他们只是突袭隘口,还未攻破城门。”叶辰月匆匆交代了几句,便与夏云起一同跟着人群上了城楼。

余敬之也刚好到达主位,传了一名守城将士询问情况。

“将军,刚刚吐蕃军偷袭隘口,目测人数不超过两万,两支小队用巨木撞击城门,另外还有一支弓弩骑兵。”

“两万?他们只带两万人偷袭,即便是趁夜突袭,也不可能攻破城门的。”余敬之疑惑地皱起眉头,昆布普又搞什么名堂。

“他们是在消耗我们的士气。”叶辰月眉头紧锁,“嘉峪关为天下第一难关,吐蕃军久攻不下,他们故意派出小股队伍深夜突袭,就是为了使我们疲于奔命。征西军早已疲惫不堪,他们可以轮番突袭,迟早能耗尽我们军的抵抗之心。”

昆布普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一旦征西军士气大跌,嘉峪关便可不攻自破。

此时吐蕃军已架起了云梯,又有下方箭矢的掩护,在一片冲杀声中凶悍无匹。

余敬之大感头疼,明知道昆布普的打算,却毫无办法。

“有酒吗?”夏云起突然问道。

“啊?”余敬之愣了,这个时候这位殿下还要喝酒?

“有没有酒?最好是高度酒,用火攻。”夏云起厉声喝道。

“有,有。是烧刀子,很烈,末将这就命人准备。”余敬之被夏云起一激,这才如梦初醒,火攻确实是个好方法。

甘南昼夜温差大,一到晚上气温就要下降,这里的人便会酿造土酒,这种烧刀子又烈又上劲,喝上几口便可驱寒。

不多时,一坛坛烈酒便被搬上城楼。

吐蕃军架了云梯,虽然城墙上不时有滚石落下,但是黑夜里大夏军的准头显然也差了很多,命中率不高。他们顺着梯子往上爬,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顺着梯架子洒落下来,是下雨了吗?有人伸手抹了一把脸,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

“丢火把。”城楼上一声高喊,云梯瞬间成了火梯。不少人身上也起了火,离地面近的人纷纷解开战袍,跑到远处地上打滚试图灭掉身上的火。有些倒霉的快要爬到城楼上的人来不及逃跑,直接从高处跳下去。一时间城门之下一片呼天喊地。

吐蕃的一名将领看着先头部队伤亡惨重,城墙上又是一片火海,再顾不得攻城,只得大喊道:“撤退,快撤退。”

城楼上的众人看着敌军慌乱退离,欢呼不已,这是连日来的第一次胜利。

余敬之眼中也带了钦佩:“殿下好计策,看这那些吐蕃人夹着尾巴逃走,真是大快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