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水患
作者:行徒      更新:2019-08-06 01:28      字数:2315

“你有心事?”

李幼清抬头看去,微微行礼作揖,“儿臣给父皇问安。”

李修远走到桌案前,看着画中的女子,身形轻盈,美目流盼,他也不自觉笑了起来。

李幼清道:“父皇还记得她?”

李修远道:“怎会不记得,她是你娘亲。”

李幼清苦笑:“只可惜儿臣却不记得了,对于娘亲的记忆也只停留在八年前。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残忍,九岁那年生了病,就连对她唯一一点印象也记不得了。”

李修远闻言,沉默许久,这么多年来,父子二人总是如斯沉默。他有他的苦衷,他有他的恨意,所以大多时候二人也不常见面。

梁芳道:“太子殿下,其实皇上很是关心您。”

李幼清只是笑笑。

“今天我来看你,只与你论父子,不论君臣。我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好儿子,一个父亲,一个好丈夫,甚至一个好皇帝。可我想问你一件事,你要老实回答我。”

李修远立在窗前,听不出言语中的感情,他又道:“你恨她吗?”

李幼清也立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月亮,“恨。”

李修远有些错愕,他这个儿子对谁都十分温和,虽然心底总是怀揣许多心事。可是当他亲耳听到从他嘴里说出恨字的时候,他也是骇然不已。

多么简单的一个字啊,恨。

李修远道:“你恨了她多久?”

李幼清道:“十八年。”

李修远闻言,又是一惊,他从不曾了解过自己的儿子。他一时也不知是该愤怒,还是该自责。不过总归他的儿子不像自己那般,敢爱不敢恨,幸好是这样,以后也不会为情所困。

忽而,李修远叹道:“其实我也恨她,恨之入骨,恨不能吃了她的肉喝了她的血。在你之上还有两个哥哥,都死在她的手里。”

李幼清闻言,久久不能回话。李修远道:“可是我更爱她,因为爱,我只能选择如此。清儿,你若是恨她就恨吧。”

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幼清错愕的看着他,李修远却道:“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吧。从明天开始,你每日来奉天殿与我一起执政。”

“梁芳,回宫吧。”

梁芳高声道:“皇上起驾。”

二人走了之后,李幼清却久久不能平复。他心底还是惧怕的,因为无权无势,空有太子之名。可是眼下李修远却以父亲的关系和自己说话,又让自己协助他执政。这是说明他看开了吗?还是默许我与万宁儿之间的斗争?

李幼清站立窗前,暗自思忖,就连田福进来他也不知。田福把药碗搁在了桌上,又走到他跟前,“郎君,先把这药喝了吧。”

李幼清看着药,不由皱眉。田福笑道:“郎君还是老样子,还是怕苦。”

“帮我备点蜜饯吧。”李幼清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田福立马拿出一包蜜饯来,“早就给郎君准备好了。”

“田福,你说他这是算什么意思呢?”

田福道:“您是说皇上?依奴才之见,他即便再爱万氏,可你总归是他的儿子,也是咱们姜国的太子,将来的皇帝。”

李幼清叹了口气,田福道:“太子是担心自己无法掌控朝政?”

“连你都看出来我的担忧?”

田福道:“您可以与太傅商议,想必贾太傅会给您指点明路的。”

自张家一事之后,朝中也是满城风雨。皇帝下令彻查此事,因而朝中的官员皆是人心惶惶。一旦出了事情,必然彻查,这一查,往往会将他们以往的一些记录也查出来。

李修远下了早朝之后就让李幼清去御书房等他。李幼清自当太子以来,也暗暗培养了几个得力的人才。再加上身边还有一个与自己一直交好的四皇弟,因而他这个位置才能保持到现在这般模样。

而李幼清也深知现在的局势,心中并非没有抱负,苦于无处施展。之所以表现出一副软懦的模样,不过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罢了。

当今局势除去民间谣传,万贵妃与段志昌勾结以外。后宫之中便是丽妃和端妃互相争斗。而两个女人都有一个儿子,端妃的儿子是老五,李幼元,今年十五岁。丽妃的儿子也不过才八岁。

尤其以端妃为先,她的娘家本姓魏,其父乃是工部尚书,于朝中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丽妃虽出身草莽,可为人比较安静,在后宫中倒也相安无事。

李幼清的贴身侍卫云忠贤,陪着李幼清一起来到御书房门口,却见梁芳早已在此恭候。

梁芳朝李幼清躬身施礼:“太子,皇上让您来了之后直接进里屋去。”

李幼清闻言,与云忠贤互视一眼便往里走去。只见李修远正坐在红木椅上,桌案上是堆积如山的奏折。他平日里批阅奏折便会选择在御书房,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清静。

只是李幼元也正立在一旁,他皮肤粉嫩粉嫩的,身高已经有李幼清一般高大。脸上还透着一股稚气。当他看到李幼清进来时,无疑觉得自己救星到了,一直朝着他使眼色。

李幼清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原来五皇弟也在。”

李幼元道:“三皇兄你可算来了,我都在这儿站了快半个时辰了。”

李幼清温和一笑,算是安慰,随即又朝李修远作揖道:“儿臣给父皇问安,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何事?”

李修远头也不抬道:“给太子和五皇子赐坐吧。”

说罢,便有两个小太监端来两张檀木椅子。二人又是互视一眼,便各自落座。谁也猜不出这李修远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李修远也很清楚,这姜国的江山是不能亡在自己手中的。老四生性洒脱,可是带兵神勇,也颇有大将之风,万万无法掌握皇位。老三虽已是太子,为人温文尔雅,比较软弱,再加上身体也不好,这便是做帝王的第一大忌。

作为一个帝王,最主要的便是要身体康健。而老五倒是中庸,可是作为帝皇除了要身体康健,仁德贤良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人。因而这次他的目的除了想听听二人的真实想法以外,也想试试究竟谁适合执掌天下。

他放下奏折,抬头看了看二人,不紧不慢道:“江南多水患,今年才刚刚开春,那边又传来灾情,河道堵塞,泛滥成灾。朕今与众臣商议,若是要拨出十万两银子,这无疑是一笔大数目。你们替朕出个主意,此事应该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