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须庭的钱包静静地躺在白昕祎的办公桌里。
那天从奶茶店出逃得太仓皇,她甚至忘了把钱包还给傅须庭,不过这对她而言已经不是重点了。
之所以夺门而出的原因,是她在结账时,偶然从钱包里翻出一张e.i的工作证件,上面印着傅须庭的照片,旁边赫然写着几个英文字母——
“s.c.c.o.e.i”
superior chief commander of erazer inspector.
意思是“特等异能稽查官总指挥官”,没错,比他的前女友仇晶还要高上那么一级。
在那一瞬间,白昕祎的心脏像是被一把无形的重锤击中了一样,沉闷的疼痛余波不定,蜂鸣在心头回荡。
原来傅须庭是e.i的人!
她的思绪回到几个月前与他初次见面的场景,那一晚,傅须庭以装修商铺为由带着女演员同来,敲定了他们的第一次邂逅。
他接近自己的目的,不必说,一定是冲着异禀来的。对于e.i的“精英捕手”而言,普通的异能者无法满足他的胃口,要提高业绩,必须得是念系的能力持有者,如果这个异能者还有越狱的黑历史在,怕是不得不给他的追捕生涯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那一刻,白昕祎觉得自己就像是围场中的一头鹿,不知脑袋将被镶嵌在哪个富豪客厅墙壁上,作为战利品示人。
她开始陷入无休止的自责之中——其实如果自己聪明一点的话早就该意识到,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和当红女星私交甚好、又为什么能够不计成本地在海边开了这么一家鲜有人问津的咖啡店……
傅须庭当然不会在意几个月的盈亏,因为这个级别的e.i高层光是靠俸禄就能吃饱喝足、终身不愁了!
现在回想起来,傅须庭不经意中流露出的蛛丝马迹实在是太多了。有一次他被店里的女客人诬陷猥亵,被押送到警局之前,他央求许汀找出他的驾照,从那之后,向来大大咧咧、旁若无人的卢叶山便对他恭敬有加,甚至连重大案件也找他出谋划策。
那一定是因为卢叶山和许汀看到了驾照中夹藏的e.i工作证,对了,自那以后卢叶山一直管傅须庭叫“指挥家”,原来是与“指挥官”谐意啊!
她之前还觉得奇怪,为什么傅须庭对e.i的政策和工作流程了若指掌,甚至还在仇晶、吉汲揭穿自己时列举出了一大堆法规、条例,其原因在于,他本人就是e.i的高层。至于为什么不让下级逮捕她,大概是处于想要独占猎物的心理吧!
她联想到了一种更可怕的可能——或许傅须庭和仇晶从未分手过,他们只是在她面前上演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戏码,因为傅须庭想借此软化她,好让她亲口说出自己的异禀!
幸好当初留了个心眼,没有将读心术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要不然的话,自己恐怕早就深陷高墙之中了。
对了,说起来那个阿恭也是傅须庭的同事,好像是下级来着,这么说来,他也是e.i的人咯?怪不得当问起他们的职业时,两人都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毕竟稽查官也算特种职业,不能大着嘴巴四处乱说。
越往细节处想,蛛丝马迹便层出不穷。被背叛与欺骗的屈辱在心头围绕,恼羞成怒的白昕祎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干嘛摆出这幅面目可憎的模样?”一个声音打断了她的自怨自艾。
白昕祎抬头,眼前是一名白净的青年,胸前挂着“实习生”的牌子。
“你好,我叫艾洛,是新晋实习生,是上周刚报到的,今天正式转到这个部门,今后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艾洛坦然地向她伸出手,笑容就像初见林初时那样灿烂,白昕祎也忍不住伸手回握了一下。
这次的握手也重新提醒她认识到了自己的立场——她现在是一家新型传媒公司的责任编辑。
白昕祎在应聘时提交的履历是林氏集团公众号的运营总监,相应的学历证明与档案也一应俱全。这当然是经过林初授意的,他虽然不会直接对她的决定指手画脚,却总是不遗余力地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对此,白昕祎心存感激。
面对如此“过硬”的资质,当时面试官甚至还战战兢兢地反复确认“你真的是来面试责任编辑的?”、“确定不是应聘主编吗?”搞得白昕祎都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怪林初实在是用力过猛——要是真让自己当什么总编,怕是不出三天就该露馅了吧!
艾洛自报家门之后,便递来自己的稿件,白昕祎通读了一番,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这个……”她斟酌道,“好像有点……”
“文笔不行吗?”艾洛积极地问。
“不,倒不是文笔的问题,关键是内容……”
“前辈也觉得很有趣是吧?”
“诶?有趣是有趣……”
这篇令白昕祎产生“一言难尽”之感的稿件,反应的就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大数据实体操控。
事情起源于两周前的一个中午,各大媒体的头条突然刊登了这样一条紧急新闻——
“位于北纬15.73至21.90、东经108.28至113.95的居民请注意,此时此刻,身穿绿西装、红色牛仔裤的人请在四小时内脱掉任意一件、或至服装店置换衣物,否则将在四小时过后的三十分钟内死去——请各位不要置若罔闻,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条消息的附加内容还补充说,只需要穿绿西装、红裤子的人脱掉或换掉任意一件即可,只要保证不是同时身穿绿西装和红色牛仔裤就能保命。当然,想要两件都换掉当然也可以,只是不会加分。而且还著名,警告只对西服配牛仔裤有效,如果是衬衫配牛仔裤、或西服配西裤,即使颜色一致,也不会发生意外。
这条乍一看就觉得极其扯淡的新闻很快便被撤下了,紧接着,各家媒体纷纷发表了道歉公告,声称服务区被不知名黑客入侵,这条新闻并非由在职编辑主观发送,并表示要积极配合警方,强烈严惩这种不负责任的恶作剧行为。
总而言之,这条昙花一现的热点成了流行话题,虽说黑入网站这一行为本身是出于恶意且违法的,但大家都将其视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红衣绿裤”也迅速在各个社交网站中流行起来。讽刺的是,当天还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冷嘲热讽——“来不及去买红衣绿裤了怎么办?”、“要自杀的同学们可以抓紧时间买衣服了!”
然后,梦魇就从这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