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被害人
作者:须鲸一场      更新:2019-08-31 16:16      字数:2754

白昕祎当然不会忽视佩奇这句如此劲爆的发言,她借着酒劲死缠烂打,终于从对方口中获知一二。

原来他所说的“被杀”,死者并非是之前在投稿中提及的三名孤儿。而是另一位添福精肉的员工,巧合的是,这位员工也姓国,也是孤儿出生,与佩奇私交私交甚笃。

这位叫国茂昌员工并非死于过劳,而是车祸,而且是一场极其离奇的车祸。

“国茂昌对我来说,是兄长一样人,我们从小在同一家福利院长大,大家都没有亲人,便都将彼此视作亲人,特别是茂昌哥他和我住在同一间宿舍,待我比待亲弟弟还亲。

“在即将成长到18岁前,福利院的老师询问我们今后的意向。其实虽然福利机构经常派教育学者来我们这里指导学习,但师资力量与那些有父母的子女、甚至是中产阶级子女肯定是不好比的。而且福利院的老师要为了我们的生活琐事操心,未必有时间监督我们的学业,如果要参加高考,我们的竞争力并不强。

“茂昌哥选择继续进行学业,他虽然从鹿海大学落榜,但顺利进入一所二本大学,而且凭借他的个人努力取得了奖学金,对于孤儿出生的我们而言,他的成就算是相当了不起了,院长甚至让我们将他视为楷模,向他学习。

“我在成绩方面稍差一些,最后考入一所大专,三年就能毕业。因此虽然茂昌哥比我年长,我们两人反倒成了同一届毕业生。

“毕业之后的我们同时面临着就业难题。正如我刚才所说,孤儿出生的我们在招聘市场上或多或少都遭遇到了歧视,怀疑我们心智不健全、或是不善与人交流观念的大有人在。别说我这个学渣,连想来奋勇上进的茂昌哥也在求职过程中连连受挫。那时的我们已经成年,既没有家庭支撑、也无法回头找福利院,经济很快成了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幸运的是,就在那时,以前福利院的老师致电联系我们,说有个不错的工作机遇,没错,正是你所知道的添福精肉。他们公司的人事联系了我们当地的多家福利设施,提出需要大规模招收孤儿出生的成年劳动者,他们的需求正好解决了茂昌哥和我的燃眉之急,于是我们二话不说便跑去应征了。

“我们参加了添福精肉的实习,三个月后顺利转职成正式员工,其实包括我们在内的百来号实习生都成功转正了。我因为学历低,只能负责发发传单、纪念品这种不需要动脑的外场宣传;但茂昌哥就不一样了,他一进公司就转正成了文职,并且参与到公司的行政工作中。

“你之前问我公司待遇如何,诚然,食宿是全包的、人身保险也属实,但过劳现象也的确普遍存在。不过我们没有人勇于离职,因为我们知道很难遇上第二家收容我们的公司。

“其实你所提到的三位过劳死的员工,我都认识,大家平日里走得都很近。他们的死去也让我们对自身的安危产生顾虑,但敢于挑战公司权威的,就只有茂昌哥一人。而我就只能装作视而不见,用领导会议上那些堂而皇之的言论来麻痹自己。”

难怪他那番关于“过劳死”的言论与石启光的发言如出一辙,原来是被洗脑了。

“茂昌哥因为从事文职,对公司内部的流程比我们了解得多。有天我和茂昌哥喝闷酒,他带着几分醉意跟我说了一件惊天大事——那三名猝死的员工的保费最终都进账到了公司囊中。”

白昕祎听到这里,忍不住提出疑问:“这不可能,因为除非是雇主险,保险受益人不可能设定成公司法人的。而且雇主险也必须是实报实销才能获得赔款。”

这是她从孙荀前辈出现学现卖来的讯息。

“没错,公司给我们购买的并不是雇主险。但在那三位同事出事后,公司竟然找到了三人的家属,领取了保险金。”

“家属?那三人不是……”

“是孤儿。”佩奇打断道,“茂昌哥说,是公司伪造了员工家属的证件。”

“伪造证件……”她回想起白瑾瑜带给石启光的那一沓户口簿,难道白瑾瑜是提供伪证的人?

制作伪证倒也不是做不到,毕竟她的身份证也是伪造的,而且比起带芯片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这种关系证明伪造成本更低。

反正猝死的员工都是孤儿,就算保险金被人冒领,也不会有真正的家属跳出来争权夺利。

佩奇的话证明了一点——添福精肉果然有猫腻!

她连忙追问道:“国茂昌说出这种话一定有真凭实据吧?对了,你刚才说他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

她话音刚落便后悔了——她的语气太冲了,丝毫没有估计对方的情绪。国贸长对佩奇来说,是超越亲人的关系啊!

佩奇一脸忧伤地答道:“那场车祸究竟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我真的不能断言。但茂昌哥死得很蹊跷,而且他临走前身边就揣着添福精肉的内部资料。”

他简述了一下车祸当时的情景。那天,佩奇突然接到国茂昌的短信,“我收集收集了点资料,虽然不足以构成证据,但我等不及了,现在就去公安局。公司的人已经察觉到我了,有缘来生见。”佩奇一收到消息就急了,他担心添福精肉的人会对国茂昌不利——一个能依仗员工过劳死获利的公司什么事干不出来?国茂昌此行必有危险。退一万步说,即便要举报,也要等到证据确凿再去吧?

于是佩奇当时就扔下手头工作,骑着摩托车前往公安局。国茂昌没有车,他多半是打的去的,而从公司前往公安局的路线又很单一,而且当天路况很好,基本没什么车。虽然费了一番功夫,佩奇还是在隧道中找到了国茂昌乘坐的的士——他透过车窗镜隐约看到国茂昌坐在后座。

那辆的士开得很快,佩奇连续向的士闪了好久的灯,对方都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后来他忍无可忍,只能超车逼停。

白昕祎惊道:“隧道逼停?那岂不是很危险?!”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我一心只顾着要拦住茂昌哥,没心思考虑别的。”

被逼停的的士司机先是一脸震怒,但一听说自己车上的人性命攸关,他也匆忙查看,发现国茂昌死在了后排座椅上,胸前插着一把匕首。他随身携带的资料放在旁边的座位上,里面有一封针对添福精肉的举报信,但据说作为犯罪证据而言还不够完善。

“匕首?车里还有别人?”

“这就是奇怪之初,除了司机之外,车里只有茂昌哥一个人。”

“那就是司机下的手?”

“我起初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的士里的行车记录仪显示司机并没有奇怪举动。”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白昕祎推测,“你的朋友是自杀的。”

可他为什么要在举报途中自杀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佩奇否认了这种观点,“根据警方调查,那把匕首上并没有任何指纹,国贸哥的手垂在两侧,也没有戴手套。如果他是自杀的,怎么可能不留下指纹呢?而且因为命中心脏,必定是当场身亡,也不存在事后将手套丢掉的可能。

“对了,警方还提到一点。刺入茂昌哥心脏的匕首力道很大,甚至划破了肋骨。警方说一般人即使下得了自杀的决心,也很难达到划伤肋骨程度的力道,因此警方目前也更倾向于他杀。”

如果他的所言属实,则说明国茂昌是在一辆行驶的的士中,被从未出现过的第三人所杀,这的确是惊爆点众多案件。

出于基本的职业操守,她提出让佩奇陪同自己前往现场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