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57 猎白鹿 二
作者:妮辛      更新:2019-10-27 09:05      字数:3881

人堆中忽而有人小声嗤笑道:“就说嘛,猎杀那种祥瑞之兽需要德行,不是天命之人,自然不够格了,失了麋鹿是必然的。”

德行不足?这倒是个很好的解释,戎胤也微微颔首,心里开始倾向魏国的魏泃。

姬玥也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竟也不开口辩解,只是回头看向了黑沉沉的夜色。

众人一惊,难道说……

他们也顺着姬玥的目光,望向那高台灯烛的光亮能够照耀到的尽头。

在辎车的末尾,黑蒙蒙的夜色中,一个高大的男人身影,怀中抱着一头美丽的白色精灵,慢慢地走了过来。

来者正是赢泗,他怀中抱着的,却是那头腿脚受伤的白色雌鹿!

典仪官看清那人,顿时大惊,他率先打破沉默,哑着嗓子指着姬玥说道:“你…你不是说没有猎杀它么?”

姬玥笑了笑道:“在下的确是没有杀死它,但是秦国公子泗,却活捉了它。”

姬玥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赢泗抱着白鹿徐徐走上前来,众人这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戎胤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匹白鹿。

他看着那白鹿无辜而又熟悉的眼神,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浪潮般席卷过来,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很快典仪官的话将他拉回现实:

“大王,即便公子泗活捉了白鹿,但数量仍然是远远低于公子泃的,大王莫非忘记了…”

“大胆!”伯阳堇此时却接言道,“典仪官莫非忘记了,猎场之上,大王已经更改谕令,猎得白鹿者,便是首魁。”

情况顿时也是陷入两难,毕竟两人说的都没有问题,这个时刻,便要看戎胤最终的裁夺了,众人纷纷看向戎胤。

正待戎胤开口,一道清冷的声音传来:

“上天命者,白鹿可辅佐有识之士为相为君,天命所归,何不顺天而为?”

多么熟悉的一番言论,戎胤的眸子忽地从白鹿的身上转到说话的人身上,他看着姬玥波澜不惊的面容,那张面容在明月的辉映下显得愈加清洌,冷风拂面,那面容仿若一池无波的水,泛不起一丝涟漪。

他忽然记起,自己还是公子时争权夺位的情景,是那个人在他身边出谋划策,同在夜宴之上,那人向先王请奏,封他为世子。

那个人,说着相似的话,却不是这番表情。

那人的表情,是热烈的,是雄姿英发的,是焕彩夺目的,不是眼前这般的波澜不惊。

戎纠在一旁咳了一声,戎胤终于回过神了,他见姬玥此时明显是有意为赢泗说话的,既如此,姬玥肯定是看中此人的能力,这些时日,戎胤自然是有些信服眼前这个人的眼光的,于是他又再次看向那头白鹿,道:

“一诺千金,依孤之言,最后获胜的,自然是公子泗。”

此言一出,自是已成定局。

魏泃不可置信的眼神瞟了过来,盯着戎胤良久,终究是什么也没有说,重重甩了衣袖,愤然离开。

尾随他而来的仆婢使臣们,这时也是垮下脸来,似乎是对戎胤此言甚是不满,也随之甩袖而去。

戎胤却似而未见,他一步一步走近姬玥,瞬也不瞬地盯着姬玥,道:

“这一刻孤才体会到世人眼中深不可测的你,卫国姬玥,你越来越让孤感兴趣了。”

公主之婿终于定了下来,接下来,便是商定两国缔结百年之好的婚事了。

戎胤布诏,此番将会为两位公主选亲,也就是说,戎寐和戎瑄将会一同出嫁。

姬玥一行早已收拾行装返回水沁。

不知不觉间,已然是深秋的季节了,梧桐叶落,悄然无声,空气中已隐有肃杀之气。

秦国接到消息,早已请了人来,正式商议婚礼举行一事,随着宫内的忙碌,姬玥的水沁终于安静下来。

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日姬玥使车去了太傅府门,与已然是忘年交,时不时小聚的伯阳父对弈起来。

一番对弈后,伯阳父留姬玥用膳,姬玥从善如流,留下与伯阳父一同用膳。

膳毕,姬玥步入正题,却是有实实在在的要事商议。

她正襟危坐道:“姬玥来翟国已久,全靠翟国大王厚待,日子过得算是恬淡闲适,然而姬玥发现,水沁周边的,却多的是流民三餐不饱,姬玥自知一食一粟皆取于民,却于民毫无所益,自觉惭愧,姬玥想着,在冬至以后,便亲自教授翟国周边的流民们开始冬种!”

姬玥这也是思了多日的结果,上回刚来翟国,她便去了翟国北街城郊视察土质田地,多日来也在为了今朝所谈做准备。

伯阳父闻言,也是一惊,他不想姬玥还有这份心意,随而问道:

“冬种?姬玥打算种什么?”

“自然是小麦。”

不等伯阳父发话,她继续道:“姬玥来翟国前,带来了不少麦种,如若交由民众种下,估计来年,这些流民便都可以安家落户,不至于流离失所了。”

“姬玥有此心自是好的”,不料伯阳父却叹了一口气道:“翟国内谁不曾起过这些心思呢,请听老夫一言,阁下此举并不可行!”

姬玥一愣:“不可行?这是为何?”

伯阳父解释道:“姬玥有所不知,老夫为官数十年,虽然从未下田劳作过,却也对此略知一二,比起需要大量灌溉的小麦来,粟米才是明年的重中之重,其位列五谷之首,耐旱耐寒,是翟国民众的主食,倘若以翟国外郊之土来种小麦,那些佃户们恐怕第一个就不会同意。”

“可粟米的产量而能养活的人口远远不如小麦啊,”姬玥反驳道:“太傅休得匡我不懂农稼,姬玥也知道,小麦冬至前后种下,待到夏四月便可收获,而粟米五月播种,到秋九月收获。这一冬一夏,刚好一个循环,既能增加一次收成,又不耽误农时,只要敦促民众勤勉一些即可,何乐而不为?”

“至于水利,自我之下,十公子现在有一百正卒,又新募一百更卒,在农闲之时,便可以差遣他们开凿沟渠。只要有太傅帮助,统筹得当,将城郊附近的溪水沿着地势引到农田,或者打一些深井出来,并非难事!”

伯阳父身旁的家宰对姬玥说的仍然不甚赞同:“女公子这般说是不知农稼之难了,据属下所知,冬天时,土地一般都会用来休耕,民众至多会在地里种一些菽豆。”

“若是强令民众种麦,不许休养地力,拥有土地的国人们恐怕会大为不满。正所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恐怕用不了几年,城郊那片熟地便会地力耗尽,变得更加贫瘠,出产越来越稀少。不可因为一年的收成,而毁了城郊的千亩田地啊,这不等同于为一时之利,毁百年之业?”

姬玥愣住了,“休耕?”

为了让土地持续拥有产粮能力,在耕种之余,要尽量让它有时间休养生息,这就是传统的休耕制。

姬玥想起在卫国时,她还在路边的旱地里见到有隶民以秸秆还田。

但牲畜肥还未推广开来,即使有,也是粗放的随意播撒,而且不会沤肥。甚至在最落后的甲里,里民们还在过刀耕火种的生活。

加上翟国城郊外的田地底子本来就是“厥土下下”,所以才会出现地力薄弱的情况,乡民们一年只能在熟地里种一次粟米,外加几把菽豆,再多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土地危机。

而想要在山林里开垦出新地,光靠这青铜时代的大量铜石工具,是比较困难的,被称为”恶金”的铁器虽然已经使用,但尚未普及。

所以为了让土地休息后出产更多粟米,小麦才种植得不多,何况小麦蒸煮出来的口感并不好,所以庶民吃不起,贵族不待见,两边不讨好。

听到这里,姬玥心下明了,她只一笑:“原来太傅是在担心这个,姬玥有办法可以让土地能够连续轮番耕作,而且还不伤地力!”

“你说的可是真的?”伯阳父感到难以置信。

“太傅若是不信,且在乡中寻几位善于农稼的国人来,让他们听一听我想到的法子,如何?”

伯阳父道:“你需要老夫帮你做什么?”

姬玥直言不讳:“姬玥此行,不过是为了那些可怜的流民,但在有心之人看来,却觉得姬玥是在笼络人心,姬玥请求以太傅之名行事,自然可以为姬玥省下不少麻烦。”

伯阳父顿时明白过来,叹道:“姬玥如斯仁善,做了好事,却把名声留给别人,真是后生可畏啊…”

姬玥自然知道伯阳父为何这般感叹,因为那人在世时,只为了建功立业,急于求成,何时考虑过什么民众呢?

此番坐谈,姬玥知道伯阳父会应允的,只要涉及到民生,他定然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又坐着说了一会儿话,姬玥便驾着马车离开了。

不日伯阳父派来考察的人来了水沁。

他们都是城郊那片的佃户,有点担任乡吏,有点是那片的老人,威望都很高。

在席间,姬玥向几人透露了一些卫国农业生产的经验。

而姬玥在卫国的那些年,曾亲历亲劳,自然已然深知耕种之道。

但是,和姬玥想象的不同,这几名佃户虽然表面上对姬玥很是尊重,却对姬玥的提议兴致缺缺。

他们一直在沉默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偶尔又摇摇头。

而最后给予姬玥的回答,竟然和伯阳父一样,是委婉的反对,她这才感受到了翟国这些佃户独有的固执。

但是姬玥早有准备。

俞老身为城郊外那片村庄的乡吏,对姬玥身为卫国公主的身份仍心有排斥。

此时见一旁的牛公首先站出来反对,他反问道:“女公子可曾做过农稼之事?”

姬玥坦然道:“自然做过…”

那两人显然是一愣,“女公子既然做过,便知道休耕的重要,又如何肯定做出来以后能够增产,而不是毁了田地?”

一旁的俞老和他的想法一致,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治理邦邑有一定的规则,上下职权不能彼此侵夺,这就好比让鸡来司夜,让狸奴来捕鼠,让隶农耕田种地,让家妇烧火做饭。公家私室要是能做到这点,各种工作就会井然有序,不会荒废。”

“但如果有一天,女公子忽然亲自去干这些活,不再依靠别人各司其职,那样除了会弄得身体疲乏精神困顿外,却一事无成,难道主上的智慧和能力还不如男女仆臣和鸡狗吗?非也,关键是君子选错了当家做主的方法啊。”

“因此古人说:坐下来议论国家大事的是公卿大夫,站起来执行的是士和国人皂隶。现在您着手帮忙为城郊耕种出谋划策,竟然亲过问农田耕作、施肥松土等琐碎之事,这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听着俞老一堆长篇大论,姬玥终于明白他们是怎么个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