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怕是也没有想到会有讨好她的一天。
当初那是何等的风光。
叶氏想着这些笑出声来,“二叔也就这么一个嫡女,二姐儿的婚事自然是要紧的。”说完又对邓妈妈吩咐,“你进库房查验一番,就把门锁上吧。”
邓妈妈应了一声,进库房将最前头的箱笼打开看了看,满满的金银首饰,看得她两只眼睛发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关上箱笼,走出去合上门锁上,然后把钥匙交还给了叶氏。
......
梅花院里,莲香喘着粗气,拍了拍心口的位置,还是惊魂未定的模样。
“小姐,还是您考虑的周全,不然就被邓妈妈发现了。”莲香说罢又觉得有些可惜,“只是那几箱笼的首饰可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
何采薇笑道:“比起母亲的嫁妆,那不过是区区几箱首饰罢了。”
她让米铺的伙计将旧箱笼里的陪嫁全都换了出去,只留了几箱普通的首饰瓷器。
母亲已经离开何家,那些陪嫁理应带走,但因为顾着她以后的生活,就将嫁妆留了下来。何老夫人靳氏,大太太叶氏、三太太庚氏,大老爷何见远和二老爷何蔚礼,没有谁不想将母亲的嫁妆占为己有。
既然这样,她就想法子把嫁妆调包出去,他们即使争个你死我活也是徒然。
母亲的东西只属于母亲,他们谁都别想得到。
何采薇随后去了书房,何蔚礼与人商议完公事便让她进去。
“父亲......”何采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何蔚礼一惊,忙站起身来。
“你这孩子,这是怎么了?有什么话好好与父亲说说。”何蔚礼皱着眉头道。
何采薇摇了摇头,哭着说道:“父亲不答应女儿,女儿是不会起来的。”
何蔚礼只好说道:“你先起来,有什么事父亲答应你便是。”
“真的?”何采薇笑着抬起头来,“女儿想要暖阁的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何蔚礼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你要这个做什么?”这扁瓶价值不菲,当初他第一眼就喜欢上的,可惜一直被陶氏视若珍品,放在箱笼里很少拿出来,陶氏说每每见到这个瓶子就会想起过世的母亲。
后来陶氏被休,这瓶子可算是落在他的手里,第二天他就摆在了暖阁的多宝阁上。
何采薇看见何蔚礼的神情,眼泪一下又滚了出来,“这瓶子是外祖母的东西,是外祖父留给母亲的,如今女儿也快出嫁了,嫁进方家后,这瓶子也能给女儿一点儿念想,父亲就把瓶子送给女儿吧,母亲都已经答应我了。”
何蔚礼眼眸沉了一下,都被休回了娘家,陶氏还想对他指手画脚吗?何蔚礼看了一眼何采薇,见她哭成这样,头一阵发痛。若是被人看见,指不定会说何家苛待嫡女。她在书房里声泪俱下,等会儿还有客人要见,若是他不答应,怕是要耽搁一会儿。
何蔚礼走上前把何采薇扶起来,“既然你母亲已经答应你,这扁瓶你就拿去吧。”反正这瓶子是带去方家,以后找机会要回来不就行了,他何必在这个时候起争执。
这哭哭啼啼的,真是有失体面。还好客人还没来,不然就会有损他的名声。
何采薇闻言赶紧半蹲行了一礼,转哭为笑,高兴地一溜烟跑了出去。
一出门就去暖阁将那扁瓶拿走了。
这样的好东西,她可舍不得留在何家。
......
醉香楼,倪月匆匆进门对倪湛禀话:“公子,有人在查当年方家的那件事。”
倪湛闻言搁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幽深的眼眸看起来愈发的深邃。
“是谁?”他淡淡一问,没有多余的情绪。
倪月回道:“是方家大爷方生。”
倪湛神色淡然,一双眸子却冰冷的可怕,“既然他想查,我们就顺着他的心意。”
倪月有些担忧地看着他,“可是公子......”原本已经计划好,只要得到了账册就离开,如今却是......
“不必多言。”倪湛抬眸看向窗外湛蓝的天空,神情恢复平日的温柔,笑了一笑,“有些事也是时候该有个结果了。”
公子语气这般坚定,倪月也不好再劝,只得应声是。
“义父那边有消息了吗?”倪湛问道。
倪月道:“具体的时间还没有定下。”
倪湛轻轻“嗯”了一声,又道:“义父那边的事务必要办的妥当,莫要出了什么差错。”
倪月点了点头,悄声退了下去。
倪湛收回目光,落在书案上的画像上,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模样,身姿绰约,眉梢处有一点朱砂痣,眼神温柔,神态婉约。
这是他母亲的画像。
只要有空闲他就会临摹这幅画像,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因为他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忘记母亲的模样。
倪湛的神色再次变的冷漠起来,眼眸似一汪深潭。
“母亲,母亲......”
耳边似乎响起一个孩子的哭喊,倪湛眼眸愈发冰冷,本来不想在这个时候出手,可他现在改变主意了。
......
何采薇午睡将起,莲香一边伺候着她起床一边说道:“小姐,米铺那边来人了,说是让小姐过去一趟。”
何采薇有些惊讶,昨个儿母亲还说这几日让她在屋子里好好练习绣工,怎么今个儿就遣人过来接她?
莲香看出何采薇的顾虑,压着声音说道:“是方公子身边的长随方卓。”
何采薇更是觉得讶异,方生身子已经有所好转,这个时候打着米铺的旗号来寻她,莫非是身子出了什么状况。
何采薇不敢耽搁,带着莲香匆匆忙忙出了府,马车一路到了城外的一家农户。
方卓道:“何小姐,我们到了。”
何采薇从马车下来,一眼看见四周全是山林,只一家农户坐落在其间。
方卓领着她们进了门,一个老妪走出屋子相迎。
方卓道:“这是林老婆婆,从前是方家的管事妈妈。”
何采薇向林老婆婆问好,林老婆婆笑道:“不要客气,就当在自家好了,虽然比不得县里,但这山里的茶却是新鲜。”说罢去了灶房泡茶。
何采薇走进屋子,看见方生正在低头写着什么。
方生抬起头来笑笑,“林老婆婆不识字,儿子去县里务工,大半个月了还没回来,让我稍封信出去。”
何采薇点点头,很快,林老婆婆泡好茶端了进来,笑道:“别客气,都尝尝。”
方生道:“婆婆快坐,别忙活儿了。”
林老婆婆点了点头,坐在板凳上,左右打量方生,然后笑了起来,“方少爷都这么大了,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没缘分再见到方家的人。”说着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抬起袖子擦了一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