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喜得笑容没有停过,见刘好运家这样看重梅箐,便和赵彩央和秦氏讨了主意,按照赵彩央嫁妆银两一千五百两往下减了五百两,每天忙里忙外的帮梅箐备起嫁妆了。
一千两的嫁妆不比刘家的八十抬聘礼少,这是给男家做足了面子和里子,张氏得了齐氏暗地里透的口风,心里对这门亲事最后一点的不舍也淡了下去。
转头想到两家就住对门,儿子也不过换了个地方住,张氏越想越开,偷偷跑去镇上找了自己娘家的一个好姐妹,让她帮着齐氏一起备嫁妆,借着娘家的人脉好行事。
齐氏和张氏有商有量,嫁妆办得顺心,和刘好运家越发亲近起来。
赵家接连定了两门好亲事,聘礼又都是大手笔,青灵村这段日子茶余饭后说的都是赵家的事。
其中自然包括偷偷跑回青灵村的李寡妇。
李寡妇见孙二郎以前窥伺的丫头片子,转眼一个攀了高枝一个招婿入赘,心中郁闷得翻腾不止,对着李寡妇成日阴沉着脸。
这天,李寡妇一脸若有所思,想到刘家入股赵家生意的传言,招了孙二郎留下的一个女儿孙苗苗进屋,后娘跟继女两人关在屋里说了半宿话。
次日只有十岁的孙苗苗就硬着头皮去村口的食肆,找到秦氏一阵嘀咕。
秦氏听完满脸愕然,无心和孙苗苗多说,敷衍几句就把食肆里收拾一番,急匆匆回了赵家。
赵彩央和梅箐正凑在一起绣嫁妆,抬头见秦氏突然回来,一脸憋闷的样子,忙招呼秦氏坐下,“怎么了?食肆那边出了事?”
秦氏面色古怪,“刚才孙二郎的女儿孙苗苗找到我那里,说是李寡妇的意思,想跟我们合伙做果子酒的生意,我没应下,那孙苗苗却说李寡妇愿意出头一笔本钱,让我们好好考虑考虑。回头村长会亲自登门说这事儿。”
这是听说刘家入股果子酒,李寡妇眼红他们家生意做得顺遂,也想插一手?
不管李寡妇有没有别的打算和心思,这件事只有拒绝的份儿,没有应下的道理。
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不成?赵家的生意,赵家不答应,任你是阎王老子都没有用,赵彩央微愣过后,心中冷笑连连,直言道,“没得商量,婶子直接回绝了就是。”
在秦氏几人的心里,也就是看不惯李寡妇言行乖张,后来李寡妇嫁给孙二郎,就更对李寡妇嗤之以鼻。
孙二郎虽风评差劲,到底赵家没有正面冲突,因着林叔保长的身份,村里人要参与,也不能不考虑考虑。
听赵彩央回答的斩钉截铁,秦氏松了口气,又有些犹豫,“要是李寡妇不死心,还要歪缠怎么办?”她可没有忘记之前狗咬人惹来县令的那件事。
李寡妇自私自利的嘴脸,秦氏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赵彩央却微微一笑,摇摇头道,“我们不答应,他还能强抢这门生意不成?谁找您说项的,您就回绝谁去。她要折腾,由着她去折腾去。”
找她说项的是孙苗苗小娃娃,李寡妇让这个老实木纳的继女出面,想来也是有意先探探赵家的口风,还是顾着自己的老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