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小山东张铁柱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94

那年山东老家又是大灾之年,遮天盖地的蝗虫黑压压的飞过来,霎时间麦田里的麦苗被吃得就剩下光秃秃的麦秆儿,这又是个颗粒无收的荒年。那年张铁柱十五岁,父母将家里仅有的那点粮食多数都添进张铁柱的嘴里,张铁柱的父母在饿死之前,就让儿子铁柱随着饥肠辘辘的乡民们去闯关东,去寻找活路。

父母说有个本家同辈人,叫张洪臣,在黑龙江省一个矿区安家了,小山东张铁柱跟着乡民们闯关东,他沿路乞讨、忍饥挨饿,终于来到黑龙江省,可是张洪臣离开矿区已经好几年了,这里的人们说不清楚了。那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东北,矿区就是人间地狱,小山东跟随几个逃荒人就赶快离开矿区,小山东来到一个县城,只能在县城里流落街头了。眼看着冬天到了,可怜的小山东真是感到寒风刺骨又是饥肠辘辘。

窑姐儿小翠花儿在街头拉客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儿,他像是新来的,他给小翠花一个很特殊的印象。小山东蓬头垢面,他这几天就一直在这附近乞讨,经常是蹲在墙角哆哆嗦嗦的样子,小翠花看他可怜,就走上前去问他:

“你咋还在这儿?赶快回家吧!”

小山东张铁柱听见这个姐姐说得这样亲切,他就像见到了亲人,他用哀求的口气说:

“姐呀!俺老家在山东,来这里投亲没投上,俺又冷又饿!好心的姐呀!你救救俺吧!给点吃的吧!”

原来这小男孩儿也是山东老乡,小翠花自小就听父母亲说山东话,这声姐也叫得十分亲切,小翠花说:

“原来你也是个傻山东人啊!”

小翠花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她给小山东买了一个馒头,后来几天小翠花又经常将吃剩的苞米饼子给他吃的。那一年黑龙江省十月份就下大雪了,张铁柱衣衫单薄、饥寒交迫,可怜的小山东连冻带饿,眼看着就要冻死在北大荒了。

姜大金牙是个大地主,他进县城办事后又去桃花街逛窑子,窑姐儿小翠花儿今天格外尽心地伺候姜大金牙,姜大金牙感到舒舒服服很满意,这时小翠花用有求于人的语气,恳切地对姜大金牙说:

“姜爷,有个小山东是俺的亲戚,求老爷将他领家去干活吧,有口饭吃就行!”小翠花看姜大金牙还是疑疑迟迟的样子,就作着更为亲昵的举动,然后撒着娇说:“俺的爷呀!就给翠花个面子吧!”

大金牙推卸不掉小翠花的纠缠,就说:

“我得看看他啥样子。”

小翠花领着大金牙去看小山东,小山东蹲在墙角,双手抱着肩,虽然有午后的阳光,可他还是浑身打颤。姜大金牙看着小山东,虽然脸是脏兮兮的,可是身材长得不错,五官很端正,豹头虎眼儿的一双眼睛,只是饿得没有精神了,姜大金牙朝着小山东问道:

“哎!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张铁柱,家乡受灾,父母都饿死了,俺来这里投亲又没有投上。老爷行行好!救救俺吧!”小山东口齿伶俐,用山东口音回答得很明快。

姜大金牙终于答应了小翠花,他说:

“今天爷就给翠花姑娘一个面子!”姜大老爷说着,然后又面对着小山东说:“小山东张铁柱,你可要记住这位姐姐,就是她救你一命啊!”

小山东转过头用感激的眼神仔细地看着这位漂亮的姐姐,可那时小山东连句谢谢的话都不会说。大地主姜大金牙坐上用马拉的轿子车,带着小山东一起回到姜家屯,可怜的小山东得救了。

十六岁的窑姐小翠花就是张洪臣的女儿,她十岁就被卖到窑子里,可怜的女孩儿小翠花十三岁就开始接客了。可是小翠花天生就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儿,她虽然身陷火坑,可她看到遭受苦难的本乡人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女孩小翠花不单是具有同情心,而且头脑聪慧,她还亲自为小山东安排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求生之路。在她力所能及地帮助之下,小山东张铁柱果然得救了,小翠花救了小山东一条命,姜大金牙也算作了一件善事,这也是小山东命不该绝!从此小山东张铁柱就在姜大金牙家里干活。小山东的运气不错,那年姜大金牙的儿子夭折不久,大金牙的大太太就将过世儿子的棉衣给小山东穿上了,小山东开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小山东张铁柱来到大地主姜大金牙的家里,他什么活都要干,先当猪倌儿和羊倌儿,后来又当长工下农田,还当车老板儿。小山东很机灵,会看主人眼色,大金牙经常让小山东随着自己去打猎,有时小山东还赶着轿子车送大金牙去找亲友办事情。小山东有时还要给上房老太太、大太太和二太太去跑腿学舌、办事情,大金牙全家人都对小山东很满意。

有一次大金牙又到县城里办事,然后又去逛窑子,小山东在马车上等候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看见小翠华送大金牙出来了。小山东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很亲密,就没有过去说话,小山东在看着翠花姐,她似乎是很憔悴虚弱的样子。姜大老爷上了车,小山东问道:

“老爷,翠花姐还过得好吗?”

“不咋样,翠花说头些天她还自寻短见,被救后刚缓过来没几天,身体还很软弱。”姜大金牙还叹息一声。

“翠花姐自杀?!为什么?”小山东很震惊。

“一个财主老头子要赎出她做小老婆,翠花坚决不同意,老鸨子贪财,硬逼翠花,小翠花还真烈性,就撞墙自杀了,可还是被救过来了!”

“我应该去看看翠花姐。”小山东说。

“小翠花刚才还问我说,她的表弟咋样了,还嘱咐说要我对你好一些。你的表姐还真是个好姑娘,我是怕他不能生育了,若不然的话,我就赎出她做我的第三房小老婆。我很喜欢这个姑娘,她对我也不错。”

小山东心里很难过,他在心里说你们这些地主老财玩弄人家姑娘,没一个好东西!小山东暗下决心,将来一定想办法将翠花姐从火坑里救出来。

小山东在姜大老爷家里一干就是四年多,大金牙一直对待小山东不错。这年小山东十九岁了,已经是个壮壮实实的小伙子,那年头,像小山东这样的穷苦人,只要有活干、能吃饱穿暖就算很满意了,可是大金牙还给他工钱,真是对他很好,这也许就是看在小翠花的面子。小山东的生活稳定,无忧无虑,心里感激东家,认真地给东家干活。可是这个小山东的运气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又遇上了桃花运,这步颇为传奇的爱情经历,使得他又走上了一条颇为坎坷离奇,又是轰轰烈烈的道路。

这一天姜家屯正在吃午饭的时候,姜家大院门外的几只狗汪汪的叫着,大管家老关和几个伙计刚吃完饭的伙计,就出了大门外去看看。管家东来到大门外,看见来了两个要饭花子是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丫头,她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每人手里拄一根棍子。那名妇女更是头发蓬乱、满脸污垢,她可怜巴巴地朝着老关说:

“好心的老爷,可怜可怜吧!给点吃的吧!”

那名妇女和小姑娘都将手中的破旧饭碗伸在前面,那乞求的面孔和眼神着实可怜。姜家大院对于上门的要饭花子都是照例施舍,老关一面仔细端详着这个妇女,心里想着,这时一个年轻轻的女人,为什么还要饭呢?一面颇为怜悯地说:

“你们是要生米还是要熟饭?”

按着姜家大院的规矩,要米半碗,要饭一碗,每隔十天再来一次,还是照样施舍,姜家是个远近闻名的慈善人家。北大荒的粮食比较富足,人们只要干活就有饭吃,除非有特殊困难人们不会去要饭。只要有条件了,人们帮助弱者乃是人之本性。

“这位好心的老爷,这里可就是姜家屯么?俺要打听一个人。”这名妇女说。

“这就是姜家屯,你要打听什么人?叫什么名字?”

“他叫张铁柱,一个年轻人。”

“你和张铁柱什么关系?”

“俺是她的姨妈!”女人的声音有些激动了。

现在小山东也来到大门外,他终于认出来了,这位妇女大概就是自己的姨妈,那么这个小姑娘就是表妹?可是小山东还是不敢确定,就站出来说:

“俺就是张铁柱。”

“啊!你就是铁柱?!”女人仔细端详着张铁柱,接着就流下了眼泪,这位女人就带着哭声说:“你可让俺们找的好苦啊!”

张铁柱也是带着哭声说:

“姨妈!真是姨妈!姨父和表弟在哪里呀?!”

原来是张铁柱的姨妈和十五岁的表妹来了。山东老家又闹灾荒了,本来姨妈全家四口人一起闯关东来投奔张铁柱,可是姨父和小表弟在逃荒的路上得病死了,姨妈和表妹经过千辛万苦,逢人便问,终于找到了小山东所在的姜家屯儿,就来投奔小山东。

小山东恳请姜大金牙收留了她们母女。东北这片黑土地旱涝保收,人们只要能干活就能有饭吃。姨妈给姜家地主当女佣,现在称为保姆,那时就叫老妈子。小山东的姨妈三十一岁,长得很年轻也很怜人儿,干活利落,能吃苦耐劳,人也聪明会来事儿。姨妈低三下四地伺候姜家人,大金牙的母亲和他的两房老婆,对这个山东妇女还都满意。就这样干了半年之后,姨妈母女的身体恢复了,精神也好多了,脸色也红润了。姨妈很明白事理,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她们母女小心谨慎,对男女主人和一些下人都是礼貌得体,对任何人都是不敢怠慢。她们母女已经是上房老爷和太太们很器重的女佣人,甚至也是上房里不可缺少的女人了。

姜大金牙祖籍河北,当年大金牙的父亲曾经是义和团的一位师兄,也就是一个小头目。义和团失败后,他和几个弟兄逃到荒僻的关外,先在辽西落草为寇,后来弟兄反目火拼,他就来到北大荒,就是在黑龙江省买地开荒。到姜大金牙这一辈,姜家已经是远近知名的大地主了。大金牙的父亲在世时供奉着关老爷的画像,大金牙继续保留供奉着关老爷,那红脸的关公身穿绿袍,威严地端坐在那里,左手捋着长髯,右手捧着一本春秋,一直在目不转睛的看着这本儒家史书。关云长被尊称为关公,他也是孔孟之道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忠、义的化身,关老爷也成为中国儒家思想另一位祖师爷,当年中国的义和团,还有三合会、白莲教等其他的会门教团,都是将关公奉为祖师爷。

那年头中国人还都有信仰,白道上的中国人信奉孔孟,HEI道上的中国人供奉关公。中国人除了信仰孔孟和关公之外还都相信神佛,黑白两道上的人和普通百姓都要虔诚地到庙里去拜祭神佛。时至当今时代,港台两地的华人还是如此,那些政界要人和黑帮头目,还有寻常百姓都要去虔诚地祭拜孔孟、关公和神佛。其实人们需要信仰,信仰可以使人的精神和行为受到约束和规范,信仰可以使人们具有生活的正常理念,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可是由于中国大陆改信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致使大陆人的信仰产生了混乱,可以说当今的多数大陆人实质上都没有信仰,人们都在明目张胆地说谎,虽然口头上都还说信奉马列主义,可实质上大陆人只相信权利和金钱┅┅。

大金牙家里还供着观世音菩萨,大金牙的大老婆比大金牙大五岁,是个童养媳,他给大金牙生了一对儿女,可是儿子夭折了。大金牙的大老婆,还有老太太都受到很大的精神打击,从此大太太整日里就和婆婆在一起吃斋念佛,姜老太太的房里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儿子夭折后,大金牙又娶了第二房太太,可是二太太又连生了两个女儿,至今全家人都在盼望着能有个男孩儿。

姜大金牙自小很幸运,是财主家的少爷,念过私塾,还到城里念过洋学堂,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之下,姜大金牙不但是知书达理,也很讲究忠孝仁义。那个年代的财主们按着他们的理念和方式还都讲究积德行善,那时候人们的理念和现代人显然是不同的,大金牙对长工们还讲仁义,长工们对他也都是忠心耿耿。中国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姜大金牙的房里供奉关公,但是他也相信菩萨、佛爷等神灵,希望这些神灵保佑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人太平、升官发财。

大金牙救了小山东一命,还收留了小山东的姨妈母女。大金牙自鸣得意地认为他这是积德行善。小山东和姨妈母女也是出自内心地感激大金牙,他们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对东家报恩报德,小山东和姨妈母女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地为东家干活,侍候着大金牙全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