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作者:临风路      更新:2019-08-05 00:34      字数:2188

吐蕃军频频攻击嘉峪关,甘南宣慰使余敬之率十万戍边军奋力抵抗了五日,终于等来了援军。

此次征伐,二皇子夏云舒为主帅。他一到宣慰司都元帅府便架空了余敬之的副帅之职。

“余大人,战争最忌讳临阵换将,我知你统领戍边军多年,劳苦功高。可此次我是主帅,若是戍边军不听调遣,那会大大影响整个征西军的气势。”

“殿下这是何意?末将是圣上亲封的征西副使,况且末将驻守甘南多年,与吐蕃有过多次交锋,对他们的战力和部署比较了解,若是……”

“余大人。”夏云舒不耐烦地打断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是主帅,父皇怪罪下来我自有交代。”

“二殿下,我要上表天听,你这是在拿二十五万人的性命开玩笑。”

“上表天听?恐怕你没有那个机会了。”夏云舒冷笑,对手下道,“余副帅不听调遣,拉下去,暂时关押起来。”

不管余敬之如何挣扎怒喊,甘南军务到底是悉数落入夏云舒手中。

七月,邸报传入京城。

吐蕃军在玉门设伏,由大将昆布普亲率小股骑兵偷袭征西军将营,被发现后佯装撤退。二皇子夏云舒为了活捉昆布普,带领三万铁骑前去追赶。不想被诱入玉门,三万铁骑全部牺牲,二皇子本人也被俘。

征西军失去主帅,一时群龙无首。吐蕃军趁此机会强攻嘉峪关,歼灭我军十五万人。

“什么?总共十八万人,就这么没了?二皇子也被俘了?”明宗皇帝不敢置信,甘南整军二十五,对抗吐蕃二十万大军,没想到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余敬之呢?主帅被俘,他这个副帅在干什么?”

那负责传送邸报的驿官连赶了三日路程,此时早已力竭,跪坐在大殿上伏地道:“主帅一到甘南,便夺了余大人的指挥权,余大人不服说要上表天听,便被主帅羁押入了大牢。吐蕃攻打嘉峪关时,是原戍边军副使带人破开牢门,救出了余大人。若不是余大人整顿残兵,力抗吐蕃,嘉峪关隘口恐怕早已被破。”

“混账东西。”明宗皇帝怒极,反手便将邸报狠狠摔在金殿之下。

“陛下息怒。”杜太师出列道,“嘉峪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今暂时有余敬之守着,余大人熟悉甘南军务,吐蕃军想攻破隘口也并非短时间能办到。如今之重是重新派遣主帅,调集兵马。”

“重新调集兵马?蜀军全折在了甘南,你还想调集哪方兵马!当初老二便是你力荐的,现在捅下这么大篓子,你也难逃干系,现在还敢替朕出主意?”明宗皇帝的话犹如一个响亮的耳光,火辣辣地甩在杜太师脸上。

朝中一时争论不下,不久剑南道又有消息传来。

“陛下,剑南道节度使来报,吐蕃东南各部与南诏联军十万,欲攻剑南关,而今蜀地兵力空虚,只有三万守城军。”兵部尚书的话犹如一个响雷,炸响了整个朝堂。

原先还在为是否求和争论不休的大臣此时再也没了声音。剑南关一旦失守,吐蕃便会回调联军一起攻打嘉峪关,余敬之七万残部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此时谈和,吐蕃便可以狮子大开口,拿下安西四镇。

明宗皇帝瘫坐在龙椅上,事情怎么就到了这等地步。

“你们倒是给朕出个主意啊,此前不是还吵闹得厉害吗,现在都哑巴了?说话啊。”

有大臣建议道:“陛下,吐蕃一直觊觎安西四镇,不如,不如……”

明宗皇帝站起来道:“不如什么?割让安西四镇,将安西都护府拱手让与吐蕃,这就是你给朕出的主意?”

那大臣被皇帝一顿呛白,无奈道:“嘉峪关一旦被破,吐蕃军若是长驱直入,挥师东进,那么京城危矣。”

明宗皇帝跌坐在龙椅上,若是京城沦陷,那他只能迁都而逃,将大夏半壁江山让与吐蕃。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现在求和,让出安西。

“依众卿之意,当派谁前去和谈?”

夏云起站在金殿前,最是靠近帝座,将明宗皇帝的表情和满潮上下的反应全看在眼里。不由失望地闭了眼,国家危难,这帮所谓的国之栋梁想得却是如何割地求和。

叶辰月站在人群之中,夏云起的失望他全看在眼里,这位太子心怀抱负却因为皇帝的忌惮而只能呵壁问天,这是如何的悲哀。

“陛下,臣有办法解剑南关之困。”一个清朗的声音骤然划破沉闷的空气。众人回过头寻声而去,只见一道颀长的身影站在殿中躬身而道,正是新上任不久的礼部员外郎叶辰月。

明宗皇帝听得此言眼中一亮:“叶卿真有办法解剑南关之困?”

“蜀地多瘴气,人如果长久居住容易得湿气。臣曾经与师傅一同到过蜀地,当地人为了祛除湿气,会长年食用辣椒。只要在剑南道上洒上辣椒水,吐蕃军无法抵御,而蜀军却能不受影响。”

明宗皇帝拍案道:“妙啊!”

叶辰月继续道:“陛下,此计能解一时之困,却并非长久之道。要想真正击退联军,唯有在甘南之战中取胜。南诏小国只能依附于吐蕃和大夏,此番定然是见蜀中兵力空虚,想趁虚而入,一旦吐蕃主要兵力被牵制,与南诏的联军便会自行瓦解。”

明宗皇帝陷入了深思,说来说去,甘南的战役才是重中之重。征西军若能反扑,蕃南联军不战自溃,若征西军守不住嘉峪关,则吐蕃可长驱直入,直逼京师。

“如今甘南只剩七万残兵殊死抵抗,而吐蕃二十万大军几乎没有折损。大夏十道府兵各有牵制,朕实在是抽不出兵力啊!”

明宗皇帝这话不假,太祖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实行府兵制,一旦爆发战争,便可根据需要调集府兵组建新军,征西军便是调集蜀军组建的新军。

明宗皇帝登基十二年,贪图享乐,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导致国库空虚,兵部裁军五十万,如今十道府兵已再无多余兵力可供调遣。